分卷阅读599
只听府里的小厮提起过,就是孩提时候的记忆,对于这一些,也是少之又少。
“没事,咱们一道去玩啊,去过了还不新鲜了呢。”
顾昭轻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孟风眠看了过去,只见她神情认真,说得也认真。
“这样,你就不是陪着我去玩了,是咱们一道去玩,多好。”
孟风眠笑了笑,心里那道莫名的怅然如清风吹过,了无痕迹。
“听起来是不错。”
“是吧,我也觉得这样更好。”顾昭招呼了一声:“走吧,回头迟了,庙会的人该多了。”
……
丰凌街。
此时是落日时分,街上已经热闹了起来,到处张灯结彩,各色灯笼迎着风轻轻摇摆,中间缀一些彩旗。
秋风吹来,旗帜簌簌飘动。
顾昭瞧着这一地,惊叹道。
“我方才说错了,这时辰早的时候,人也是多的。”
“是啊。”孟风眠笑了笑。
放眼望去,人流如潮水,摩肩接踵一般。不远处,有穿着彩衣的人,或踩着高跷,或是肩上背着两个薄板做成的大贝壳,上头彩绸飘飘,随着鼓乐,好似在翩然起舞,这是蚌娘祈舞。
锣鼓声传来,这片热热闹闹。
这时,如水的人潮自动的往旁边避让了下,分出一条大道。
只听铜锣的木槌重重敲下,领头的汉子手中拿着铜锣,身后跟一队红衣人,各个腰间别着个小鼓,铙钹擦过,铿锵声起,咚咚锵锵声中,众人踩着喜庆的舞步。
手持折扇和禾穗棍子的渔翁媒婆踩着高跷,随着鼓点声来回舞动,时不时的,手中的折扇和禾穗棍子还往上抛了抛,引得众人惊呼不断。
“真热闹。”顾昭也跟喝彩。
“出宫了,出宫了!”这时,就听旁边的人一片欢呼。
顾昭急急的看了过去。
宗祠的大门大开,随着炮竹声响,里头有人顶着木质的神像,昂首阔步的走了出来,神像面上勾一道笑意,慈悲又怜悯世人,接着,是推着香火炉的小车,最后,才是一顶八人抬起的彩轿,上头坐一尊神像。
孟风眠:“是神灵出宫。”
顾昭恍然,原来是神灵巡境。
神灵巡境的热闹,和年节相比,那也是不差的。
前头爆竹声起,一些人跟着队伍往前,为巡境添一份热闹和气势,留下的人也不差,街道两边,不断有小摊贩的吆喝声传来。
“煮豌豆喽,赛牛筋的豌豆喽!”
“饽饽喽,又香又饱肚的饽饽。”
顾昭看了过去。
就见一位老汉头顶着竹编圆簸,上头有做成各种形状的饽饽,像是小兔子,还有小乌龟等动物,再有就是做成瓜果的形状,活灵活现,倒是引得好些个娃娃咬着手指头,缠着阿爹阿娘,想要买。
孟风眠注意到顾昭的视线,走了过去。
“郎君要买些什么?”
老汉沟壑的脸上满是笑意,将圆簸拿了下来,圆簸上挂了根麻绳,吊在他脖颈处,正好靠在胸前,让人挑选。
孟风眠看了看,除了有逗趣的小动物,那些瓜果也做得很是逼真,片刻后,他的目光落在那几个果蔬上,停顿了下,抬手指了指。
“老伯,就这几个吧。”
“好嘞!”老伯拿了纸袋,用筷子将孟风眠指的这几个瓜果形状的饽饽装了起来。
“多谢。”孟风眠接过,递了铜板过去。
孟风眠拿着饽饽去寻顾昭,那厢,卖饽饽的老伯瞧了顾昭一眼,乐乐呵呵的笑着,面上有了然之色。
不错不错,他隔壁那读了书的小郎说得对,除了做小动物逗趣,小娃娃瞧了爱买,这做桃儿,木梨,木瓜的,郎君小娘子们也爱买。
这小郎虽然穿着男子衣裳,可看那面容,一瞧就是个穿衣裙的女娃娃嘛,这郎君,特意挑这些形状的饽饽,定然是给心上人买的。
他老人家的眼睛,错不了!
孟风眠将纸袋递了过去,“给,尝尝。”
顾昭捡了其中一个出来,只见它格外的大个,闻那香味,应该是添了南瓜做色。
“这形状——是木瓜吗?”
孟风眠轻咳一声,“应该是。”
顾昭有些惊奇,“倒是做得很像。”
她掰了一块尝了尝,道,“香,绵软又香甜,大哥也来尝一个。”
顾昭又拿了一个出来,这一个倒是小了些,是桃儿的形状,雪白雪白的,上头飘一抹粉红。
“不了,你吃吧,我还不饿。”
孟风眠笑着推了回去。
那厢,顾昭瞧着纸袋里的饽饽,也有些愣神。
是巧合吗?
买的恰巧是木瓜,桃儿和木梨……
一时间,顾昭瞧着纸袋,再看孟风眠,眼睛眨了眨,扑棱扑棱似有光。
虽然她没有正经的上过私塾,不过,该识的字,她都是认得的,瞧过的书也不少,表哥做功课的时候,她还能帮他看卷子呢。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①
这诗,她知道啊。
孟风眠回过头,“怎么了?”
“没事。”
顾昭特意又去瞧了老汉顶在头上的圆簸,见里头的饽饽瓜果品种不多,很容易便凑齐木瓜木桃和木梨,心道,原来是巧合啊。
莫名的,她又有些失落。
就像,就像丢了银子一样!
……
第191章
下一刻,顾昭将掰了一块,缺了一角的木瓜饽饽又放到了纸袋里。
孟风眠诧异:“怎么不吃了?”
“舍不得吃了。”顾昭含糊的嘟囔了一句。
孟风眠没有听清:“什么?”
顾昭抬头,冲孟风眠笑了笑,“没什么,饽饽吃了容易饱肚,回头肚子该吃不下其他的了。”
“走,大哥,咱们去前头,先留着肚子,一会儿去吃别的。”
“好。”孟风眠从善如流。
两人随着人群继续往前走。
神灵巡境的队伍渐渐的远了,远远的,还能听到那炮竹燃放的噼里啪啦声,伴随着锣鼓铙钹的铿铿锵锵,路两边的摊贩吆喝得愈发的卖力了,每个人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
“这,在这,这应该就是小郑哥说的果酿了。”
顾昭扯了扯孟风眠,指着一处地方。
孟风眠看了过去,只见那儿一个老太太坐在杌凳上,手中不停的编着小筐子,筐子不大,多数约莫两个巴掌大,形态各异,上头搁了各色的山茶花,零星点缀些桂花,引得许多小姑娘在那儿叽叽喳喳的瞧着。
旁边,一位姑娘面前摆着一坛大瓮,有果香飘香而来。
显然,这就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