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3
论语》的章句,天子便会不自觉带上“柳先生说过”这一句,考到历史典故时,柳贺说过的内容也常常被天子记在心上。
尽管柳贺并没有刻意讨好天子,可张居正冯保哪个不是人精?他们眼下虽管着天子,但些许小事也必须给天子决断的权力。
何况此次升职升的也并非柳贺一人,众日讲官均有晋升,陈经邦升为左春坊左中允,与他一道升的还有嘉靖四十四年状元范应期,而何洛文升为右春坊右中允,沈鲤升为左赞善,许国、陈思育升为右赞善,但史馆中的事务仍要兼着。
而柳贺同年的庶吉士中,黄洪宪、刘虞夔、吴中行几人转为编修,另有几人为检讨及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这都与科甲有关,黄洪宪吴中行都是二甲,授官之后便是编修,三甲出身的庶吉士则往往转为检讨,检讨为正七品,给事中及监察御史都是正七品言官。
八月时,王锡爵与陈经邦被任命为顺天乡试主考,范应期和何洛文则被任命为应天乡试主考,柳贺是南直隶人,应天乡试自然与他无关,而顺天乡试主考他职位和资历都不够。
但若不出意外的话,柳贺明年必然要任一年的会试同考官。
第110章 生女
八月一过,京城中暑热渐消,杨尧快要生了,柳贺便向陶大临请了几日假,专心在家陪伴妻子。
家中如今有纪娘子在,岳父岳母也从镇江府来京,用得着柳贺的地方其实不多,他去杨尧那边待得久了,还被纪娘子和岳母嫌弃碍手碍脚。
柳贺只得捏着鼻子,和老丈人一道下棋赏花。
杨家在京中还有一套老宅,久不住人便处处显得旧,杨乡绅请了人修缮,夫妻二人便先住在柳家这边。
柳贺是一点也不介意,京中这座宅子虽然不算繁华,一家人住下来倒也是绰绰有余的。
杨乡绅反倒担心有人说闲话,这年头毕竟没有几个老丈人成日住在女婿家里的,说起来着实不太像话。
杨乡绅是个臭棋篓子,还将人菜瘾大的精髓运用到了极致,柳贺水平虽然不高,对付老丈人倒是足够了,然而,因为他时常赢,就被老丈人抓着再来一盘,时日久了,柳贺倒是很想假装输上一盘。
“相公切莫如此。”杨尧小声和他嘀咕,“若是让爹赢了一回,他还想再赢十回八回,我们家的叔伯都不乐意和他下棋的。”
柳贺:“……”
幸亏有杨尧提醒。
杨尧怀孕四五个月的时候,柳贺经常和她一道出门散步,这段时间杨尧出不了门,柳贺也闲了下来,他只得向张元忭、邓以赞两人询问这个阶段自己能做什么。
这两人是他一众同僚中最年轻的,张元忭有长子张汝霖,次子张汝懋,后者如今也正是稚童一枚。
结果这两人不仅没给柳贺什么有效的建议,反而取笑柳贺太过紧张。
“泽远,瞧你这抓耳挠腮的样,你考状元的时候都没这么慌吧?”
“汝德莫要笑泽远,泽远这是头一回当爹,还不习惯。”
柳贺没好气道:“两位年兄,我是真诚求教的。”
张元忭、邓以赞两人论才华都是一等一的,但论起养孩子的水平,这两人仅限于纸上谈兵的水准,不过就算再不靠谱,两人还是给柳贺提了几个有用的建议。
“泽远真是,此前传他被张相冷落都未见他如此着急。”
“这也是泽远的难能可贵之处。”
……
柳贺忙乱了几日,一日傍晚,杨尧真要生了,他那前几日还在吹嘘的老丈人这时候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柳贺反而镇定了一些,和老丈人一样在产房外等候。
其实柳贺心里也急,他听得产房内一阵喊声传来,想要推门进去,却被杨尧及岳母的丫鬟拉着。
柳贺知晓自己进去也帮不了什么忙,只得在外面喊着:“娘,岳母,有事记得叫我!”
他担心里面在忙听不见,又喊了一声,却听纪娘子吼道:“你帮不上忙的,别在这添乱!”
柳贺直接被杨乡绅给拖走了:“女婿,你先坐上一阵,别添乱。”
杨乡绅只有杨尧一个女儿,杨尧未嫁人时,杨乡绅日日愁,唯恐不能为女儿寻觅到良人,等到杨尧成了亲,见她和柳贺夫妻恩爱,杨乡绅心中才稍稍安定下来。
然而杨乡绅怎么也没想到,柳贺这进士不考则已,一考就中了状元,到了京城中也受天子器重,年纪轻轻便荣登帝王师之位。
即便杨乡绅一生未涉足官场,可家中有杨一清这个长辈在,他对官场上的条条框框也算有所了解。
他原先忧心女婿没本事,如今却担心女婿本事太大,尤其前两年女儿女婿都在京城,他们夫妇俩却只能在镇江府守着。
好在到了京城后女儿气色很好,女婿也日日都在家。
杨乡绅没有别的要求,只是希望他们夫妇间能够恩爱平静,眼下他的担
忧虽不能说是完全消除了,但也消了有一半。
柳贺又守了一阵,终于听见产房内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传来,柳贺和杨乡绅两人可以说是一个箭步冲了过去,门开之后,就听产婆笑眯眯道:“恭喜柳老爷,添了一位千金,母女平安。”
柳贺一颗心终于放了回去。
同僚们嘲笑他太过紧张,但这毕竟是柳贺两辈子头一回当爹,他确实紧张到手都不知该往哪儿放了。
柳贺去看了自家娘子,杨尧的脸色还有些苍白,听见女儿的哭声她想看,可惜实在是太累了,她连抬起手指的力气都没有。
柳贺道:“你先睡一会,睡醒了我把孩子抱给你看。”
床上的婴儿也在睡,软软的,丑丑的,却让柳贺心里产生了一种很温暖的感觉。
他有女儿了,他当父亲了。
“别去拨弄孩子,让她睡一觉。”纪娘子提醒柳贺,“也让尧娘好好歇一歇。”
门外,杨家娘子见柳贺与纪娘子一脸喜色,也不由放下心来。
她只有杨尧一个女儿,在这个年头可以说是十分不易,年轻时旁人总爱问她为何不多生个儿子,到了年老时,便有人可惜杨家偌大的家业都要拱手让人。
杨家娘子活得虽然舒心,却也不是一点委屈都没受,杨家是大族,即便她和杨乡绅一条心,可族中的长辈总少不得说几句闲话。
杨家娘子很担心杨尧生了女儿之后纪娘子和柳贺会不高兴。
幸好这事并未发生。
丁家那两位先生作媒时便说,柳家娘子与柳家儿郎俱是难见的淳实之人,杨尧婚后也常夸婆母与夫君。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自打收到杨尧有孕的信之后,杨乡绅夫妇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京城,临来之前将吃的喝的用的带了几乎一车,两年未见女儿,夫妇俩自是十分想念,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