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6
这让英吉利的人对康熙的好感大涨,大清这边的海商送来的货物都是精品,不会因为降低价钱而送来次品糊弄人。
好的货品加上降低的价格,比本地一样的货物还要好,谁不乐意买便宜又更好一点的呢!
尤其康熙这番作为让人好感大增,冲着他去买大清货品的人就更多了。
海商们进货一次比一次多,后来船只不够送了,只能增加船只。
原本他们觉得增加船只,这路上的花费就要更多了,光是多买一艘船就让人肉疼。
尤其货物的价钱还降低了一点,哪怕没有关税,商人们都觉得自己赚的不多,买一艘船估计都要倒贴钱了。
然而卖的货物越来越多后,商人用算盘一扒拉,好家伙,赚的比之前还多,买一两艘船是绰绰有余。
于是他们大手一挥,赶紧去买船只,免得落后给其他同行了。
一个要买,其他人的算盘也不错,自然也想要跟着买。
船厂顿时热闹了起来,一个船厂做不出,都要预定和排队,订单直接到三年后,多到他们怎么招人都不够用了。
如今海商的船队却还是水师,这船只买下来,要么就是民用的船只,速度就要慢多了。
但是要用上水师这种安装了蒸汽机的,就不能民用。
商人们纠结很久,直接派人去询问康熙:要不,咱们出钱给水师多买几艘船?
他们找了当地官员,给京城递来折子,康熙收到后顿时有点哭笑不得。
康熙只见过水师船只太多,被人说太耗费钱财,如今居然有商人追着给钱让水师多买几艘船,也是够稀奇的了。
不过商人们愿意出钱,他当然没有不乐意的。
给水师多添两艘船,每次能多装货物送去西洋,商人们很快就把买船的钱赚回来了。
而且商人们联手出钱买,这船只的钱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就不算太多,还是划算的。
康熙二话不说就允了,在折子上写了回复,也派人告诉水师提督一声,让他安排妥当。
这会儿外边还一股艾草的味道飘来,除了行宫之外,康熙也发话让蒙古那边每天用艾草等东西熏一熏,而且到处都要打扫和整理一番。
人和牲畜不能混住,彼此之间要离远一点,通风也得好,免得因为脏污而蚊虫多了起来。
蒙古首领就集中了人手,青壮年帮着打扫和搬搬抬抬,给牲畜换个远一点的新棚子。
熏艾草不是多重的活计,就让半大小子和妇人去熏。
每天一次他都担心不够,开始前三天就早晚熏。
那味道飘过来十分浓郁,估计那边都要熏得人眼睛要落下泪来。
不过太子这么一病,确实把蒙古那边的人吓得不轻。
好在康熙知道并非蒙古人的错,只训斥了蒙古首领,叫他重新查清楚漠北那边的人,哪怕以前是奴隶也得查明白,至少要有两个人以上能证明对方的身份才行。
就是漠西蒙古这边也需要确认身份,康熙又派了一个识字的小吏去帮着蒙古首领登记在册。
免得只靠蒙古首领自个记得,过几天要是忘了或者记模糊了就麻烦了。
蒙古那边就如火如荼登记了起来,人数多少,家里牲畜多少,住在哪一块地方,邻居都有谁,平日负责什么活计,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就是行宫这边也每天熏艾,宫女用纱布做了很多蚊帐,挂起来层层叠叠挡住蚊虫。
小点的阿哥,比如五阿哥和六阿哥,每天都有宫女查看身上有没蚊虫叮咬的痕迹,很是小心谨慎了。
尤其太子的住处,十几层的纱帐,就怕有蚊虫进去,熏得更是勤快。
那味道让太子闻着,离得远也忍不住咳嗽两声。
他清醒的时间比之前多了,吃的却依旧少,还经常发呆,让照顾太子的宫人十分担心。
御医早中晚都来一回,给太子把脉后看有没需要调整药方。
只是太子的脉象平稳了,却不见起色,御医也是着急,跟康熙提起的时候,康熙亦十分担心。
总归病来如山倒,病后如抽丝,养病得慢慢来,也不能心急了。
太子如今不能费神,自然不能看书,康熙怕他闷着,会让女官给他念一念游记等轻松一点的杂书。
偶尔康熙过去的时候,还会跟太子提起外边的事来。
最近发生的大事就是跟英吉利女王谈好的条件,又把旧国王送过去作为交换了。
太子得知那个让自己染病的罪魁祸首被送回去了,并不意外,康熙总会谋求最大的利益,人要是就地杀了,确实太浪费了。
得知让英吉利取消关税是四阿哥和顾凝宸的提议,太子沉默了片刻道:“皇阿玛,换做儿臣估计想不出这么好的计策来。”
康熙听着就笑笑道:“朕当时也没想到这一点,人无完人,想不到有什么。”
他想不到,顾凝宸和四阿哥不就想到了吗?
康熙就对太子说道:“哪怕是朕,帝王也不是神人,什么都能知晓,什么都会做,不然还需要那些大臣来做什么?”
他要一个人什么都会了,都做了,那要整个朝廷的人做什么,当壁花来旁观吗?
太子听出康熙是安慰他,让他不要苛刻自己,有时候想不到最好的主意也不是什么意外之事。
闻言,太子只点点头,又沉默了下来。
他不说话,康熙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两父子相顾无言。
康熙以前对着阿哥们,不是问功课就是问功课,如今却是不合适了。
毕竟太子病着还没彻底痊愈,也不可能做功课,连看书费神的事都不能做。
一时之间,康熙都不知道该跟太子说什么了。
还是太子察觉出康熙的尴尬来,体贴给了台阶道:“皇阿玛只管去忙,儿臣感觉今天好多了。”
康熙点点头,正好李德全来禀报,几个传教士从京城快马加鞭赶来了,他就顺势起身:“那朕去见一见他们,你好好歇着。”
他感觉自己难得有点落荒而逃了,实在不知道跟太子该怎么相处。
幸好传教士的到来,算是给康熙解围了。
白晋等人日夜赶路,都不敢坐马车,只能骑马,中途换了好几匹骏马,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蒙古,累得半条命都快没了。
不过他们得知太子可能染上了疟疾,吓得魂都要飞了,一路赶来,每天几乎都没休息,睡觉都在马背上,总算是赶到了。
传教士生怕他们来晚了,太子的病加重的话,康熙就要怪罪几人。
他们简单洗漱后就来拜见康熙,路上听说太子已经服用了金鸡纳霜,病情平稳了下来,几个传教士很是松了一口气。
好歹他们的性命是保住了,如今去见康熙,估计也是康熙想确认此事。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