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8


直接说吧,也别在这儿跟下官拐弯抹角的。”

五殿下很满意舒朗干脆的态度,于是也很干脆道:

“本官也不占你便宜,将来这医院咱们三七分,你七我三。”

很公平。

舒朗应了此事,出门就着手去办。

他向来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且今时不同往日,都知道他不是随便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更是办成了几件大事,在坊间的名声极为响亮。

所以他提出开办医院一事,竟也没几个反对的声音。

日子忙忙碌碌,很快到了两年后,也就是舒朗来泉州的第五年。

此时舒朗已经是个二十一岁的青年人,闻铮与章明孝也在家中的安排下成了亲。

而比他大三岁的哥哥荣舒堂,与比他小一岁的五殿下,也于去年在陛下的主持下,有了未婚夫妻的名分。

在人前,舒朗也得大方的喊五殿下一声嫂子了。

作为大龄单身青年,舒朗被他祖母勒令,明年任期一满,必须回京成亲。

至于成亲的人选,他祖母给他选了整整三十个,各个出生大家,性情好,长相佳,画像都叫人送来泉州,将他的书房挂的满满当当,保证叫他日日观看,势必在明年之前选出一个来。

且这事儿没人会站在他的立场上为他说话,但凡舒朗有不想成亲的念头露出来,就连闻铮和章明孝也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怀疑他是不是哪里有毛病。

毕竟老大不小,正值男人最冲动的年纪,且身边有无数环肥燕瘦,姿色不同的女子,主动靠上去让他睡,他还能忍着冲动,对那些女子无动于衷。

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之事。

就连他大哥都曾来信,委婉的问过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其实舒朗也没怎么想,他前世就没活过二十,日日清心寡欲,行动不便,这回好不容易能感受一把二十岁青年人该有的活力,总有数不完的新鲜事等着他去体验,压根儿没有多余的心思放在女孩子身上。

成亲这事儿倒也不抗拒,可也没多期待。

祖母如何安排,他如何做就是了,他并没有很为这些事烦忧。

很快就有另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舒朗成不成亲与之相比,不值一提。

这年八月,陛下突然下旨,传位于太子周倚稷,他老人家身体不适,难以为继,荣升太上皇,去温泉行宫养老去了!

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历朝以来,哪个皇帝不是死在龙椅上,直到最后烟气那一刻,才能放心把屁股底下的位置交出去?

他们陛下虽然上了年纪,身体偶尔抱恙,可在亲近的朝臣们看来,他老人家至少还能在皇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十个年头呢。

突然就来这么一下,除非是忽感恶疾,将不久于人世。

但不管怎么说,太子殿下向来能力出众,于朝政的把握上不输陛下当年,除了成婚五载以来,并未与太子妃孕育一儿半女这点,简直是再完美不过的储君人选。

不过这也关系不大,太子殿下今年也才二十六,登基后百官请奏,叫陛下广纳后宫,开枝散叶,一切都来得及。

百官算盘珠子打的噼里啪啦响。

住在温泉行宫的太上皇被宫人们伺候的舒舒服服,怀里抱着只温顺的猫儿,偶尔咳嗽一声,懒洋洋的问他的好儿子:

“你想好了?”

太子,哦不,如今的天子,坐在太上皇身边,耐心给他捏腿,闻言低低的嗯了一声。

太上皇摆摆手,叫周遭伺候的宫人退下,语气算不上多沉重:

“江山交给你,就是你的了。天下在你爹我的手里有了如今光景,他日到底下见了你爷爷,我也问心无愧。

往后如何,是你的事,我不会管。”

年轻的天子轻轻应了一声:

“谢谢您,爹。”

他与太子妃成婚五年以来,未曾刻意避孕,太医也私下为他们二人诊脉,结果谁都没问题,身体康健的很,结果两人就是没有孩子。

后来父皇还就此事请教过持灯国师,国师只说一切皆是因果,因果了了,孩子自然便来了。

自然而然的,那时还是太子的天子,心里那个不成型的想法,渐渐开始生根发芽。

他曾就此事私下问过太子妃的意见,结果人家太子妃想的比他还开:

“您没有孩子,压力最大的人是我,不若从大臣家中择两位贤良的妹妹进宫伴驾,但凡有个一儿半女,咱们身上的压力也能轻一些。”

太子觉得这话有理,他也想再最后验证一把所谓的因果,于是东宫便多了两位性格温和的良娣,进宫两年有余,至今未曾生育。

那个念头便一日日在太子心里越发清晰,不过具体如何实施,他还得细细考虑一番。

此事急不得。

太子登基,十三作为他一手养大,十分器重的弟弟,身上担子更重了。

朝臣眼里的十三殿下已经是大景朝下一个实权亲王,只要不作死,保后世子孙无忧的铁帽子亲王也未尝不可能。

由太子一手教导出来的十三殿下,在朝政上的能力,朝臣们有目共睹,这点没人不服气。

于是翻过年才十九岁的十三,瞬间成了无数人眼中的金龟婿,媒人差点儿踩破十三爷家的门槛儿。

正可谓一家好儿郎百家求。

就是在这种敏感的时候,年轻的天子忽然放出一个惊雷:

十三皇子,本为十三公主!

第108章 两种选择

消息传到泉州城之时, 朝堂上那些大人物已经炸了好几回。

前有五殿下,后有十三殿下,好似受到的刺激更大了, 又好似也不是不能接受?

左右人还是那个人,能力也还是那么个能力,就连说话语气行为举止也丁点儿没变, 陛下的意志又是那般坚定,那他们除了接受, 也只能接受了。

顶多把家里准备嫁进十三爷府里的女儿,换成嫁去十三殿下府中的儿郎。

咳咳,也不是不可以嘛。

倒是无人提及年轻的天子为何将妹妹当成弟弟养大, 又是养在东宫那种敏感的地方, 究竟意欲何为。

不论京中因此遭受了何等的地震,众人三观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泉州上下听到消息的时候, 表现的都挺淡定, 尤其坊间百姓,更觉理所当然。

他们不懂十三的直接参政, 和五殿下在外任职, 中间有多大区别, 只简单粗暴的认为, 都是皇家公主,还是亲姐妹,一人当官和两人当官又有何区别?

他们泉州在五殿下的主持下,市舶司发展的多好!短短五年时间, 泉州百姓因市舶司的存在, 家家户户日子过的有声有色。

女儿又怎么了, 只要能让老百姓吃饱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