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3
得出这个结论的。
胤祥这孩子重感情。这样的性子,说好也好,说不好也有弊端。
之前敏妃亡故的时候,胤祥就因为思念亡母而不思饮食,差一点身体拖垮跟着亡母一起去了,可把他这个做阿玛的吓得不轻。
幸亏有老四和老四媳妇儿在,而且德妃也帮忙看顾着,这孩子才一点点走出了亡母之痛。
这一回去蒙古,人生地不熟的,倘若胤祥再因为亲妹妹的离去而太过悲痛,谁能开解他让他走出悲痛?
再者,他太难过的话,很可能会让蒙古那边不好办,从而影响八公主下葬的各种进程。
胤禛沉吟片刻,缓声说:“要不然就让九弟去吧。他素来机敏,而且平时做生意时常和各种人往来,想必与蒙古人打交道的时候也能游刃有余。”
珞佳凝接道:“八公主自小长在翊坤宫,跟在宜妃娘娘身边长大,也算是九弟一起长大的妹妹。让他去的话倒也合适。”
康熙帝仔细想想,觉得四阿哥这个提议非常不错:“就按照你说的办!”
事不宜迟。
丧事有定期不会等人。
康熙帝当即命人去到九阿哥的府邸告知此事,另他即刻准备起来,明天一早就启程去蒙古。
消息传到了翊坤宫。
宜妃呆呆地坐了很久很久,最终收拾出来一个小包袱,让人交给九阿哥一并带去蒙古。
“这些都是她出嫁前最喜欢的,想必离开了后也会惦记着它们。”宜妃吩咐送东西的李公公,让他如实禀告给九阿哥:“记得让胤禟把它们烧给八公主。也算是全了我和她的一场母女情意。”
十三阿哥知道这些事儿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那时候九阿哥已经启程前往蒙古,而他,错过了和皇阿玛理论、抢来这个差事的最后机会。
康熙帝特意让人瞒着十三阿哥,就是怕他情绪激动再不肯听从这样的安排。
永和宫内。
十三阿哥又气又急,直接把桌上的茶盏摔了个粉碎:“我竟是连她最后一程都不能送!胤禟怎的就比我和她亲了?为甚他能去得,我却去不得?”说完眼圈儿就红了起来。
姑姑慧仪一点点拾起来这些碎瓷,口中念叨着:“碎碎平安,碎碎平安。”
珞佳凝看到这一幕,奇道:“十三弟这是什么意思?你人在这边,就不能送八公主了?这是什么道理?”
十三阿哥看着四嫂这惊讶的模样,叹了口气:“我和她相隔那么远,怎么送?”
“亡者都在生者的心里。”珞佳凝坐在他的身边,望向他:“你既是心里有八公主,在这边为她祈福送她安然离开,也未尝不可。为什么一定要过去才能送她?”
十三阿哥怔了怔:“可我总想见她最后一面,皇阿玛却不给我这个机会……”
“皇阿玛也是为了你着想。你想见她,她却不一定想见你最后一面。”珞佳凝道:“她一直很爱美。在你跟前,她总想展示自己最好的那一面。现在的她,定然不如以前好看了。她必然不想让她这副模样展现给你看,而是希望让你记住上一次见到她时的美丽样子。你能明白吗。”
十三阿哥听了后,想了很久,最终犹豫着点点头。
“是了。”十三阿哥目光直愣愣的,呆呆地说:“我还记得之前我和十四弟去她那儿时,她怀着身孕朝我笑的样子。那时候是极美的,我会一直记着。”
珞佳凝看他情绪稳定性下来,暗暗松了口气。
胤禛刚才一直在旁边没有吭声,因为他知道,安抚情绪方面他不如妻子做得好。与其过来掺和,倒不如留了时间给妻子和弟弟。
而妻子刚才那百般的做法说法,也都是为了让十三弟放开心结。
如今十三阿哥差不多已经想通了,胤禛便快步走了过来,用力握了握妻子的手,深情凝视着她,眸中满是浓浓的感激之意。
珞佳凝含笑回望着他。
所谓夫妻,便是如此。
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154章
九阿哥这一去便是一个多月, 比预计的时间要长一些。
康熙帝觉得疑惑,按理来说不过是处理后事而已, 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没多久, 他收到了派去随行之人送来的消息,说是九阿哥处理完八公主那边的事情后,又转道去了三公主那儿, 探望三公主。
“胡闹!”康熙帝完全没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直接把收到的信件重重拍到了桌子上:“胤禟这是做什么?不认真完成差事,竟还乱跑!”
虽然听上去他语气很生气,可眼神中却没多少怒意在。
这时候正好珞佳凝在他这边请安,顺势帮九阿哥说了几句:“皇阿玛,九弟这也是注重兄弟姊妹间的亲情, 忍不住违背了皇阿玛的意思。您别和他计较。”
康熙帝一直很喜欢老四媳妇儿,觉得她是儿媳里头最贴心的一个,简直比亲生女儿还更亲近。
他就也不瞒着四福晋, 坦白了自己的想法:“朕并非阻止他去探望姐姐。只是那噶尔臧着实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倘若他去了,那噶尔臧又要针对他, 他该如何?”
噶尔臧便是三公主的驸马,也是喀喇沁杜棱郡王,手中有实权。
此人凶悍凉薄, 当初珞佳凝跟着巡幸塞外的时候, “有幸”见识过这一位的行事做派,确实如皇上所言,这人并不是特别拘于礼数。
倘若他真的发难, 九阿哥还真不是他的对手。
珞佳凝明白了康熙帝的担忧后,笑着宽慰:“九弟素来机敏。平时他和番邦人做生意都能应对自如,现在面对自家姐夫, 他更是知道该如何相处。皇阿玛放心,他心里有数。”
康熙帝便想到了,九阿哥当初小时候时常跟在四福晋后头跑,那时候九阿哥还在宫里住着。
一晃眼那么多年过去,当年的小少年长大成了独当一面的男人,他这个阿玛确实应该学着放宽心了。
康熙帝颔首道:“你说的是。朕当真要学着让这些孩子们自己出去闯一闯。”
这个话题便就此揭过。
康熙帝一开始看到那封信的时候,本打算写一封信过去训斥九阿哥。
被四福晋这么一劝后,他也想开了,决定这事儿就此作罢,九阿哥只要平平安安回来,他就不予计较。
深冬时节,九阿哥姗姗来迟。
他刚刚回京便直接进宫,听说皇上正在乾清宫,他片刻也不耽搁直奔此处,进了门后,一点也不含糊,直接跪倒。
康熙帝倒是有些意外,这孩子居然这么干脆利落。
他正在批阅奏折,见九阿哥如此懂事,索性让他多跪了会儿。等到手里这一摞已经批阅完了,方才缓缓抬头,语气不悦:“怎的去了那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