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4
张家公子的年岁不会差很多吗?”
德妃知道自己不如婆婆了解那两个儿郎,也不如儿媳了解那两个儿郎。但她觉得,夫妻俩年岁相差少一点总是好的,不然夫妻俩很容易没话说。
但看婆婆和儿媳都坚持那般,她倒是来了兴致细问究竟。
珞佳凝道:“张廷璐的脾气是很好的。昨儿七公主故意刁难他,他也只是叹气,没有一句重话,甚至只有无奈,没有生气。”
太后这下子找准了话头,追问德妃:“试问如果是和小七年龄相仿的少年,能有几个可以这般容忍她的?”
德妃想想也有道理,却还迟疑:“张家公子也是从少年过来的……”
她的意思很明显。
张廷璐现在脾气好,说不定是因为他年纪大了一些的关系,毕竟已经二十出头了。
如果是旁人家的儿郎,年轻时候许是因为心性问题脾气一般。可是年岁大一些后,可能也和张廷璐这样脾气好起来。
太后劝道:“心性大部分都是天生的。教养是一方面,还得看这个人天生是个和善的还是个暴躁不容人的。我看张廷璐不错。”
德妃有些意动。
“再者,张英大人家虽然不如佟佳大人家的身份尊贵,却胜在满门清贵家风极好。”珞佳凝道:“我亲自见过张家一家人,不止张廷璐一人,张家全家都是脾气很好,很容人的。倘若七妹妹到了他们家,想必七妹妹就算闯出来什么祸,张家人也不会和她计较,反而会觉得她活泼可爱。”
这是珞佳凝的真心话。
五公主端庄懂事,去了身份尊贵出过好几个皇后的佟佳家,有爱她的夫君舜安颜守护着,可以如鱼得水。
如果七公主去了佟佳家,舜安颜倒也罢了,应该是个疼爱妻子的。
可佟国维和隆科多他们面对着七公主的脾气和性子,究竟会怎么样,就很难说。
而七公主去了宽厚和善的张家,那就不同了。
张家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妯娌和睦,七公主在张家能够得到更多的宠爱和守护。
这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珞佳凝之前一直不肯表态,主要还是“五公主成亲后不久就会过世”这个事儿一直在她心里,是一个刺。
她总想避开这个刺。
但是,事已至此,唯有这个是最好的选择,她便决定不再逃避,把心里话说出来。
至于五公主结婚后的那个劫——
珞佳凝笑笑。
有她护着妹妹们,她绝不让妹妹出事就行了。
第83章
德妃原本也不过是从年龄上考虑一二, 所以配对的方式简单粗暴,十分直接。
之前她并没多想什么,如今听了婆婆和儿媳的话, 顿时觉得婆婆和儿媳的方式更加妥帖些。
她素来知道婆婆和儿媳都是极其能干也极其聪明的,就也坦然接受了她们的提议。
“既然皇额娘和老四媳妇儿都觉得这样好,那就这么办吧!”德妃笑道:“我本也对外头的事情不了解,得亏了皇额娘帮忙照看着,才帮俩孩子找到了这么好的亲事!”
那两个儿郎是极好的, 怎么配, 配哪个女儿,她这个做丈母娘的都欢喜得很。
太后见德妃的面容丝毫都不作假, 是实实在在的高兴,太后就也笑了。
她侧头对四福晋说:“你这个母妃啊,旁的不说,单就‘知足’这一点上来讲,是旁人都比不得的。你往后和你母妃好好处着, 两个妹夫也能帮衬帮衬。”
言下之意, 这俩妹夫是她这个四福晋帮忙寻来的, 太后会把这个事儿有意无意地透露给那两家人。
那辆家人家的少爷尚了公主, 自然感激万分。连带着对四福晋和四阿哥也会感激起来。
这样的话, 兄长嫂嫂和妹妹妹夫关系融洽, 以后走动起来也是和睦无间的亲人了, 之后佟佳家的孩子们和张家的孩子们, 也可以成为四阿哥的好帮手。
珞佳凝自然知道,皇家的所谓“亲戚相帮”是有个限度的。
皇子如果和大臣走得太近了,一定会惹了皇上的猜忌。这样一来,别说好事沾不到了, 就连职务和性命都要交代上。
太后可以这样讲,借以显示皇家恩情。
可她作为福晋不能不识好歹,不然的话就显得僭越了。
珞佳凝就笑着福了福身:“这件事上,哪有我的半点功劳呢?不过是老祖宗眼光好,择了两个好的孙女婿。只是老祖宗不方便在外走动,我年轻力壮的,少不得帮老祖宗来回跑几趟,来帮老祖宗多看几眼。”
太后见四福晋丝毫都不揽功,把功劳都推给了她这个老人家,而且还进退有度,知道不要和那些臣子们走得太近。
很显然老四媳妇儿是个知情识趣的。
太后心里颇为受用,觉得不愧是自己喜欢的孙媳妇儿,果然是个好的。
“你啊,也不用太紧张。”太后道:“佟佳家本来就是皇帝的外家,也算是胤禛的半个外家,走动一下也无妨。”
此时她老人家倒是说的心里话,叹道:“而张英张尚书家,清贵之家,从来不会偏帮谁。就算你们夫妻俩和张家来回走动,我觉得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言下之意,佟佳家是亲戚,来往很正常。
而张家自己能够拿捏住分寸,走动也没什么,反正双方都不会逾矩。
珞佳凝见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知道太后是打心眼里觉得没问题的,她才又福了福身:“多谢皇祖母教诲。往后我一定多去探望妹妹们,不让老祖宗和母妃担心。”
太后听后,颔首微笑。
老四媳妇儿这孩子就是真懂事。
一听就知道她是惦记着孙女儿们,所以让她多走动的。
太后暗自赞叹四福晋的同时,眼看着她年轻的面庞,又很心疼这孩子那么年轻就得考虑那么多。
太后就留了四福晋在身边说话,拉着四福晋的手舍不得让她走:“我和老四媳妇儿说说过些日子去塞外的事儿。德妃你先回去吧。”
德妃这便福身应是,给太后行了礼后便告辞离去。
回去的路上,德妃越想越觉得这些天大的好事简直跟做梦似的。以前想都不敢想女儿们能够都留在身边,只希望哪怕只一个也好,能够留在京城。
却不料,有了四福晋后,太后那边居然也松了口,同意五公主和七公主双双嫁到京城。
德妃觉得自己简直是这个宫里头最幸福的女人了:
她的儿子上进,儿媳孝顺。女儿们不用外嫁到很远的地方,可以都留在京城。婆婆是个善良慈爱的,而夫君……
罢了。
虽然夫君康熙帝喜欢的女人太多了,可他对她也算是不错的。
和宫里其他女人相比,她得到的宠爱即便不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