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
,面对镜头朗朗出声:“各位朋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蓝海街中西餐大战的现场,我身后已经聚集了前来凑热闹的不少群众。当然,他们并没有发言权。真正能主导比赛结果的不是他们,也不是我,而是坐在座位上的那五十个人。评委名单我们经过公正公开的原则随机抽取,完全没有黑幕哦!”
好不容易挤到正中间,主持人又甩了甩飘逸的刘海,指着身穿一黑一白厨师服的两人:“看,这就是我们今日参赛的两位大厨。穿黑色厨师服的是兰亭轩的唐大厨,这位拥有蓝带技术的西餐大厨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而穿白色厨师服的这位是……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哎!她是今年羊省高考文科第二名,饶乡市文科状元,也是余家食肆的小老板!头衔有点多哈……没关系!就让这位头衔诸多的余简小姑娘让大家看看什么叫中餐的奇迹!”
唐渊离得不远不近,主持人的话一字不拉全部听到耳朵里,肺都快要气炸了。区别对待?人小姑娘介绍那么多,他就一句带过?
他也有很多的头衔的好伐!
“好!接下来就正式开始比赛,我们这次的食材是——黄鱼。那两位厨师,究竟能用这道食材做出什么样的美味佳肴呢?我们拭目以待!”主持人终于说完最后一个字,完美退场,接下来就交给留在两人身边的摄像进行拍摄和采访了。
他撩起又搭下来的刘海,暗地里给余简加油打气,余家食肆必胜!
《吴地记》中记载:“阖闾十年东夷侵吴,吴王亲征地之,遂之入海。据沙洲上,相守月余。……忽见海上金色逼海而来,绕王所百匝。所司捞得鱼,食之美。”
大唐年间,吴地处东海域,时年进贡之物便有这黄鱼。古人保存食物的手法多为腌,就用香料、盐巴腌制风干,光禄寺的厨房里,黄鱼干可不少。
但这海货吃的就是个鲜字。比赛所用的黄鱼都是王珂前日刚捞上来的,直接进了冰袋空运到京城,跟在海里游着的没两样。
余简要做的是一道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唐菜,叫做莼菜黄鱼羹,只在杂记中有只字片语的记载。
黄鱼去鳞刨肚去除内脏,洗净吸干水分。余简手指顺着刀具一一划过,在一把纤薄的刀柄上停住了手。
剔骨才是她的绝活,整鱼从刀尖划过,顷刻间分为两瓣,再一刀,银光微闪,就见骨肉分离,动作快得连离得最近的摄影师都不敢轻易动弹,深怕手一抖,就错过了最佳素材。
接下来是刮鱼蓉,刀尖一道、刀背一道,一层叠一层,刀尖肉细,刀背肉粗,糅合在一起,才是鱼泥和鱼肉的最佳结合。
鱼蓉调味,捏成拇指大小的丸子,锅内起油,莼菜剁碎小火翻炒,加水炖煮,待水开后扔下鱼蓉,倒入芡汁,等一圈白沫飞起,火速滑下蛋清。
至此,这道莼菜黄鱼羹便大成。
余简把大锅里的黄鱼羹一勺一勺舀在小碗中,不多不少,正好五十碗,每碗两颗鱼蓉。
摄像师的手又停住了,这回是妥妥的震惊,给了五十碗汤羹一个特写,又给了空空如也的锅子一个特写,又给了余简一个特写。
这个姑娘,对于份量的把控,精准得吓人。
而那头,唐大厨的西式黄鱼做法也让人啧啧称奇。
他做了一道法式黄鱼汤。
这两位不同菜系的对手,竟然选择了同一种菜式。
摄像师按耐不住激动的心,稳稳当当地移动着镜头,发了发了,这次的素材简直完美到爆炸!
余简盯着唐渊手里暖黄色的鱼汤,黝黑的瞳孔微震……
第85章 黄鱼之战(2)
法菜能成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这道法式黄鱼汤一端出来,就弥漫着浓郁的奶香。这不光是底下坐着的五十位评委,连着围观的群众都开始流口水了,有不懂事的小孩,哭着吵着非要吃。
“好!既然两位已经完成了菜式的制作,那现在就开始我们最重要的环节——品菜!”主持人不知又从哪里冒了出来,对着摄像镜头搔首弄姿,指挥着早就等候在一旁的服务员干活。
林风徐是京大历史系的研究生,对唐史最有发言权,也是余家食肆的常客。这家店除了味道好,最吸引的他却是在唐式菜肴的复刻上,这让他大为惊奇,又兴趣连连。
在网上抽到评委的时候他就在想,这余家食肆是不是会用唐法古菜来参加比赛,直到见到了莼菜,他就知道自己不虚此行。
莼菜黄鱼羹冒着热气,远看就像青峰云海间烟雾缭绕,似一幅山水墨画,近瞧又觉得是溪清鱼跃,像一帧跃动照片。
鱼蓉随着服务员的走动在汤羹间起伏游荡,不是那水里的鱼儿又是什么呢?
等两道菜放到面前,林风徐才又转向兰亭轩的黄鱼汤。与莼菜黄鱼羹不同,法式黄鱼汤用鲜明的色彩抢夺眼球,又用浓浓的香气先占嗅觉,黄色汤汁、白色鱼肉、绿色罗勒叶、红色圆番茄,交织出一幅色泽艳丽的油画。
在这种视觉冲击下,林风徐的手率先移向了法式黄鱼汤,混合了奶油、牛奶的浓汤,一口下肚,整个胃都暖了起来,最让人惊奇的是,这汤里竟然还有一丝未挥发的酒味,再加上洋葱的甜辣,好喝!
黄鱼被切成了小块鱼排,林风徐用叉子缓缓划开,鱼肉的香气就扑鼻而来,鱼肉鲜嫩,鱼皮焦脆又不失咀嚼感,好吃!
不知不觉中,这一盆法式黄鱼汤就被他吃得干干净净。
主持人的视线正好转移到他这一边,让镜头对准空盘来个静景,大声说道:“看来兰亭轩的厨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唐大厨的黄鱼汤已经空空如也……”
对着一切毫不知情的林风徐,刚漱了口,此刻正恭恭敬敬地准备喝莼菜黄鱼羹。
相对比西餐的热烈,中餐就显得内敛许多,连着香气都是清清淡淡,丝毫不宣兵夺主。但这正是中式菜肴的魅力,宴席讲究的是冷菜、热菜、汤羹、点心,热菜是重头,汤羹就是这承上启下的桥梁。
好的汤水味不浓,但也不寡淡,清清爽爽地进肚里,暖心又开胃,就好比眼前这道莼菜黄鱼羹,入口比米汤浓稠,但咽下又是一股清泉。
鲜。这是林风徐的第一感觉,光一口汤,就觉得鲜美无比,似乎到了傍晚的海滩边,耳边是潮涨潮汐,眼前是连绵蓝水。
嫩。这是林风徐的第二感觉,鱼蓉富有弹性,唇齿交磨间有鱼肉和鱼泥相互变换,把黄鱼的原滋原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脆。这是林风徐的第三感觉,莼菜号称“太湖水八仙”,一口咬下,满目鲜脆,就像置身于江南湖岛的春季,令人回味无穷。
这往复间,味道一变再变,莼菜和汤是一个口感,鱼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