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杜娘子心里痒痒,忍不住想要往下看。

在大姑奶奶面前,杜娘子也不好埋头只看文章,只能把心思收回来。她想了想,问:“那一些市井新闻,是不是也要雇人走街串巷去打听?”

“得有一些专门的通讯员,比如一人负责抓南城的新闻,一人负责抓北城的新闻。”宋持盈道,“但是为了节省,前期可?以用糖什么的,让半大小子帮忙探听。真探听到有意思的事儿,再由通讯员出马也不迟。”

为不负中宫娘娘的重?托,事无巨细,宋持盈都?一项一项的亲自过?问。

月恒书坊的众人起先是看在双倍银钱的份上赶工,可?当燕京小报日?益成形,大家的心态慢慢有了变化,这样?一份燕京小报,说?不定?真能轰动一时呢!

钱掌柜与杜娘子更是将燕京小报视作一举越过?杜记书坊与集文书坊的登天梯,全身心地扑在上头,忙得连元宵都?来不及准备。

紧赶慢赶,元宵节前夜,燕京小报终于面世了。

***

话说?正阳门里,有一条唐神仙胡同。

唐神仙胡同尽头,有一小门小户,家主?人姓白,名曰白冬。白冬开了一家小小的豆腐坊,平日?里以做豆腐为生,他家的豆腐用料扎实?,不散也不渣,味道好不说?,价格还便宜,是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白家夫妻两个是极勤劳的人,不论严寒酷暑,必定?早起。白冬准备卤水,白家媳妇则给拉磨的驴子喂食,清晨做好了豆腐,喝口?水,擦擦汗,便在胡同口?摆了一个小摊,出去卖豆腐,日?日?如此。

一年到头,白家只有在过?年时能歇一歇,能休息小半个月,直到正月二十才重?新做豆腐。

正月十九,清晨,白冬领着媳妇女儿上街闲逛。走到西门书场时,只见茶肆里坐满了客,甚至连滴水檐下都?临时摆了好几条板凳。

白冬向媳妇道:“一定?是说?书先生讲了什么新本?子,走,咱们也去听一听。”

一家人朝茶肆走去,搭着白毛巾的小二立刻过?来,笑着迎客:“过?年好,几位贵客是来喝茶听报的罢?五分银一个人,小孩子抱在腿上不用钱。”

“五分银一个人?上一回还是四分银呢。”白冬嘟囔道。

“这位爷,咱们过?年,也挣些辛苦钱不是。”小二陪着笑,拾掇过?来一条长凳,“何况,今日?可?新鲜,不是说?书,是说?报,燕京小报,如今满京城的都?难寻见一张报,可?咱们有,还有说?书人将报纸上的内容讲给诸位爷听。”

“什么报纸?都?没听过?。”

白冬还在犹豫,却见另有两个穿道袍的儒生过?来,问小二还有座没有。

小二把眼睛看白冬:“只有最后两个座儿,这位爷先来的。”

一见有人抢,白冬立刻掏钱,占住了最后两个座。

他们坐下不久,说?书人,或者该叫说?报人,就?笑容可?掬的出场了。

听醒木一拍,说?报人将燕京小报的内容娓娓道来。

白冬原本?还在心疼花出去的一钱银子,但渐渐的,注意力完全被引开了。

说?报人讲到元宵,他便想回家试着做一做炸元宵。说?报人讲到如何给孩子开蒙,他听得一愣一愣的,打算回头说?给兄长听,他的侄儿正好到了要开蒙的年纪。

到最后,说?报人讲起小说?之时,白冬已经完全沉迷进去了。

从书场走出来,白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一钱银子,花得真值!

76、第 76 章

天韵楼二层的?地字号包厢里, 杜记书坊的?老板杜老板坐在?窗边,膝前?的?方桌上摆了两?只小酒杯,一碟茴香豆, 一大盒酥饼点心。

他摸着一粒茴香豆往嘴里放,眼睛却盯着窗外。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一个穿灰直裰的?男子手拿一个毡包, 径直往天韵楼来,脚步又快又急。

布鞋踏在?木楼梯上, 嘎吱嘎吱响。拿毡包的?男子才进地字号包厢,不等他请安,杜老板便忙道:“把?东西拿来。”

毡包里装着的?,正是一份最新的?燕京小报。杜老板原想接过, 但转念一想, 方才他才吃了东西,直接去接恐有污渍,对文字不敬。是以他先用毛巾擦了擦手,这才拿起那一份燕京小报。

杜老板眼睛不大好, 因此贴得极近去看报, 看到第二版时?, 木楼梯又嘎吱嘎吱响起来。他抬头?一看, 等的?人来了,正是集文书坊的?熊老板。

两?人寒暄几句, 对面?坐下,斟满酒杯,边喝边聊。

杜老板将?燕京小报往前?一递:“这小报做的?的?确好,难怪他们月恒书坊这一回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只是被他们抢先了一步而已,所以今日?我才来找杜老板商议。”熊老板颇有些愤愤不平, “不就是小报吗?谁还不能做了?也花不了几个钱。咱们两?家?书坊各出一份小报,一定能把?局势扳回来。”

杜老板笑道:“我也有此意。不过,一窝蜂的?去做民?间新闻小报,怕也不大好,因此想和熊老板商量商量,看咱们的?小报所关?注之事能不能岔开,这样,大家?都能发财。”

熊老板嗤之以鼻:“你若真改了领域,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跟咱们怕了他一样,不行,我集文就是要做同样的?小报。”

话不投机半句多?。杜老板面?上笑呵呵,心里却在?嘀咕,老熊的?这个儿子能守住家?业么?算了,左右不是自己亲子,爱怎么就怎么样罢。

反正杜老板是打定主意从另一个角度做小报。杜记书坊在?京中开了这么多?年,与许多?文人都算得上旧识。杜老板便带着礼物?,一家?家?去拜访这些老主顾。

都是有见识的?人,谈天聊地间,杜老板渐渐明了他的?想法,他打算做一个专门面?向文人墨客的?报纸,取名曰文报。

在?筹备文报的?时?候,杜老板也听说了集文书坊的?动静,听说熊老板要做一份帝京小报,听名字就是要跟燕京小报打擂台的?。

杜老板倒隐隐有种想看戏的?冲动,两?家?若是当真打起来,他和文报说不定能坐收渔翁之利。

***

礼部尚书府邸的?后院里,月恒书坊的?杜娘子手握账本,向宋持盈报喜:

“整整一月,燕京小报的?销量已经有两?千份!名号也为大半个京城所知,也许下一期还要加印一些。”

宋持盈接过账本,拨动算盘,细细算账。算过之后,她长?吁一口气:“也不算辱没了。”

有了如此成绩,等中宫娘娘千秋节时?,她进宫朝贺,才算有颜面?相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