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7
阿娇一听就明白,刘彻没有和董偃提起自己。
或许马车的事真的是巧合?
董偃感叹:“陛下真是明察秋毫。”
阿娇微微蹙眉。
刘彻登基二十多年,对长安的掌控力度,到达一个偏远别院里宠姬的弟弟和前大舅哥发生冲突,他能知晓并及时赶到,一点都不奇怪。
他优待大兄而处置王不丕,或许有自己的理由。
阿娇却不相信,他没有发现自己。
自己离开长门宫回到长安城的事情,刘彻肯定知晓了。他的态度令人寻味,似乎打算听之任之,闭上一只眼睛装看不见。
太古怪了!他该勃然大怒的。这是违旨不遵的行径,就算不当场揭穿阿娇,事后也要加以斥诉。
难道这一世的刘彻也像上一辈子一样,可以梦到前生吗?
这一生,阿娇是不愿意再和刘彻有任何纠葛的。
她本也具备不再和刘彻有半点交集的条件!冷宫废后、长门独居,整整十五年的时光,刘彻早就忘记她了!她也老了!四十五岁的妇人有什么可图谋的?堂堂皇帝,身边永远不缺十多岁的鲜嫩少女。
阿娇的打算是先请母亲带她到甘泉宫见敖神官。她有预感,这次找敖神官能获得真相。虽然此时她熟悉的敖神官已经死去,新任的敖神官和她犹如陌生人。
可她就是有这样的把握,和【神秘力量】带来的启示一样,是一种直觉。
如果得到的答案是阿娇想要的,她又能远离长安,肯定是离刘彻越远越好,避免有一天忽然被想起来,又卷进宫廷的漩涡。
怎样才能离开长安呢?
偷偷地走肯定不行,要想出长安得有身份证明、路引。这个可以造假——用假的身份,可阿娇不能一个人上路吧。此时可不是一张身/份/证走全国的现代,独自一个女子出门会遇到的危险多到难以列举。
阿娇有一个较为靠谱的想法,就是等待公主梨和二兄回长安的时候,把她一起带走。
这样的话,她可以在两人的照拂下,比较自在的生活在隆虑,悠闲的过完一生。
什么游历四方?
这可是一个风寒就能让人一病不起的年代,医疗水平太差了。现代交通便利,公共设施齐全,阿娇偶尔从一地到另一地,身体还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搁在古代,她可不敢打赌自己的命足够硬。
她在现代常常出去旅游,不算走遍大好河山,也算看过各地的风景。
这部分的记忆虽然忘却得差不多了……可她也不打算再加深记忆。
“翁主?”
见董偃不安地看着自己,阿娇笑道:“董君恕罪,我刚才有些分神。您安心,我会小心掩饰自己的行踪。”
董偃:“不碍事。您未出阁前的院子还留着,我让人洒扫……”
“不用了!母亲有劳您照顾,我不好留在公主府,趁此时天色还早,正好回长门宫去。”
董偃:“那怎么行!您奔波多时,还没有吃上一口热汤饭。”
阿娇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无碍的。”
程安微微福身,走出去让歇套车。
阿娇:“宫中的事,特别是与王夫人有关联的。请您帮我留意打听。”
董偃无不依从。
等阿娇登上安车的时候,青君怀里被塞进一包热气腾腾的饼。她对阿娇说:“董君是一个细心的人,一定能照顾好公主。”
阿娇点头,表示赞同。她接过一张饼,有一口没一口地吃起来。
此时还没有发酵的技术,匆忙做出来的饼不可能有多好吃。这让阿娇有些想念一□□汁的酱肉包子了……
阿娇在天黑之前,赶回长门宫中。一整日的奔波,让她洗漱之后,很快睡着。
第二日清晨,生生被腹中的饥饿催醒。
早膳是饵饼、白粥和酱菜,她面无表情吃着,心里想的却是:母亲年老体衰,做儿女的哪能在此时离开长安呢!
不管刘彻有没有前生的记忆,她的主观意愿都是留在长安,侍奉长辈。
母亲病着,甘泉宫暂时去不了。
也见不到敖神官。
阿娇用过早膳,询问程安:“有长安传来的消息吗?”
她得弄清楚,刘彻到底什么状况。
作者有话要说: 《三穿》100章啦~~~~本章发九十九个小红包庆祝一下~
明天见!
第101章 祭祀
这一日, 直到日落西山下,日暮近黄昏,阿娇才等到长安传来的消息。董偃实为心细如发的男儿, 哪怕没有一件特别的事情发生, 也顾及阿娇身处长门宫中,只能忐忑的等待。特地派人传讯, 道一切平安。
由于长公主早先的培养,董偃在长安的人脉还是很广的。他甚至蒙刘彻的恩宠做过一段时间的官员, 能随侍在皇帝身边到北宫游戏,到上林苑射猎,踢球、赛狗等等。可惜,董偃在长公主彻底失势之后, 再不能得到皇帝的另眼相待。
他还为此心情郁郁, 生过一场大病。
多亏长公主温柔的劝解,使得他解开心结, 否则早就一命呜呼了。
当年董偃显赫的时候,天下没有不知道他的人, 身边聚拢各郡的仗剑游侠、贪耍好闲之辈。等他失势,也没有把所有人都赶走。反正公主府养得起, 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一群精通玩乐、混迹在长安各个娱乐场所的闲人,消息来源远比一般人宽广得多。
司隶校尉没有关于王不丕的处置结果, 但也没有把人放出来。
照理来说,王不丕被关押的消息是瞒不住王家人的。
宫中怀孕即将生产的王夫人,难道没有吹一吹枕边风吗?
宫中一派安宁。
刘彻午后赐下一些珍稀的药材, 内侍表示:陛下虽然没有亲自过来探望侯爷,但心里是记挂着侯爷的。无奈政务繁忙,他实在是脱身不及。
千言万语, 汇成一句:表兄只管安心在别院里养伤,不必担忧。
阿娇:“……”她在回想,阿母到底还有什么可以图谋之处。一时脑洞大开,连舅舅或外祖母曾留下一封可以废立皇帝的密旨之类的荒谬剧情都想到了。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长门宫里也没有等到一个禁中遣来斥责阿娇的人。
一切悬而未决,阿娇心中有许多的猜疑。几日里,多次梦到刘彻站在床边,用深沉的目光注视着她,吓得她惊醒过来。幸而,这只不过是噩梦而已。
时间一晃过去半月有余。这期间,宫中的王夫人诞下一名男婴,关押在狱中的王不丕随即被问罪。罪名很多,什么侵占百姓田地,戮害良家女子,纵容仆从为祸乡里之类。
别院里的一场冲突,根本没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