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
郑家父母以及郑兰筠的兄嫂都来了,唯独郑兰筠没有过来。
一来订婚宴是父母做主,子女是没有话语权的,再者郑兰筠也不好意思,最主要的是爹娘都不许她去。
郑兰筠留在家里照顾小侄子,心里不忿的想,明明是她的订婚宴,竟然不许她去,真是没道理。
就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粽棕从小门过来了,还拎了一只特别大的竹篮子。
郑兰筠不敢置信的看着他,“你怎么来了,手里又是什么?”
粽棕笑着把篮子递给她,“这是我娘做的,年年说你肯定没吃东西,让我把宴会上的好东西挑些送过来,你看看还喜欢吧。”
郑兰筠高高兴兴的接过篮子,里边都是不常见的吃食,闻着香喷喷的。
她还没吃到嘴,小侄子受不住香味已经伸手抢了,“姑姑,吃,吃。”
“小馋猫,”郑兰筠给小侄子分了些,回头问粽棕,“是年年让你来的?”
粽棕点头,底气十足道:“可不是,我让她来,她还说得陪客人,她有什么好陪的。”
郑兰筠瞪了他一眼,就知道他想不到这些。
薛彩樱不知道粽棕出去了,还以为他在外院,让年年把他叫过来给郑夫人满杯茶。
年年悄声道:“我二哥去郑家了。”
薛彩樱一惊,随即又笑了起来:“这孩子。”
她跟郑夫人解释道,“肯定是没看见兰筠,怕她吃不上,送吃的去了,人家太傅家里什么没有,也值当他送过去。”
粽棕能想到这层,郑夫人当然高兴了,“本来兰筠也想过来,我想着这事没有女孩子出面的,就给拦下了,早知道还不如把她带过来了,省的粽棕跑一趟。”
薛彩樱笑道:“可不是,今天又没有外人,咱们又没那么多规矩,只要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孩子高高兴兴的,也就成了。”
屋里这边相处的十分温馨。
外边也同样热闹。
今天这场宴会,一来是给元宵庆祝,再者给粽棕定亲。
双喜临门的大好事。
因为元宵是自家人,郑太傅和他儿子孙子都是女方的亲人,赵家自然要敬着些。
再加郑太傅年纪大了,是长辈,又是朝廷里的老臣,赵雪窝对着又比常人真诚些。
本来都是平常事,可看在薛大岳眼里却没那么高兴。
他是个乡下人,没身份没地位,还要仰仗赵家才能生存。
如今粽棕得了这么好一桩亲事,他也真心祝福粽棕,可这就显着元宵和水笙冷清了。
水笙只有他这个父亲,最风光的时候也就是侯府的管家,上不了台面。
在赵家人面前,他和太傅应该同等身份,可他连和郑太傅喝杯酒的勇气都没有。
又想到以后郑兰筠有娘家帮衬,可她的水笙只能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这颗心啊,仿佛被什么狠狠攥紧了似得,怎么都不是滋味。
也不知道当年水笙的爹娘为什么要丢弃她,没准不是故意的。
他应该帮水笙找到她的亲生父母,万一他哪天走了,水笙也会有个依靠,不至于被郑家彻底比下去。
如今侯爷和夫人是喜欢水笙,自然不会让她受委屈,可时间久了呢……
就连雨生都纳了小妾,元宵可是三元及第,那宫里的娘娘早就惦记了,真能一直守着水笙过下去?
再者侯爷和夫人总有年纪大了那天,遇到什么事粽棕有妻族商量,水笙却只能依靠自己。
薛大岳越想越难过,越想越觉得自己应该帮水笙找到亲生父母。
酒宴进行到一半,薛大岳端着酒壶出去了,他找了个角落坐下来一边自斟自饮,一边琢磨水笙的事。
今天的主角是元宵和粽棕。
当然了,无论什么时候元宵都是备受瞩目,得到赞誉最多的那个。
今天也不例外。
大家把人从头到脚夸了一顿,然后才转移到粽棕身上。
虽然今天订婚了,可他还没参加科举,以后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不过粽棕不在场,这些人也就过过嘴瘾。
赵雪窝没看见粽棕,找人一问才听说人去郑家了,猜想他肯定去找郑兰筠了,心里还算宽慰,知道哄媳妇就成。
注意到薛大岳出门了,提醒元宵:“去看看你薛舅舅。”
元宵答应着出了门,找了好一会儿才看见薛大岳坐在青石台上喝闷酒,挨着他坐下道:“舅舅怎么出来了?”
薛大岳没说话,元宵想了想,认真道:“舅舅身体比前几天好多了,爹说已经选了几个好日子,就等舅舅做主定一个了,我和水笙以后还要靠着您。”
薛大岳叹了口气:“能靠着我什么啊,不像郑家,家大业大,能帮上粽棕,我这个样子还要拖累你们,水笙可怜……”
元宵安慰道:“各人有个人的命,谁也不用羡慕谁,我和水笙两情相悦,会互相照顾对方,您就放心吧,我保证一辈子对她好,像我爹娘一样,幸幸福福的过一辈子。”
元宵这话薛大岳信,可心里还是不踏实。
他犹豫了几次,想把水笙的身世告诉元宵。
让他帮忙寻找水笙的亲生父母。
可话到嘴边总也开不了口。
最后只能叹了口气,“希望你能记住今天的话,水笙她是个好姑娘,盼你能对得起她。”
元宵中了状元,上门庆贺的人员很多,有赵家的亲戚,也有朝中大臣,还有元宵的同窗好友。
朝中各位皇子因着赵雪窝的关系也都在蠢蠢欲动。
明着庆贺元宵中状元不合适,三皇子借着雨生的关系亲自到了侯府,和赵雪窝打了招呼。
大皇子干脆找了周衍辰,跟他一起来了侯府。
七皇子找不到借口,不过他和粽棕关系好,听说粽棕订婚亲自过来庆祝也无可厚非。
他一个人来不行,还带上了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早就到了出嫁的年纪,为了避嫌这两年很少见外男了。
可今天,她也是豁出去了。
当然了,她也给自己找了个合适的借口。
郑太傅是皇上的恩师,太傅在大周朝位列三公,却没有实权,这几年一直帮着皇上管教皇子公主。
安乐公主就是以请教郑太傅为借口来的侯府。
听说郑太傅的孙女定亲,还送了一份贺礼。
郑太傅谢过之后,她才去办自己的事情。
以前元宵隐隐约约的就知道安乐公主的心思,不过他一心读书,没细想过这事。
今天倒是多想了一些,可人家公主没明示,他也不好做什么。
薛彩樱看出儿子的心思,把人单独叫到一旁道:“这件事吧,还得你自己处理,安乐公主是皇家的公主,身份尊贵,咱们得罪不起,但也不能委屈求全,尤其你和水笙的婚期近了,千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