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4


都用的青石板地砖,跟还是夯土地的旧家比起来,这一下可真是鸟枪换炮、气派得不得了。

一家子都满意非常,一致决定装修不动地板,等再住个十年八载的,青石板老化,再考虑重新铺地也来得及。

沈丽姝选定卫生间的耳房,也奢侈的铺上了地板,这地板光滑整洁易打理,据说经久耐用不怕水,所以只要再挖个排水沟,从此想冲澡就冲澡,想泡澡就泡澡。

虽然她搞不出淋浴系统,但是能做到这程度也很不错了。

另一边的厕所也细分了一下,分别做了马桶和尿壶,尿壶顾名思义,不用解释,马桶则是参考她曾经看过的清宫款式做成马桶椅,很简单,上面是椅子,底部挖空放便盆。

他们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买不起檀木和丝绸,把普通的模板打磨光滑,接触皮肤的地方再多裹两层棉布,照样能够舒服的上厕所。

上完厕所立即将马桶盖上,也方便每天用洗澡水把便盆冲洗干净。

这样不能说绝对卫生干净,至少不会比把恭桶放在卧室来得令人不适。

沈丽姝跟家里一说,立刻得到了全部支持,她便挽起袖子折腾起来了。

厨房和书房也一样,以方便实用为主,多多少少参考了一些现代设计。

这么一来,沈丽姝又忙到飞起了,家里装修要关心,徐姥爷开始隔三差五进城看房,她也要凑空参详,加上临近年关,店里生意也确实一天比一天好,以及奶团子雷打不动的每月两三封书信。

桩桩件件,都让她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全心全意扑在这些事情上,以至于前两件大事完成的时候,她还有些回不过神来,这就忙完了?

怎么搜的一下,一个月就没了,她的时间去哪儿了?

让沈丽姝彻底清醒接受现实的,是她娘喜气洋洋通知她的消息,“姝娘,你姥爷看过黄历,大后日就是黄道吉日,他们那天清早就会把收拾好的行李物什,或用车拉、或挑着进城,你爹到时也要请了假,提前一晚出城好帮忙搬东西,那天你几个姨夫应该也会来帮忙的。”

“搬家最要紧是开火祭灶神,娘怀着肚子要避讳,那天你们替娘多吃点。”

沈丽姝惊呆了:“这么快?”

沈徐氏却是一脸理所当然的说,“宅子都买了好些天,要不是原东家腾东西多磨蹭了两日,还能更快一些。”

沈丽姝提醒道:“可是咱们家买了一个多月,至今也没搬家。”

“咱们家要翻新修缮,姥爷他们又不用,何况为了买京城的宅子,不但姥姥姥爷攒的棺材板都拿出来了,你表兄弟们赚的也全都填进去了,手头着实紧张,也不讲究这些了。”

虽然但是,沈丽姝依然不想接受现实,有种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两毛五的感觉,徐姥爷不声不响跑她前面去了。

她禁不住四十五度忧伤看天。

沈徐氏见状,好脾气的哄道,“别难过,咱们家也收拾得差不多,下一个黄道吉日就轮到咱们,姥爷先搬了更好,到时候娘这身子不方便开火,正好请舅母她们来动手。”

也不是不行。沈丽姝好奇问,“忘记问了,姥爷全家都搬过来吗,大舅的工作怎么办?”

“你姥姥和姥爷也挺为难的,你大舅是个孝顺的,自己走不开,坚持要您大舅母跟在老人身旁尽孝,可那样全家都走了,就剩大舅一个人在镇上,姥爷他们又如何放心得下?”

沈丽姝灵光一闪,“既然全家都进了城,大舅不如也辞了工作,我给他在城里开个饭馆,我们舅甥合伙,不比大舅孤零零在镇上强么?”

第130章

充满情怀的板栗炖鸡。

沈丽姝越说越觉得这个很可以。

她本来就在寻找下一个新项目, 做生不如做熟,既然已经在汴京餐饮行业留下了一点姓名,索性一条路走到黑, 餐厅酒楼搞起来。

正好徐大舅缺一个在城里的工作, 他俩一拍即合、双剑合璧,她出资金和菜谱, 徐大舅出人出技术, 相信他们很快就能打开局面,捞到第二桶金。

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徐家为了买房,把全家老少的口袋都掏空了, 这都没能装修新房, 简单收拾一下就眼巴巴搬家了, 徐大舅肯定是没钱投入的, 启动资金全指望着她。

他们店里年底要交税了, 同时划出一笔预算让老爹顺便去打点一下有关部门, 都说树大招风, 可他们从开张便顺顺当当, 只遇到过一次商业上的小麻烦, 也很快解决了,几乎从未没碰到过官府方面的幺蛾子。

衙门有人好办事,上级单位也是关照了的。

他们平时没对此表示过什么, 但快过年了,让老爹代表大家去表达一下感谢,应该不过分吧?

就这么个规矩, 他们去不去, 也不影响同行们趁年节行动起来。

那自家也不能成为落后分子。

除了这两项支出, 还有年终奖、置给店里置办年货等等, 沈丽姝已经有心里准备,十二月的分红发不了多少,搞不好还没有她的工资奖金高。

收入少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却一点不见少,家里的年货可以让父母去置办,自己小手一撑与世无争,享受着当孩子的快乐。

但在小伙伴们跟前,沈丽姝还是老板,大过年的私人也该有点表示。

另外就是买礼物去拜年,比如齐家和秦家,今年是沈丽姝改走抱大腿路线,两位不愿透露姓氏的赵氏大佬那里,她也准备表示一下,礼尚往来,这礼物就不能寒酸了。

既然这样,秦家的秦沣和祈哥儿几个小少爷,自从被秦叔叔带着来过店里一次,后来也成了常客,有时候没有长辈领着,小公子们自个儿带着几个随从也能光顾,特别不见外,沈丽姝自觉跟他们也挺熟,索性把他们也加入礼物名单。

总之沈丽姝预备着大出血,等过完这个年,她手中现金能有二字开头就很不错了。

这些钱也不能都拿出来跟徐大舅开店,还要留一部分周转急用的,所以开餐馆的启动资金应该只有一千两,注定规模不会很大,至少不能像烧烤店那样,开局先掏个一千多两买商铺。

不过没关系,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来,先从小餐馆开始,慢慢做大做强,以后开酒楼搞连锁都不在话下!她对自己有信心,这个项目可以投。

看闺女说得这般眉飞色舞,沈徐氏也在旁连连点头,只不过她的神情与其说支持,倒不如像是感动来得更贴切,“你有这个孝心,姥爷大舅他们一定也很欣慰感动,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只有一点,这次买宅子可是把这么久赚的银子都花光了,过完年又开餐馆,手头会不会很紧张?”

沈丽姝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此时信心满满的回答:“手头紧有手头紧的做法,可以先开个小饭馆脚店过渡一下,我有成算,娘只管放心,如今的情势再难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