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1


还不如直接让人带的口信。

带的口信也简单,寥寥几句,让人能记得住,不至于文绉绉的让士兵听得也迷糊了。

士兵原本在家里就满心愧疚,觉得拖累了家人。

有的一个劲接过不少活,可惜第二天就累病了,反而又要花费银钱去看病抓药,再也不敢动,感觉他就跟废人一样。

有些士兵想不开,琢磨着要不去后山找个安静的地方就此了结残生。

恰逢送口信的人来了,跟士兵一说,后者不可置信,反复问了两遍,怀疑自己听错了。

送口信的人十分有耐心,因为遇上好几家都是如此,他也能明白士兵的心情,毕竟他刚接到口信的时候也是诧异不已。

他笑着提醒道:“尽快启程过去,越早到那边,也就越早能学起来。早早出师,这挣的银钱不比账房先生来得少。”

这话让士兵咧嘴跟着笑了起来,许久没笑过,他还感觉嘴角有点疼,却依旧笑得傻兮兮的。

送信是驿站的人,就绝不会说谎忽悠人。

士兵二话不说就收拾好东西,交代好家里就出发去京城了。

驿站从近到远来送口信,所以就近的士兵来得很快,远的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

学院是京郊一处空置的院子,原本是用来做新工坊的,暂时就挪用了。

这跟工坊一样,前面是学习的地方,还有不少时钟被送过来,回头就能试着动手修理。

没有实践过,自然不可能真的会修,光嘴上说说不可能修理得好。

后边就是住人的地方,依旧是大通铺,连着厨房的火炕,冬日住着尤为暖和。

士兵们大多受伤,下雨下雪刮风的时候都会疼。

尤其天冷的时候,家里穷还得省着点柴火,一家子勉强烤火,彼此冷得直哆嗦。

他们就感觉寒气像是钻进骨头里面,疼得让人受不了。

如今好了,有了暖和的火炕,士兵身上的旧伤都没那么疼,舒服了很多。

这么好的地方,还包吃包住,士兵们都很感激,开课的时候一个个干劲十足,竖起耳朵来努力听课。

不识字他们就反复念叨背下来,瞪大眼看对方的操作,生怕漏掉了一点。

给士兵上课的是隔壁时钟工坊的匠人,他们对时钟最为熟悉,首先要给士兵普及的,就是时钟的构造。

没有谁比亲手做时钟的匠人更清楚每个配件在哪里,哪个地方容易出问题也能一一指出来。

工匠们也是穷苦出身,很明白这些保家卫国的士兵们身上有旧伤又不识字,找不到什么好活计,除了拖累家里之外就跟废人差不多。

如今得了这么个好差事,工匠也努力教导,掰开来揉碎了来说。

谁要听不懂,他们就耐心再说一遍。

又把很多半成品的时钟拿过来,指着说,能亲眼看见就更直观,记忆更深一点。

陆陆续续有士兵赶过来,先前来的人都会热情跟后边的战友说说这里有多好,上课不辛苦,工匠又耐心,能学到很多东西。

至于实在学不会修理钟表的,康熙也给了士兵一个退路,就是留在时钟工坊里面当学徒。

银钱不如修理工多,但是也不算少,是个正经活计,不至于士兵学不会就什么都没有,白跑一趟,好歹总有个营生。

不过能当修理工多挣钱,士兵们自然更努力。

不少八旗人家也动心,想把家里半大小子送过来学一学,也能多个手艺,以后就不怕过不下去了。

只是这事禀报上来,康熙按下后没答应,短时间内也没打算应下此事。

一来士兵们都是查过身份,身上还带着编号,绝不会有问题。

但是外边进来的人,谁知道有没问题,会不会偷了钟表内部结构图流出去,便宜了别人?

如今钟表算是国库最大的进项,绝不能让人偷了图纸,抢了这个营生。

二来这批士兵大多因为身体的问题不能做别的活计,半大小子还有其他选择,就没必要跟士兵来抢这个活了。

三来半大小子未必能坐得住,跟这些上过战场的士兵不一样。

士兵受过训练,令行禁止,十分听话,又能坐得住。

而且他们一直都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熟悉,能互相照应,自理能力也不错。

换成半大小子,要是想家了,哭着要回去,还得人哄着,哪里有这个时间和精力?

康熙命人陆续安置好这些上京的士兵,又加紧在京郊偏远的地方建造更多的院子,然后圈起来。

以后就作为固定的学院,有些更远的士兵可能需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到。

前面这一批人学得快,慢的半年,快的几个月可能都可以出师了。

到时候人来了,可以手把手教后边的人,或者腾出位置来给后来者。

钟表修理学院的事安排好,离着过年就不远了。

之前两年已经有了章程,几个妃子已经熟门熟路。

这天几人一起过来重华宫这里,找顾凝宸要个准信:这次过年是大办,还是简单办呢?

此事顾凝宸也问过康熙,还以为今年发生了大地动,死伤不少,今年过年是不是从简办了。

哪知道问过后,康熙却笑着摇头道:“不,今年就得大办,热闹热闹才是。”

见顾凝宸满脸不解的样子,他就解释道:“正因为今年出了意外,这几个月众人努力恢复以前的日子。就该热闹一番,驱散那些阴霾才是。”

他们为死去的人感到悲伤,却不会因为死去的人而停下脚步。

活着的人就该慢慢忘记过后,在热热闹闹中重新过一个好年,有个崭新的开始。

宫里要是不大办,宫外只怕也是不敢办的。

要是宫里大办了,宫外的百姓也能跟着一起乐呵乐呵,跟着还侥幸生还的家人朋友一起举杯。

庆贺自己和家人的平安,也期盼来年,甚至以后他们也能一直在一起,都平平安安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顾凝宸得了康熙的准话,这会儿几个妃子问起,就答道:“皇上的意思是大办,宫里大家也能热闹热闹一下。”

前两年是因为平三藩的缘故,国库空虚才不能大办了。

去年是因为佟佳氏,众人也没有大办的心思。

今年经历了不少,就该热热闹闹,大伙儿高兴一下。

几个妃子得令,就商量了一下,各自安排了下去,怎么热闹怎么来!

大戏楼已经建好了,就该用起来,开始排戏!

教司坊送来戏折子,顾凝宸就送去慈宁宫,让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先选上几出喜欢听的戏。

太皇太后知道今年康熙打算大办,就笑着选了一个热闹的戏,叫《罗汉渡海》。

皇太后则是选了一出《大闹天宫》,出自《西游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