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


前看来的所有与生产有关的知识尽数讲了?出来,什么侧切缝合,什么接生时要反复洗手,用蒸馏提纯的酒精消毒,不管有用没有,全用来启发林老娘。

林老娘听得很认真,甚至向她讨要了?纸笔,将要点一一记下来。

她接生过那么多人,曾见过的产难也不少,中宫娘娘所说的这些?,但凡有一点可取之处,都能挽救许多女人孩子的性命。况且林老娘分辨得出,中宫娘娘语气如此郑重,绝不是信口开河。方才中宫娘娘强调了?几回接生时一定要洗净手,这让她想起曾经的经历,似乎爱干净的稳婆所接生的产妇,难产而亡的人数的确少一些?。

将所有要点记完,林老娘那一张的脸上,显出一种格外肃穆的神情。

“娘娘放心,民妇知道轻重,今日所言,绝不会流露出去。”

张羡龄点点头:“我说的这些?,也不是什么金科玉律,只要能给你些?许启发,也就不错了?。”

说着,她叹了口气。

69、第 69 章

月历一翻到五月, 端午节的氛围便同初夏的阳光一样,一点点浓厚起来。

宫人们搬来菖蒲、艾盆,和过年时摆设煤将军一样, 将其安放在坤宁宫宫门两侧。门上的吊屏也换了新妆,一扇扇屏风像一套连环画, 仙子披帛飘飘, 手执长剑,降五毒。

张羡龄观赏了一会儿吊屏, 想到端午,就想到了粽子。

这一阵子宫务上有王太后帮忙照看, 下有沈琼莲尽心尽力, 张羡龄倒得了闲,于是便想着自己做粽子玩。

中宫娘娘一声令下,须臾,糯米艾叶馅料等这色原材料便摆在了坤宁宫中。为了方便, 坤宁宫膳房已经预先将一些食材料理过。糯米浸在艾叶水中, 又加了少许糖、盐、酱油,一盆摆着?。红枣赤豆等馅料已经加了蜂蜜捣好,置于一旁随时可取用。

又因张羡龄特地点名, 要吃鲜肉粽,是以上好的猪腿肉也?分别按照肥瘦切成细细的臊子, 用各色调料腌渍。

准备工作这样齐全, 张羡龄包粽子这件事便也简单了许多,只是用粽叶将糯米、甜馅或咸馅包裹起来,再用棉白绳捆紧即刻。

蒸熟之后,张羡龄便迫不及待拆了一只鲜肉粽吃,糯米被柴火煮熟后带着?艾香, 肥而不腻,糯而不烂,满口咸香。

她边吃边想,果然还是鲜肉粽吃得过瘾。

因此张羡龄送给诸位老娘娘的粽子,多半是甜口的,鲜肉粽多是自己留下来吃。

端午当日,因为要去西苑看龙舟竞渡,张羡龄早早地就醒来了。

梳洗之后,掌衣宫女捧来应景的五毒艾虎补子薄纱长衫,伺候张羡龄穿上。她已有五个月身孕,腹部越发?隆起,穿短袄不大好看。所以今年的夏衣,张羡龄便全作成了素纱长衫的制式。

素纱长袄没有花纹,也?无织金,针线宫女们便将巧思花在颜色上,新染成了一种海天霞色的衣料,色若海上朝霞,很好看。今日张羡龄穿的这一件长袄,便是海天霞色。

今日过节,不必上朝,因此张羡龄在里间梳妆的时候,朱祐樘就坐在花厅静候。

珠帘声细碎,他瞥过头去,但见笑笑一身海天霞长衫,从珠帘下款款走出,眉眼含笑。

自打有孕之后,笑笑便很少涂脂抹粉,依她的说法,这些脂粉大多含铅,平时用一用倒没什么,特殊时期还得注意些。朱祐樘倒不在乎笑笑上不上妆,在他眼里,笑笑怎么样都很可爱,“淡扫蛾眉朝至尊”也?别有一番风采。

今日这件海天霞长衫,却衬得她脸颊越发?红润,像薄薄的胭脂,是另一种好看。

“这衣裳颜色倒好看,配得上你。”朱祐樘走过去执起张羡龄的手,赞了一句。

“我也?觉得好看。”张羡龄爽朗一笑。

见她高兴,朱祐樘更高兴,当即让李广给织染局放赏钱。

帝后用过早膳,便坐上凉轿,往西苑去。

一进西苑门,太液池的风便前来相迎,像粉扑子印在脸上,轻柔舒服。比起内廷而言,西苑有山有水,夏日自然要凉爽些。

张羡龄怀孕之后,就很怕热,偏偏紫禁城里又没什么树木,红墙一重重圈着?,风也难吹动,春秋冬还好,一到夏日,就更蒸桑拿似得。

到了西苑,被太液池的凉风一吹,她心里的燥意就消散了些。

“要是夏日能在西苑避暑就好了。”张羡龄感?叹了一句,向朱祐樘道,“我们在柳荫下走走罢?”

“好。”

太液池里水碧清一片,玉石一样清澈,池子四周又是柳树,又是亭亭如盖的古树,像是绣出来的绿色,即使不撑伞,也?不会热辣辣的日光晒着?。

一行人往瀛洲亭的方向走,瞧见池中亭子之时,便也瞧见了池中的龙舟。

瀛洲亭前熙熙攘攘,已有不少人。德清公主眼尖,瞧见皇兄皇嫂的仪仗,便挥了挥手,高声打招呼。她年纪小,右手手臂上还系着一条罗绣虎符,挥手的时候虎符飘荡。

张羡龄瞧见那虎符,好奇地问:“这是何物?”

“母妃要我戴的,说是能避邪。”德清公主偷偷道,“皇嫂,等会儿看完龙舟,我有东西送你哦。”

张羡龄笑着?说了声好,便去与老娘娘们见礼。

端午竞渡是宫中难得的热闹事,大大小小的娘娘侍长们无一缺席,周太皇太后也到了,招呼帝后坐。

“怀着?身子呢,怎么走过来。”周太皇太后叮嘱道,“你可要小心些。”

张羡龄笑着?答应了,先给周太皇太后与王太后各献了一盏茶,方才在席前坐下。

人齐了,钟鼓司的内侍抡着膀子哐哐敲鼓,密集的鼓点声里,龙舟上的健壮内侍严阵以待。两只龙舟,一队人胳臂上系着红绸,另一队人则系着蓝绸,以示区分。

老实讲,张羡龄完全分不清这两队人的来路,也?搞不清支持红队好,还是蓝队好,因此有些为难。

“这两对是哪一监的?”张羡龄问。

身后站着?侍奉的梅香弯腰答道:“红绸的是御马监的人,蓝绸的是内官监的人。”

张羡龄点了点头,瞎看热闹。

鼓声重重一响,两只龙舟立刻奔出去,你追我赶。喝彩声更是一片响,打雷一样,配合着?咚咚咚的鼓点。

被这样的氛围感染,张羡龄也?用心看起比赛来。

最后御马监的那一只龙舟以半个船身的距离率先驶过终点,夺得了胜利。

看罢龙舟,大家就各自在西苑乘凉,赏龙舟处本就在太液池的岛上,亭台楼阁众多,也?有玩水的,也?有赏石榴花的,也?有像周太皇太后一般,坐在如画风景里打牌的。

张羡龄则命宫人在玉虹亭摆了一张梨花木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