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3
听郭白彻提过粮马道改造之事,印象深刻,陆卿可让郭白彻一道。”
陆品超拱手,“臣领旨。”
……
今日早朝时间虽然不长,但呈禀的内容很多,也很流畅。
下了早朝,百官依次出了殿中,也免不了私下议论。
“今日早朝,殿下似是一点紧张都没有?”
“是啊,早前还担心,眼下看,是多虑了。”
“记得早前天子临政时,因为紧张,连话都说不完整。但看东宫提议郭白彻参与粮马道一事,还有秋调之事,都游刃有余。”
“不可小觑啊。”
“东宫厉害着,这次生辰宴都怎么开口,哪里简单?”
“原本还担心的,看样子倒是不用了。”
*
下了早朝,涟卿要赶回东宫,今日起,就会有朝臣往东宫来。她虽然晨间没同陈修远一道马车来,但一起乘马车回去倒是无法。
马车缓缓驶离宫中,涟卿的一口气才松懈了下来,“我今日有露怯吗?”
陈修远笑,“没有,很好。”
涟卿反问,“倒是你,怎么知晓今日朝中有人会提秋调,斟试和粮马道之事?”
他晨间给他的书信里就有,所以她今日才游刃有余。
但他怎么什么都知道的……
看涟卿看他,他轻声道,“不难猜。”
猜的?
涟卿诧异。
陈修远如实道,“生辰宴上,郭白彻表明了态度,是支持殿下的。如今天子薨逝,殿下监国,很快就是登基大典,朝中谁都知晓要揣摩殿下心思。这些以郭白彻为代表的国子监学子都是站在殿下一处的,所以,殿下想用,朝中就一定要用,这是吏部的处事哲学。”
涟卿恍然大悟,“原来,我是被拍马屁了……”
陈修远没否认,“你要习惯,官员会按你的喜好做事。”
“那秋调呢?”他反问。
她也继续看他,“秋调之事也一样,这次秋调涉及的范围广,多少会有受世家和定远侯府牵连的,此事的处置可大可小。所以,看似是吏部在问秋调之事,实际是大理寺想知晓我的态度。”
“嘶~”陈修远惊艳,“我没教过殿下……”
“那就是我举一反三。”
陈修远笑,“嗯,没错。”
她难得听他赞许,但眸间也有疑惑,“那粮马道呢?”
她其实没想明白。
陈修远循循善诱,“殿下可还记得在鸣山书院时,有一次刘凝予特意来见殿下,我与殿下在说粮马道一事?”
“记得。”涟卿应声。
她记得那天她与陈修远说了好多话,大都是同粮马道有关的,内容是枯燥了些,但刘凝予一脸听不明白,后来还睡着了。
她当然有印象。
“有什么联系吗?”她问。
“你记得你最后同他说了什么?”他还是在笑。
涟卿循着记忆想了想,忽然眼前惊讶,“粮马道改道,从永昌走?”
陈修远颔首,笑道,“是。魏相能在早朝提起粮马道额事,就是工部自己提过了,魏相也觉得可行,所以才会在早朝上说起。那么问题来了,工部拖了这么久的事,为什么近日忽然愿意动作了?”
涟卿想了想,此处是很微妙,她也能想得到一星半点,“工部的人同宜安郡王有染,如今下大理寺一茬,所以剩下的人想自保,便比早前积极。”
陈修远嘴角微挑,“嗯,一部分原因。”
那就是,不是主要原因的意思……
涟卿看他。
陈修远继续道,“你当时逗刘凝予,说粮马道改道,要从永昌走,是因为你知道粮马道肯定不能从永昌改道,因为那处是永昌侯的地盘,永昌侯用于别处,此事涉及他的利益。永昌侯府在朝中一惯强势,但凡涉及到永昌侯府的利益,官员也知道绕不过去。所以粮马道改道永昌,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但最好的解决方法不能用。可眼下永昌侯府倒台,等于这条可行了,何乐而不为?”
涟卿也反应过来,是啊,她怎么没想到?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她再次感叹。
他如实道,“和朝中的人打交道多了,殿下也会知道。”
涟卿:“……”
涟卿凑近,“所以,你不是茶叶商人……”
他也不准备瞒她了,“听过燕韩敬平王府吗?”
涟卿眨了眨眼,“听老师说起过。”
“哦。”他认真道,“听说,陈壁是敬平王的近身侍卫,只听他的。”
他算说得委婉了。
她眸间‘微讶’,“那你怎么把陈壁拐来的?”
陈修远:“……”
她笑道,“敬平王陈修远,你是燕韩珩帝的堂兄。”
陈修远意味深长看她一眼,“你找人查过我了,什么时候?”
她也如实,“昨日,你不在的时候。”
“哦?”他佯装意外。
她继续道,“贺之同,我让他查得,敬平王的消息不难查。”
他欣慰颔首,“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殿下聪慧。”
她再凑近些,“你真的要留在西秦?”
他轻叹,“那还能怎么办,交易都做了?”
涟卿:“……”
他暧昧道,“都说了酒后不能做交易,大意了,日后记得了。”
“你还想和谁做交易?嗯?”她唇畔贴近他唇畔。
他沉声,“我就想和殿下做交易,合法交易。”
涟卿眨了眨眼,脸色莫名红了。
他笑了笑,吻上她唇间,“好像做上君,也不比敬平王差,这笔交易不亏……”
第072章 见贤思齐
回到思齐殿,差不多是晌午前一个时辰。
前几日去寒光寺的时候,大监就让人将思齐殿清扫整理收拾出来了。
因为荒废了许久了,要整理和添置的物什都不少,是费了不少功夫,这些都是大监在亲自盯着,涟卿也没多操心。
思齐殿整理出来之后,涟卿还未去看过。
等今日早朝结束,回了东宫,去思齐殿的时候才见殿中的变化很大。
涟卿早前其实很少来思齐殿这处。
见贤思齐,顾名思义,是对东宫寄予的厚望,所以思齐殿这处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东宫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东宫最长呆的地方,除去寝殿,是东宫各处中最重要的一处。
因为要处理政务,所以会有朝臣频繁往来,议事,商讨,谈话,每一项的时间都不短,所以思齐殿很大,至少要能容纳至少十余人在一处商谈事宜。
这是热闹时候的事情。
但天子即位前是公主,东宫这处是先太子的住所,也空置了十余年有了。景王之乱的时候,先太子惨死宫中,而后这处东宫就再未有过主人,所以不仅冷清,还带着几分渗人,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