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


畏寒,便点了两三个炭盆,全摆在屋里。有时生母怕孩子冷,更是给小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再加上宫里的习俗,寝间一向设在没有窗户的暗间,通风本就不好,炭火再烧上一整日,大人或许只是略微有些头晕,婴幼儿?却哪里受得?了?

张羡龄从前看过一本闲书,说的是晚清末代皇帝溥仪,他在年少时,住在寝宫里,睡到半夜呼吸困难,挣扎着起来一看,值夜的两个宫人也都晕过去了,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缘故。皇帝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小皇子小公主。

那?夜十一皇弟也睡在炭火旺盛的暗间里,盖着厚棉被,说是要?发汗。回头,张羡龄就去问周姑姑这些宫里的老?人,发现有几个小皇子小公主都死在冬天。

总而?言之,皇子公主夭折的原因很复杂,但一些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非得?纠正过来不可。

为此,张羡龄特地在坤宁宫开了一个会议。

还是西暖阁小院,张羡龄特地将其中最大、最亮堂的一间辟为会议室,因四角常年摆着翠竹盆景,宫人索性将称呼这一间为“竹厅”,张羡龄听了,觉得?这名字不错,于是也跟着叫。渐渐地,宫中女?官宫女?全晓得?,一旦被传唤至坤宁宫竹厅,那?必然是中宫娘娘要?她们议事。

这一回,被传唤到竹厅的,并非六尚局掌印女?官,而?是照顾皇子公主的乳母慈母保母,还有一众有资历的宫人,以?及女?医谈允贤。

这些人之中,品级最高的莫过于罗慈母,她是侍奉万岁爷长大的,如今按照旧例,得?封一品佐圣夫人,当之无?愧的坐在左席第一位。

张羡龄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此次议事的缘故,又说。

“今日叫大家来,并非要?寻谁的不是,判谁的不是,而?是要?给诸位提个醒,定一定看护皇子公主的规矩。诸位都是有资历的,不妨好好想一想,到底有哪些细微之处,会给婴儿?幼童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片安静,宫人都低垂着眼帘,拿不准中宫娘娘的意思。

张羡龄料到如此,便将烧炭这个例子讲了。

她直接点名:“佐圣夫人,你能想到些什么?”

佐圣夫人缓缓地说:“娘娘所?言甚至,这祸事多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奴婢倒想着了一个,不知对不对?”

“你只管讲,对不对有什么要?紧的。”

“恕奴斗胆,说几句闲话。”佐圣夫人道,“有一些乳母保母,甚至娘娘,喜欢在屋子里摆一些瓷器玉器之类的,好看是好看,但倘若一不小心,砸了,那?响动声,连大人都吓得?一颗心乱跳,小孩子呢?岂不是连魂都吓没了?”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张羡龄叮嘱女?史好生记录下来,并说:“很好,这事倒也能解决。那?些很小的孩子,屋里不许摆些花里胡哨的,地上也得?铺一层厚厚的毡子,就是不小心从高处掉下什么东西,也不至于打雷一样的响。”

佐圣夫人开了一个好头,其他的宫人便顺着这思路往下想,倒也说出了一些东西。有些有用,有些没用,但有几条张羡龄听了,很受启发。

譬如桌子角椅子角不能太尖锐,贪玩的孩子倘若撞上了,那?必然是头破血流。

再比如小孩子人小身体弱,吃药该吃什么剂量,按理来说也该和大人不同?。

这一条是谈允贤提出来的,她待在后院的这些年,除了给自己看病,就是给女?儿?儿?子看病,完完全全是经?验之谈。

“太医院有儿?科吗?”张羡龄追问。

“有的。”说起这个,谈允贤有些惋惜,“只是咱们女?医院没有。”

从元代起,宫中的太医院已经?有了分科的意识,到本朝,太医院一共有十三科,譬如针灸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之类的,每一科的太医各有专攻。其中有一科叫小方脉,与大方脉相?区别?,是专门为小儿?看诊治病的。像上次给十一皇弟诊脉的,正是小方脉科的太医。

但女?医显然就没有分科了,毕竟人数少,从前也不大受重视,偶尔冒出一个医道天才,也如流星一般,划过就没了。

张羡龄沉吟片刻,说:“这事女?史先记下,等宫人试过后,从小宫女?里挑一些有天分的习医理,人多了,才好分科。”

大家议论了一回,将几件即刻可办的事定了下来。张羡龄怕她们推诿,专教佐圣夫人负责此事,定了个期限,说是期限一到,她领着人亲自查验,看各宫整改到位没有。

从坤宁宫后头的游艺斋出来,一众宫人都围着佐圣夫人,悄悄说:“这整改归整改,从前的事不论吧?”

也有抱怨的:“哪里就那?么严重,多少年了,不都是这样过来的。”

佐圣夫人沉声道:“这话别?叫我听到第二次,若有,即刻叫宫正司的女?官来,罚去做提铃宫人。你们打量中宫娘娘是个好性的,胆子就大起来?那?才是失心疯了!”

“娘娘方才也说了,从前的事既往不咎,可整顿之后,还有敢乱来的,那?就别?抱怨宫正司女?官登门了。”

话说到这份上,谁也不想触一鼻子灰,该干什么干什么了去了。

铺地垫的,扯摆设的,拿软布头包桌子角的……改动都不很大,事却多,零零碎碎的都要?上心。

养孩子的太妃里,也有几个不以?为意的,但犯不着为这些小事与中宫娘娘生气。可听见要?把孩子从无?窗暗间挪到有窗明间睡觉,心里便有些嘀咕。

她们原想找王太后说一说这事,但王太后避不见客,只能去找邵贵太妃。

邵贵太妃直接打开兴王、岐王和德清公主的房门,仍老?娘娘去瞧:“我们一早就改过来了,又什么要?紧的?虽有窗,那?还有屏风呢,冻不着。再说,哥儿?姐儿?在暗间睡本就闷,挪到外一间睡,有了光,起居都高兴些。”

邵贵太妃养了三子一女?,每一个都活得?好好的,无?一夭折。她既然带头做了,其余有孩子的太妃哪敢再多嘴,便按照要?求,全都改了过来。

改动之后,还有一连串配套的规矩,譬如皇嗣房中地毯要?定期更换,乳母保母慈母要?时常洗手,方能抱孩子之类的。

张羡龄怕他们不耐烦做,先是专门派了人常驻太妃居所?,时不时转悠一下,后又叫司乐宫女?编了一套朗朗上口的儿?歌,全是以?健康卫生为主题的,洗脑一般的传唱。

除去最初的不适应,渐渐的,大家也养成?了新习惯。

45、第 45 章

后宫里?大大小?小?的宫门?很多?, 有几?处尤为热闹,因为处在交汇之处,日日夜夜都有宫女内侍从?底下走过, 宫门?下的青砖都被踏得平平整整, 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