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
不管那板栗粉是好东西还是烂东西,就冲陶娇杏的名声以及东北牧场的口碑,这回都值得他单独去跑一趟。
万一去晚了,可能就什么都没了。
连瞻来的最快,直接就将仓库里已经有的库存都给拉走了,他知道陶娇杏同首都国贸大厦还有供销总社都有合作关系,没提锁库存的事儿。
供销总社的人来的慢了一步,看着空空荡荡的仓库,满足自都是怨念,直接同陶娇杏锁定了百分之七十的库存。
最终留下来的百分之三十的份额就是给国贸大厦的。
板栗粉还没生产出来就已经被全部预定走,陶娇杏心里本就不多的压力这下彻底没了。
——————
待在家里休息了两天,教了胖仔一些基础的加减法计算,宋红琴就带着史古生来了。
“哟,稀客啊!”
陶娇杏端了两盘自个儿根据研究区给出的方案炸出来的麻辣板栗酥和椒盐板栗酥放到茶几上,招呼宋红琴和史古生尝尝鲜。
宋红琴开门见山地切入正题,“老板,从迦楼和嘉华接手过来的团队已经重组完成了,只是海外的事业部还需要再捋一段时间。”
“我觉得可以把‘娇杏’、‘瓷容’、‘皎月’和‘惜华’都投放一批进去,一边让海外事业部经营着,一边考虑两支海外事业部重组的事情。可史工不同意重组……说我的想法有问题,还说您做的决定也欠佳,我索性把人带过来,让他亲自同您扯皮。”
陶娇杏是很认可史古生的能力的,在史古生来了之后,她只负责了原料端的提供,‘瓷容’、‘皎月’和‘惜华’都是史古生的手笔,那么多中低端产品的突围,足以看得出史古生在这一方面的功底之深。
“史工,您有什么建议尽管我,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是很愿意听您的专业建议的。”陶娇杏语气诚恳。
史古生稍微斟酌了一下措辞,用尽量委婉地表达同陶娇杏说,“我觉得现在我们走在了一条很危险的道路上,不仅仅是生产产品的道路,还有发展的道路,都是很危险的。”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的‘娇杏’和‘惜华’也好,‘瓷容’和‘皎月’也罢,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很少有产品能撼动他们的地位,这带来的不只有成就感,还有故步自封。”
“很多人都觉得,既然现在就有这么厉害的产品了,那自个儿是不是就不用再在专业领域里深耕,不用再提升专业水平了?是不是就能躺在功劳簿上啃一辈子的老底儿了?这很明显是不行的,失去创新力的那一天,就为将来对未来的失去埋下了伏笔。”
“迦楼和嘉华的海外事业部,之前一直都不合,暗处的硝烟烽火不断。按照宋总的想法强行糅合,我觉得会闹成一笔一加一小于二,甚至是小于一的笑话,毕竟让这两个海外事业部通力合作的可能几乎没有,倒是两个团队互相使绊子的概率居高不下。”
史古生的那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落在陶娇杏脑海中,无异于是炸响了一道雷霆。
陶娇杏整个人都是呆滞的。
虽然自家的厂子发展得一直都挺好,可陶娇杏总觉得心里隐隐约约有些不安,尤其是在看到供销总社的时候,她总觉得自家厂子的命运会和那供销总社前世的命运一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这是一种近乎于溺水的绝望无助感。
之前她一直都抓不住那缕隐隐约约的不安感是什么,如今史古生这么一说,她却是突然就抓住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换到东北牧场的角度看,那便是‘入则无标准化管理,出则无强大竞争对手,厂子肯定会倒闭’。
“史老师,您怎么看?”陶娇杏心中凛然,连带着对史古生的称呼都改了。
史古生道:“让迦楼和嘉华的那两个海外事业部全都更名为一部和二部,开始先给相同的资源投放,然后让他们自己想营销推广的办法去,效益直接同奖金挂钩上,卖得好的发奖金,卖得差的就裁员,然后再找新员工补充,这样不仅可以稀释老员工的比重,还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先让一部和二部都卷起来,这样他们才会费心费力、想方设法地运营好海外市场。”
“然后就是从迦楼和嘉化购买到的护肤品生产线,也没必要全都按照红琴的想法去重组改编,直接把一个大团体分成若干个小团体,原先的生产品牌名字先保留下来继续用,再由您给出原料……让他们内部竞争去。外面找不到对手,那还可以左手打右手啊!”
作者有话说:
今天就这么多了,实在是太困了,写着写着居然睡着了,明天睡醒之后捉虫。今天还欠三更,会补上的。
第82章 亡羊补牢
史古生的话给陶娇杏敲响了警钟。
原先她的想法还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阶段, 想着自己背靠研究区给出的那些高科技,完全不用搞花里胡哨的那一套。
现在回想一下,脑海中浮现出了前世看《笑傲江湖》里的一些情节。
华山剑派有气宗和剑宗之分, 两派的理念不合, 气宗觉得只要内功深厚飞花捻叶都是剑招, 剑宗觉得气宗就是个空有实力的莽夫,内功再深厚也可能被精妙的剑术一剑封喉, 因为这个吵吵闹闹多年, 最后分家。
分家的结果是什么?
华山剑派半死不活,掌门为了重振祖上荣光而被执念驱使着走上邪路买, 百年基业差点毁于一旦, 主角真正做大做强还是建立在既学了气宗心法又练了剑宗剑术……
陶娇杏心中的警铃呜呜呜地响,她有些担心, 自个儿现在走的路很明显是在往气宗那边靠……将来真有人搞出什么花架子,那会不会逼得自己也像华山掌门一样断臂求生?
经商经商,不止需要过硬的商品品质, 还需要过硬的经营能力。
而后者……陶娇杏反省了一下东北牧场旗下所有工厂的经营能力,几乎为零, 完全就是靠着消费者口口相传的口碑以及主动复购撑起来的。
——————
陶娇杏觉得自己挺幸运, 在还没‘亡羊’的时候,就有史古生来帮忙‘补牢’了。
有着仿真区给出的百分比,陶娇杏完全可以毫无顾虑地做到‘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史古生的百分比是92%, 在员工中算不上特别好的, 但能达到90%, 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
陶娇杏长时间琢磨研究仿真区给出的百分比, 也渐渐摸出了一些规律,比如说越是聪明有本事的人,百分比就越低,这不难理解,因为这些人自我主观想法与意识更强,需要时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