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9
行事猖狂,皇阿玛总能看得到的。这是第一步而已。你可千万别急,往后的事情多着。”
太子伸手抓住他的手臂:“你以为你是谁?凭什么对我这样说话!”
大皇子甩开他的桎梏,冷笑了声,快步朝着宴席而去。
太子双目圆睁眼睛赤红,恨恨地盯着他的背影。
小太监有些紧张地走过来:“太子殿下,您要去宴席吗?”
“不去了!”太子拂袖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我什么身份?怎么还需要给老四和四福晋敬酒道歉?不去!”
小太监跟在他的身后,不住提醒:“可是殿下,那不是皇上的命令吗?您连皇上的命令都不听了?”
太子回身指着他,手抖了半晌,好歹记起来这个小太监是他顶喜欢的其中一个,到底是没忍心让人把他拖下去打死,却也得罚:“你自去领三十个耳光!打一打你那个不听使唤的嘴巴,看它还乱不乱说了!”
篝火旁。
康熙帝带着一身怒气回来,面对蒙古郡王的时候却还是扬起笑容:“这儿热闹的很。不知道前面唱歌跳舞的是谁?”
他不过是顺口一问而已,蒙古郡王答了什么并没注意听。
眼睁睁看着四阿哥和四福晋归了席位,大皇子也回来坐到了宴席上,康熙帝左等右等没看到太子,忙喊了个人问:“太子呢?”
那小宫女正好是从旁边那屋子周围过来的,知道太子去向,便行礼回道:“太子殿下回房了。”
康熙帝喃喃说道:“居然回房了。”
明明让他回来给老四和老四媳妇儿赔礼道歉的,他却回房去?
这分明是不把他的圣旨当回事!
康熙帝脸色铁青。
偏偏这个时候,刚刚过来的大皇子又火上浇油:“皇阿玛,太子殿下不听您命令私自回房了,这事儿该如何是好?”
康熙帝气得说不出话来。
好在这个时候,四福晋识大体,主动端了一杯茶过来:“皇阿玛刚才说话说累了,许是要吃一盏茶的。只是桌上只有酒,我就给您倒了一盏茶。您看浓淡合不合口味。”
康熙帝脸色和缓了些。
他现在正在气头上,倘若再喝酒,很容易醉。而蒙古郡王在旁边,不喝好似说不过去。
有了四福晋这一盏茶,他便可以借口说这是儿媳给他端的茶,为了不让孩子伤心总得喝着,就能免于和蒙古郡王此时拼酒了。
“好孩子,让你们受委屈了。”康熙帝十分喜欢这个懂事的儿媳,温声道:“你回位置吃些东西吧,等会儿我给你添些菜。”
珞佳凝这就回到了座位上。
胤禛轻声问她:“你何至于现在过去?不怕皇阿玛会迁怒于你吗?”
他也是担心四福晋所以这样说。
现在皇阿玛明显在气头上,他都没想过去,她却去了,当真是让他操碎了心。
珞佳凝笑道:“我倒是宁愿我去,你不要去。”她轻声叮嘱胤禛:“最近大皇子和太子已然现出来不和的端倪,有什么事儿你都要远着点,别掺和进去。”
胤禛略不解:“若是在京城,他们俩有什么不和还有可能牵连出后果。现在是在蒙古,他们二人还能如何?”
珞佳凝遥遥地看了最末几个桌子那边,小声低语:“还记得之前要出城走时,有人拦下御驾说有冤屈吗?算算时间门,差不多再过几日,那个‘案子’恐怕就有结果了。听说当时太子也想过问此案,皇阿玛没搭理他,只交给了大皇子。”
胤禛恍然大悟。
原来是那件事。
只是那个案子发生的时候,状子只有皇上和大皇子两个人瞧见,具体内容他不知晓。而且案子已经交给了大理寺去办,也和他们没什么瓜葛。
看四福晋的意思,难不成案子还能和他们这边扯上关系?毕竟皇阿玛没让太子沾手,只让大皇子去处理相关事宜的。
胤禛心中一动,忍不住握住了四福晋的手。
他是男人,总是粗心大意不如女儿家心思细腻。
幸亏有她在身边。
不然他还考虑不到那个方面去。
第128章
这天晚上, 康熙帝再没提及太子一个字儿。
对于太子不听命令一事,他好似也忘了似的,并没有说起过, 只和身边的蒙古郡王谈笑风生。
大理寺的案卷陈述第二日就快马加鞭送到了康熙帝手边。
上面历数着太子在京城中种种“恶行”——纵容身边人作恶,又私吞蒙古送去的贡品。
卷宗是大皇子拿过来的。
此时, 大皇子躬身站在康熙帝跟前,把案卷上的细则陈述出来:“……那人是他乳母的丈夫, 仗着和他的关系,在外面胡作非为,花天酒地掠夺百姓钱财和房屋。他的手下更是猖狂,收受官员贿赂,强夺百姓私产。他不制止这些人就罢了,反而任由他们在外面乱来, 此行此举可谓是恶贯满盈, 丢尽了皇家的颜面。”
阳光透窗照进屋内, 为大皇子的周身镀上了一层朦胧亮光。
康熙帝犹不敢信,瞥了眼站在阳光中的大儿子, 迟疑着问:“当真如此?”
“皇阿玛!”太皇子猛地抬头目光灼灼望过来:“大理寺审问那几个拦着御驾的百姓, 已然通过他们的口知道了这人作恶多端的事情。那些百姓也是没了办法, 知道走普通状告的路子,状纸一定会被他的人给拦下, 出于无奈方才告御状。皇上明鉴, 一定要彻查此事,还百姓一个安稳和一个公道啊!”
大皇子说着说着, 仿佛体恤到那些百姓不易似的,眼泪纷涌而出。
康熙帝一言不发地合上了卷宗。
大皇子紧接着铿锵说道:“皇阿玛一向叮嘱我们,让我们谨慎行事, 无论做什么,都要秉承着‘兄友弟恭’的原则,按照我朝律法,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不能因为出身皇家就行为倨傲目中无人。儿臣一直秉承着皇阿玛的教诲,从不敢逾越半分。因此,看到这种‘不听皇命’有违皇阿玛教诲的行为,儿臣就痛心不已,忍不住想要为那些深受其害的百姓们伸冤呐!”
说完他深深一揖,姿态之低,头都要触到地面了。
他话语中“不听皇命”四个字终究是刺痛了康熙帝。
昨儿晚上,太子一系列“不听皇命”的行为,已经让康熙帝深恶痛绝。
今日大理寺送来的卷宗中所陈述的种种恶行,更是让这四个字更深地敲入了他的心里,让他疼痛难忍。
“太子举止不当,行为不端,实在是难当大任。”康熙帝面容冷肃地沉沉说着:“朕这些年念他母亲早亡,对他百般呵护,没想到居然教出了这样的逆子!”
他把卷宗掷到地上,冷哼一声:“传令下去,这些恶奴刁民一个都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