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4
城外。
南方的河道多, 即便是城内也有许多河道。
夏天的炙烤让河道见了底, 彻底沦为了“容器”,但仅仅靠这些河道就想装下足以淹没一个城市的雪,也太过天真!
俞悦桐正在主持的, 就是人造冰山工程。
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 农村、郊区
、老城区的居民最终都是要搬到新规划的基地里的。
一百多万人挤在小小的一个“基地”里, 的确是很不方便, 但比起生命又算得了什么!
上辈子的基地倒是没这么拥挤,但整个基地才多少人?
只要是能活下去, 拥挤和不便利这一点缺点又算得了什么?
“再确认一次, 已经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了对吗?”
感知能力强大的异能者确认完毕, 卫星遥感确认完毕,热量成像仪确认完毕……数十道程序通过后,随着“咔”的一声,一道旋涡出现在半空中,接着无数的雪涌了出来。
冰系异能者们齐齐发动异能,将自己区域的积雪引导压缩成坚硬的寒冰。
雪太过松软,同样重量下,冰块的体积就小得多了。
第一天,虞城一整个城市的积雪都变做冰山积木的第一层地基。
只是这个“积木”和儿童玩具不同点在于——它的面积足有二百平方公里。
第一天的意思是——接下来的每一天,都会将雪运到这里,压成坚硬的冰块,一层层地垒出雪山的模样。
这一次的暴雪,只会比第一年的暴雨降雨量更加恐怖,放任不管整个虞城都会消失。
躲在房间里苟延残喘地活着,也只是越来越靠近死亡罢了。
组织一切能组织的力量,化不可能为现实,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这个目标,至少在这一个不再是喊喊而已的口号。
俞悦桐看着第一块积木喃喃道:“只要在‘夏天’来临之前,研究出【青女】的反向空间传送技术,将冰山送到北极,就还有希望!”
雪灾之后是旱灾?不,是灭世洪水。
高温将雪化作无尽的水,冲垮了无数人的信念,绝望、恐惧、麻木……
俞悦桐甩甩头,将那些没影的事情全部丢开。
“种植基地的汇总出来了吗?一共有多少姜?”
寒冷的冬天,人类和疾病也是一场大战。
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消炎药、止咳药……这些药物在夏天就是第一重要的生产目标。
但不够,远远不够。
零下十几度的低温能杀死人,对于人类来说,至少需要十个月才能有新生命诞生,再从婴儿长成【人】,又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
那么病毒呢?不需要一年,数量以兆为单位的病毒会很快适应低温,进化出零下几十度也死不掉的超级耐寒病毒。
姜汤、口罩、消毒水……以及暖气。
这四样东西是最基础的防疫物资。
“搬迁进度怎么了?”
虞城是魔法攻击且没有暖气的南方城市,在物资和时间的双重压力下,能保证基地内的暖气供应以及是极限了。
老城区在城市改造时闹过好一阵子,但闹归闹,等到了寒冷的冬天,也只能接受搬迁计划。
虞城的基地规划面积只有一百二十平方公里,但要接收一百八十万的人口。
这个人口密度,可以说是相当地大。
俞悦桐下班回家的这一路,听到的讨论都是和这件事相关的讨论。
和之前的北方供暖不一样,这次的供暖是精准到每家每户甚至是每个房间。
零下几十度的低温没有暖气会死人,和粮食一样,有最低的“救济暖气”。
和惯性思维里晚上十二点最冷相反,一天最冷的时间反而是太阳出来前的一两个小时。
很多人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无声无息地在睡梦中走向死亡。
免费供暖的时间是两个小时,一个小时自己决定,一个小时固定在凌晨四点,当然,平方数也是有规定的,按人头算,一人两平方。通暖气的房间面积大小和户口人头数要平衡一下,多了折算成时间,少了要补。
凌晨四点到五点这一个小时,基本上就是最冷的时间段,当然五点以后也冷,但能源有限,每天免费供暖两小时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新装的供暖系统和比供电系统还精准,供暖费用按每平方每小时0.5工分算,自己在手机上就能充值,还能决定时段。
但这个价格即便是成本价,也让很多家庭负担艰难。
俞悦桐家里有发电机,但真要按现在的物价算起来,自己发电不比交钱便宜。
但她家空间大,自己手里的物资不少,秉持着能给官府省一点资源就是一点的原则,俞悦桐只充了一点钱,大头还是发电机。
一千多平哪怕只开晚上最难熬的十个小时,俞悦桐一天也要交五千多,哪怕是她也支撑不起这样的开支!
小区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只开一个房间的暖气,一家人晚上睡觉的时候挤在一个房间,省钱、暖和,而且真要出什么事也能相互照应。
“你充了多少?我们家人多,还得花钱买三层床,可把我肉疼坏了!”
“这一百也不知道能用多久,你说这老天怎么也不给人活路呢?!”
“可别说了,再说下去我就要哭了。”
“也别丧了,咱们的日子过得已经算不错的了,看看国外,那都不是人过得日子!”
“唉……”
长吁短叹的叹气声到处都是。
粮食要钱,电费要钱,燃气要钱,暖气要钱,衣服要钱,生命了看病吃药都要钱,但天冷了,工作岗位也跟着少了下去。
究竟还能撑多久呢?
江山小区的氛围还不至于坏到谷底,这里的住户有相当一部分是团结的小区业主。
空房被安置进上万安置户后,原本的业主危机意识一下就上来了。
被安排进来的住户大部分是沾亲带故的亲戚,一家十几二十口地被安排进一间房,拥挤,贫穷,生存的压力大到让人崩溃。
江山小区的业主们也差不多是这个模式,家里有亲戚来投奔的,基本上点头住了下来,人多有安全感,这个世道活着不容易,闲着没事干才为了一点鸡毛蒜皮计较个没完,到了这种可能全家饿死的极端场面,又觉得血缘是为数不多可以相信的东西。
但小区业主的人数不占优这是事实,在俞悦桐有意无意地引导下,原小区业主们抱团在一起。
后来搬进来的住户数量不少,也有一些抱团的团体,但终究是比不过“地头蛇”的千人大军,乖乖地按照小区原有的秩序来。
但马上,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市区和周围农村郊区内的人口都要挤到“面积狭小的基地”内,好不容易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