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9
的做派,自然一收到消息就立刻带人来了。
拖尔弼刚出去,李天馥已经带着人进来见礼,开门见山道:“外头的工匠已经到位了,大人,咱们这就开始了?”
闻言,拖尔弼自然不会阻拦,还请他坐下来喝杯茶,被李天馥摇头婉拒了。
他苦笑道:“工部那边还有很多事要办,下官就不在这里多打扰,要先回去了。”
李天馥已经交代好工匠,也留下工部侍郎盯着,万无一失后才告辞离开。
他风风火火来,又匆匆忙忙走,王谈看得好笑,无奈摇头道:“只怕他这是忙着修缮畅春园的事,听闻皇上只给工部三年的功夫。”
拖尔弼不由咂舌,才三年,那工部真的要忙得脚不沾地才可能刚好完成了。
李天馥这才刚上任,显然康熙很信任他,立刻就吩咐了这么一个大差事下来。
估计这位李大人心里是痛并快乐着,一边因为康熙的信任,努力修建好这个园子才行,另一边也因为三年的期限,他急得恨不能木材一天到位,转眼就建起来了!
不过哪怕再心急,这园子也不可能一天就能建成,李天馥却尤为重视,每天都要去工地巡视一番,看看有没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工匠们修建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也能当场找他问,自然要快得多了。
毕竟前期的地基和主要的主体都建好了,没什么大问题,后边才要容易一些。
畅春园建得热火朝天,那边康熙接到一个消息,颇为惊讶。
因为俄国沙皇打算派人来大清学习,不拘是算数还是机械,希望能够交流一番。
当然沙皇派人来,也愿意出足够的利益作为交换。
如果康熙答应的话,每个人过来都会出钱包揽了自己的衣食住行,另外还会出一笔数目不菲的学费。
顾凝宸知道后眨眨眼:还有这种好事?
康熙却不觉得沙皇会忽然砸过来一个大馅饼,挑眉道:“他这算盘打得挺好,人真送过来,自己也掏钱吃住,学什么却不好说了。”
要是学走大清的技术,回去俄国自个生产制造,那么大清不就吃亏了?
但是如果不让他们过来,俄国只怕暗地里也是派人私下打听,防不胜防。
还不如让他们过来,好歹放在眼皮底下,学什么不就是康熙说了算吗?
第76章 三更合一
顾凝宸就笑着道:“俄国人要过来学习,皇上出个地方把人圈起来,再派适合的先生过去。至于学什么都是皇上说了算,哪怕沙皇也不能有异议。”
如果有异议,那正好,把人直接送回去俄国就行。
康熙点点头道:“确实,如此也能应付了俄国人,朕就是奇怪,他们该是去欧洲那边学习才是。”
顾凝宸想了想,后世确实听说俄国这位小沙皇很有远见,让国内优秀的年轻人去欧洲学习,还学了不少技术回来大力发展俄国。
尤其是造船技术,后来俄国的第一水师就是小沙皇亲手组建的。
不过如今历史拐了个大弯,有她在,大清的技术比起欧洲还要先进,想必引起了沙皇的注意,就想要过来学习。
冶炼,烧制玻璃,以及几种机械的制造都不适合流传出去,更不可能教会俄国人。
不然他们就能反过来跟大清抢生意,这跟抢钱没什么两样了。
但是人过来交流,也是两边外交的开始。
都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却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跟俄国暂时交好并不是一件坏事。
俄国估计也明白,如今欧洲不是抱成团了,还隐约发现是俄国在背后动手脚,对他恨得要死。
沙皇如果不找个外援,只怕要孤立无援了。
那么多的国家,他选中大清,也是极为有眼光的。
不过沙皇也是谨慎,压根没打算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虽然派了使者来问康熙,另外也派人去欧洲各国问询,希望派留学生过去学习。
这就让康熙有点不高兴了,沙皇要是只派人到这边来问才有诚意,居然一边派人来这边,一边派人去欧洲各国,压根没打算只在一个国家留学。
完全就是撒大网,看看谁家愿意就去哪里。
康熙知道后,就让人回复了俄国的使者,并不同意俄国派人过来学习。
沙皇估计也猜出康熙不大可能同意,使者没多留,留下礼物就麻溜回去俄国了。
这让康熙更加不痛快了,怎么的,当他这里是试探一番,压根就没打算成功的吗?
不过他还是留意了俄国的动向,得知欧洲几个国家后来都接收了俄国的留学生。
留学生的年纪都很年轻,大多在十五到二十五岁之间。
可以说这批人是沙皇精挑细选出来,学成需要几年,再回来后后也不会年纪太大,不能给俄国贡献没多久就老死了,那就太浪费名额了。
于是这批学生都很年轻,学成后回来,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能为祖国做贡献。
顾凝宸以为俄国这趟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的事就告一段落了,隔了一段时间,康熙却给她带来一个有趣的消息。
俄国沙皇竟然伪装成普通人,混进了留学生之中,还换了一个很普通的名字,险些没能让人认出来。
还是他这次在港口下船的时候,被布莱的认识的贵族发现,隐约猜出了沙皇的身份。
顾凝宸不由震惊,沙皇就不怕自己去国外几年,国内就可能皇位不保,国事也没人处置而出现内乱吗?
她回想了一下,发现这时候的沙皇不是一位,而是两位,是一对兄弟,算是难得一见的共治沙皇。
如今这位小沙皇的哥哥出生起就有智力缺陷,加上当初小沙皇年纪小,所以暂时统领国事的是两人的姐姐索菲亚。
索菲亚作为大公主,如今也是摄政王,可以说是小沙皇的监护人。
这情况跟康熙当年差不多,朝政大部分都被索菲亚把控。
小沙皇虽然登基,和哥哥共治,实际上还是索菲亚来做最后的拍板。
这次他乔装打扮去欧洲学习,一是希望学会更多的技术,尤其是造船和航海术,因为俄国如今最缺少的就是水师。
二是要出去躲风头,因为他年纪渐长,表现出的聪慧和能力让索菲亚这个姐姐感受到威胁,几次三番的刺杀,让小沙皇只好找借口躲了出去。
他带着二百多人,其中小半是他的心腹或者心腹的孩子,混在其中,又乔装打扮,用了花名和身份,索菲亚的手也伸不到那么远的欧洲地盘上。
果然康熙就道:“俄国如今十分复杂,有两位皇帝,还有一位公主作为摄政王,比起朕当年的困境也过而无不及。”
沙皇想摆脱这样的困境,就必须自己强大起来,学技术是借口,却也是他增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