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3


进行二次清查厘定。”

“再抽调一批为人清正的官吏入吏部考功、文选两司,正式对这三百三十名进士进行考核,以定升迁贬谪。”

沈澜定定看了裴慎两眼,心道考入的三百进士不管是大户出身还是贫家子弟,都会宛如鲶鱼一般,跳入一潭死水的官场。

而被大户推举上来的三十名进士,若勤恳任事,那首先就得把自家的田产人口报上来。若糊弄差事,欺上瞒下,正好被裴慎贬谪乃至于杀了了事,既不至于让这些人帮着富户们行贿官场,祸及百姓,又能让裴慎不落人口舌。

思及此处,沈澜难免有几分寒意,裴慎此人,当真是走一步、算三步。

所幸沈澜也并不打算在政治上与仕宦多年的裴慎争锋,她仅仅只是希望天下人能好过些。

“我这些年一直遣人在培育良种,番薯、山薯、猪肝薯,这些薯类产量最大,然而种植几年产量便会退化,需要年年选育良种。”

“此外,不同品种的薯类贮存,或者种在一起,产量竟然也会退化。要更多更有经验的农户、农官乃至于花匠之类的,进行良种选育。”

沈澜揉了揉额头,心力憔悴:“还有一些良种,亩产极高,可我不知道如今的名字叫什么,只能画了画像,遣人去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寻。”

这些良种,听起来便是她上辈子有的东西。裴慎不喜欢她回忆过往,总怕她思念故里,便打断道:“你莫忧心,沿海各地是我当年主政过的地方,这便遣人去寻。”

沈澜松了口气:“待到你将各地田亩、人口清查完毕,便要四处搜寻并选育良种、缓慢将种子推行开来。有了这些东西,好歹能叫升斗小民填上三分肚皮。”

说到这里,沈澜嘴角微翘,发自内心的笑了笑。

不是方才她戏弄裴慎时带着些羞怯、风情的嗔笑,而是充满希望的、饱含着快乐的,纯粹的喜悦。叫人想到初春新芽,金秋麦浪,一切美好的意向。

裴慎便也笑起来。霜白的月光照在他和沈澜身上。

月光光,亮堂堂。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更,但是会比较晚。而且下一章是过渡章,没啥内容,大家不必等了。

1. 眼色暗……欲流,教君恣意怜,出自《菩萨蛮》,李煜。

第111章

沈澜虽不曾答应与裴慎成婚, 可去一趟京都却无法拒绝, 因为裴慎要带着潮生去见裴俭。

“你是潮生父亲,会照顾好他的。”沈澜在这一点上倒是颇为信任裴慎, “既然如此, 我便不去了。”

裴慎无奈,心道她果真是个倔脾气,便换了个法子。

“你便是不为了潮生, 也得为了你自己罢。”裴慎劝说道:“良种选育, 因南北气候不同, 素来是南橘北枳,差异甚大。你总得抽一部分下属去京都, 与当地农官汇合,看看种子能不能适应北方。”

沈澜想了想, 竟也有几分道理, 便点头,笑道:“果真是巧言令色。”

裴慎一噎, 心道也不知自己这小厮要当到何时才能让她消气,莫不是真要当满三年?

一想到这里,他难免道:“到了京都,你总不至于住客店罢?”

沈澜愣了愣,倒没想过这问题,见裴慎面上一本正经,实则目光灼灼地盯着她。沈澜轻笑,故意道:“我还没想好。”

裴慎微愣,好笑道:“你哪里是没想好, 你分明是作弄我。”

沈澜慢吞吞的哦了一声, 心知裴慎是绝不会允许她在外头住的, 况且天下刚定,她也不放心自己和潮生在人生地不熟的京都住客店,便也不跟裴慎拗着。

届时住个国公府的客房便是了。

有了新的目标后,沈澜精神尚足,抽调了部分单身下属跟着她去京都,又收拾了些许行礼,便随着裴慎坐上了去往京都的官船。

自湖广转道南京,紧接着自龙潭、瓜洲、邗沟等北上京都。

潮生从未坐过大的船,走过这么远的路,每日一大早便匆匆洗漱完,立在甲板上巴巴的望出去——

看前方江天一色,两岸青山如黛。白日里千帆竞渡,夜间百舸争流。又或是被裴慎抱在怀里,听他讲各地风土人情。

“扬州以盐闻名。盐铁之利乃朝廷课税重中之重。正盐、余盐、所盐等等,乱象纷纷。实则正盐乃朝廷……”

“徐州以车骠之利闻名天下。此地为交通要道,自广东、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北上,最后多半都汇聚徐州。”

“武清县号称京东第一镇,年年漕船往来俱要在此地停泊,扼住此地便等于卡住了漕运要道。”

……

待到沈澜与裴慎到达京都时,潮生已经颇为熟悉裴慎了。虽不肯喊爹,可面色好看多了,当着沈澜的面,也肯让裴慎牵着或是抱一抱了。

“到了。”裴慎勒停了马匹,将沈澜自马车内抱下来。

沈澜牵着潮生的手,再度站在魏国公府门前。她在这座府中的回忆并不美好,如今故地重游,难免神色复杂。

北方绵延了数年的战火自然波及了国公府,导致有一小部分府邸被战火损毁。可当年的大顺皇帝将魏国公府赐给了旁的臣子,此人自然修缮过国公府,以至于魏国公府依旧富丽堂皇。

潮生抬头,仰望了一下高高的三道门楼、金漆朱门、铜钉锡环……

“好高啊。”潮生不免惊叹道。

裴慎已是六七年未归家了,再度回来,心情自然不错,便笑道:“来日带你去登正阳门,那里比这还高。”

潮生惊呼一声,点了点头。

裴慎笑着,便将他抱起来,牵着沈澜的手,将她带入了这座府邸。

过影壁、前厅、中堂,沿着抄手游廊而入,所见俱是层台累榭、重楼飞阁,入目皆是琪花瑶草、苍松翠柏。

入得南山堂内,但见老祖宗、叔伯婶婶、堂兄弟姊妹俱在。

裴俭尚未登基,自然不会将妻儿老小接入皇宫,便将诸人暂且安置在魏国公府,只待登基册封之后再行移宫之事。他自己则昼夜忙于公务、埋首案牍,连儿子回京的接风宴都来不及参加。

一见裴慎抱着孩子,牵着一名女子的手进来,堂中众人皆愕然。

那女子梳着挑心宝髻,插了一支白玉兰簪,上身白绫袖衫,下边挑边天青潞绸罗裙,腰上梅花丝绦系着白玉环,绿鬓朱颜、雪腮粉面,身姿亭亭玉立,气度清华自若。

这里不论是丫鬟婆子,还是府中男女主子,俱有许多人都见过沈澜,知道她是当年的丫鬟沁芳,难免面面相觑,均不知该说什么。

老祖宗虽认出来了,只是年岁大了,也不愿当着众人的面发作。加之她自知管不了裴慎,只管叫他老子娘烦恼去。

思及此处,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