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4


的命,还是老老实实的做小编辑吧。”

“兴华,兴华。”

“啊”

“你看什么呢,这么入神,我叫了你好几声你都没有听到。怎么,看到好看的小说了”邵罗宇看到对面半天不说话的白兴华,好奇的问道。

白兴华有些被打扰的不快,不过看到好文想要分享的心情也是迫切。

“确实是非常的好看,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白兴华将前面自己已经看完的几张信纸递给邵罗宇。

邵罗宇可是比白兴华兴奋多了,他自己看着入迷,看完之后更是大夸特夸,不但分享给其他编辑,还一个劲的猜测这是哪个大佬换了马甲写的。

“临江仙,这名字从来没有见过,而且这写文的风格也不像我们熟悉的那几个先生。很可能是新人。”其中一个老资格的编辑看过之后肯定的说。

“这故事看着应该是不短,对方能够寄过来五万字,很明显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也许以前也发表过小说。”另一个编辑推测。

邵罗宇却是不管这些,“我们先拿去给主编看看,这小说很明显是要开创一个流派,我们要是运作的好,对我们报纸的作用也是会非常的大。到时候小说火了,我们就可以去见见这位临江仙了。”

白兴华收回所有的稿件,“罗宇说的对,既然作者信任我们,那我们自然是不能让作者失望。”

未眠将小说寄出去后开头几天也没有管,只是接下来几天一直没有动静,未眠就有些拿不准了。

难道是她不适合男主视角写文章。还是修真流在民国太脑洞其他人接受不了。未眠倒是没有很紧张,毕竟她不是没有退路,最多就是再写一些宫斗宅斗的小说。只是如今她不缺钱,想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小说。毕竟同一个类型写多了也腻味。

未眠不怎么在意,刘氏却是非常的焦急,她知道女儿新故事写了一个暑假,前几天已经寄到了一个新的报社。开始的时候她还无法理解女儿为什么要把文章寄给别的报社,毕竟原来的那个对他们不薄。

后来女儿解释说是这一次的文章不适合原来的报社风格。刘氏也听不大懂,不过只要不是闹翻了就好。

因为这样她非常的关注这件事情,每天都会去一楼门卫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女儿的信。只是一天一天的都是失望。心里暗骂这个报社眼瞎。

直到未眠开学的前一天,她终于收到了报社的回信,原本未眠以为这么久的了,可能是回绝的信。只是打开信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张非常熟悉的取款单子。

未眠挑眉,拿出那单子一看,上头写着的金额是400圆。之前他寄过去的稿件一共五万字。所以小说周刊给她的稿费是8圆每千字。这真的不少了,甚至是出乎她的预料,毕竟对于小说周刊来说她就是新人。

放下取款单子,未眠打开信,内容看着还挺热情的。对她的作品的夸奖不少,然后就是说只要故事一直都是这样的水平,那稿费他们是可以商量的。现在给8圆也是因为不知道他能不能将这个故事写完。

报社的意思就是故事很好,只要以后质量有保证,那稿费不是问题。

未眠心里感叹,这些报社还真的都是狗大户,难怪如今上海有这么多报社,因为挣钱所以大家一股脑的都去办报社啊。

“眠眠,这是那报社回信了”刘氏凑上前关心的询问。

“嗯,”未眠点头,“娘,这是400圆的取款单,这笔钱就当做是家用吧。”

银行里的那些钱她之前都换成了黄金储存在银行保险库里了。这笔钱到的很及时。

刘氏高兴极了“我就说我闺女这么厉害,要是他们看不上你的文章就只能说明他们眼瞎。”

未眠对于亲娘对自己的盲目信任也是没有办法。好在也不影响什么,刘氏喜欢怎么想就让她怎么想吧。好歹她也确实不差。

有了大量的存稿,未眠感到更轻松,小说周刊顾名思义就是一周刊印一次。之前他在下面的书店也看到过小说周刊。

与其说是报纸小说周刊更像是杂志,一期就有七八张报纸的量。按照小说周刊编辑说的,她的小说每一期会更新五章。差不多是15万到2万字。她每天坚持更新一章3千字左右也就足够了。

加上还有二十万字的存稿,未眠可以很悠闲。基本上不会影响学业。

非常满意的未眠又给报社寄去了三万字的存稿,并且和他们商议稿费的打款事宜。可以一个月结一次,但是希望能够直接打入银行账户中。

第二天,未眠早早起床,坐马车去学校。

医科大学和他们家的距离还是不近的,未眠想着要不就住校,要不就在学校附近租一个小屋子。只是她不放心刘氏和子幽,还是要再看看情况。

因为是第一年开课,所以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都不多。而各个专业中临床医学的学生最多。

其实未眠也想过选临床医学,但是她的身体恐怕承受不住高强度的工作。毕竟其他的先不说,医生做一台手术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还要注意力完全集中。未眠是有心无力啊。

她现在虽然看着就比寻常女孩子弱一些的样子,其实内里虚得很。未眠知道大部分的家用都被刘氏买了各种补品,鸡鸭鱼肉鸽子王八,要是正常人,那早就被补得流鼻血了,可是未眠却依旧没长多少肉。

而且要不是她自己偷偷摸摸的给自己配了好些温和的促吸收的中药丸子,这些营养恐怕还要浪费一大半。能够正常的上学写作,已经是未眠医术好的原因了。

不过就算学药剂学,也有临床医学概论这样的基础课程,要是到时候有余力,也是可以去听听其他专业的课程的。

医科大学作为刚刚成立的大学,一切从简。学生就大一的这一批,在开学典礼上认识了学校目前的老师和校领导。之后就是开始上课,就算是药剂学,每天安排的课程也是不少。

要说新学校哪里不让未眠满意,就是图书馆了,都是社会各界认识捐赠的,医书还真的是不怎么多。毕竟在封建社会医者不是什么地位高的职业。而且中医不被政府承认,学校里没有中医专业。中国的西医有几个,外国的医生凭什么给你们学校捐书。

要不是开始的时候大家学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未眠都有了出国留学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