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


叮嘱臧浮:“二弟学问上,日后先生切莫手下留情,多教他规矩。”

郗琰:“.......”

臧浮:“.......”

等郗珣带着嘴巴能挂瓶子的小姑娘走远了,臧浮才猛地一拍额头,大叫起来:“哎呀哎呀!被糊弄了去!”

那小儿连字都没学,燕王哪里是打算今日就叫她拜师的?

明明是故意先提出过分要求来,叫自己先驳了他情面,之后自然不好意思再驳燕王的面子。

如此看来,郗珣怕是心中也笃定了他那幼妹愚蠢,根本过不了自己的考核吧!

小姑娘被师傅嫌弃没肯收下,她出来后便委屈巴巴,走起路来都气鼓鼓的,小脚踩在石阶上闷闷地声音,像是个充了气的河豚,将身后的兄长都落下了。

长汲跟在郗珣身后,瞧着是心疼不已。

他是看着小姑娘长大的,三年间,眼瞧着自家少主捡回来的小姑娘一点点长大。

这种感觉更像是参与了这孩子的成长,他是阉人,自是没有孩子的,如今对着这个从小看大的小姑娘,生出了无穷无尽的怜惜喜爱,乃至于是溺爱来。

长汲本是十分舒和的性子,与一般宫闱里出来的阉人不同,少与人搬弄口舌是非,如今却止不住的替珑月生气起来。

“主子实在是抬举了那位,什么名士?主子叫他来给姑娘开学,那是在施恩。这厮又是什么身份?竟这般不识好歹,着实叫人可恶!”

郗珣淡淡道:“本也没指望臧浮能收下珑月。”

“主子?”

“珑月连字都尚且不会写,臧浮如何愿意教?若是他如此容易就收了,本王倒是要犹豫了。”

有大才者,性子都古怪,奇才可不代表万事皆懂。

臧先生未曾有子嗣,更是没听说教养过哪个侄儿侄女,当年他入宫教导皇子读书时,因脾性闹得不愉快宫闱中人尽皆知。

珑月不如二弟聪敏,且玩心重,容易三心二意,只怕是难教。

郗珣如此费尽周折,亲自为她择师,自有他的考量。

臧浮确有学识,学术远在当世许多才子之上。

他不妄想小姑娘日后能熟读万书,才智卓绝,但求她不该因女儿身被禁锢在这一方小院子里,什么都不能见识。

珑月的字,由他亲自来教便是——

*

隔日燕王书房便另设了一席位,离着他那方案几甚近。

郗珣抱着小孩儿坐于腿间,开始教着小孩儿握笔。

胖乎乎的小手掌,往日里玩闹嬉笑倒是半点不含糊,力道也大,奈何一轮到握笔却如何如何都不听使唤。

五根指头似是五根软趴趴没有骨头的面条,同兄长学了两日也没学会如何正确握笔。

最后郗珣退让一步,先叫这小孩儿五根手指攥着毛笔,先学会如何去捏笔,就如同她握着勺子吃饭一般。

教小孩儿的第一个字,是她的名字。

珑月。

月字容易,小姑娘瞧着兄长写的大字,第一次就记得了,奋力半日除了笔锋软趴趴不可见,模样占了一整张纸,其他的倒也有几分像模像样。

奈何些到珑字时,就不这般简单了。

小姑娘看了半天,又学了半日,仿着兄长的字迹,照葫芦画瓢画出来的却是一团惨不忍睹的东西。

左边极小的叫人分辨不清的墨团,右半边龙字已经大到一整张纸都塞不下。

郗珣重新给她一张纸,叫她把控大小将字写得小一些,如此容易的事情小姑娘却总做不到。

再次失败后,小姑娘反倒是先生了气,她仰着圆鼓鼓的小脑袋质问兄长:“为何珑字这么难写?”

郗珣已经习惯了如何回答珑月的问题,他道:“它生来就是这么难写。”

小姑娘已经不像刚捡回来时候那般好糊弄,她仰着一张白里透红的小脸,乌黑瞳仁中泛着不乐意,奶声奶气地问:“那它为什么不能像月一般容易?”

郗珣俊美的脸庞微怔,长睫眨了眨,被这个问题问住了。

“阿兄为何要给我起这个名字?我不想叫这个难写的名字。”

郗珣万分的好脾气,顺从问起:“想要改名如今倒也来得及,你想改什么名?若想要容易些,那便单一个月字?”

小姑娘认真思考了良久,在年幼的她看来,两个字自然没有一个字霸气。

到底叫什么好呢?

忽的,她想到了一个绝好的名字,当即开心道:“我要叫月月!”

郗珣:“......”

如此这般,兄妹二人间每日总生许多叫人啼笑皆非的趣事。

日复一日,夏日里两人案间隔着冰鉴,冬日便是一炉炭火。

在承政台之后,亦有一处书房。

水晶珠帘逶迤倾泄,霞光洒满织金地衣。

后殿摆放着许多颇为低矮的椅凳书桌。

诸位藩臣门客皆知,那是燕王幼妹读书习字的地方。

偶尔一群人气急败坏商讨政务之际,便依稀听帘后传来的童言童语。

奶声奶气念着人之初,性本善。

那是小孩儿最早启蒙的读物,伴随着小儿懵懂稚嫩的青涩口吻,与前殿诸位官员口中争争不休的钩深致远,仿若两个世间。

那上座的主上,清冷了一日的眉眼这时总会泛出些许柔和来,每每这时,燕王便会对着吵闹的臣子们道:“你们接着。”

自己则是去后殿检查妹妹的功课来。

每当他们前头吵出了一个结论来,主上这才步履从容回来接着处理政务。

以至于藩臣们都有了一种亲眼目睹那位小郡主读书习字,一点点长大的错觉。

等有朝一日,旁人再议起那位名动京都的安乐郡主,他们都能有荣与焉的来上一句。

“当年还是我看着她长大的,听着她读的书。”

而珑月,似乎也明白了,只要前朝一吵,兄长必然是要去后殿检查她的功课。

是以,珑月每每见到那几个嗓门大爱吵架的臣子,就心惊胆战,委屈至极,疯狂的开始补抄作业。

*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贞宁八年。

这些年中,燕王开始频繁参与军事,政务,开始学习着郗氏的每一位先祖,往边境北地游走巡查,赈灾犒赏,入了战场。

任由晋陵长公主劝说,他仍是踏上了那条君上少走的风险道路。

中州之东,河间流民数年动乱。

便有大臣谏言,望能引渡流民来燕地。

一来能救人一命,二来朔州地广,引来外州民众于朔地而言也是东壁余光,有利无害。

却又唯恐此举有招兵买马之嫌疑,恐惹来中州天子猜忌。

老丞相素来保守 ,自然不支持此等风险做法:“我朔北虽兵强马壮,可略襄助一二,奈何君王初登王位,正是风口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