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的未来,学生们都听得非常仔细。

医丑的眼神扫视一眼众人,提醒道:“你们的年纪都不小。男女宿舍虽然是分开的,但挨得近,我不希望这三月的时间,你们把心思放到别的地方去。能从三千人中脱颖而出,在座的各位都是聪明人,应该不需要我多说吧。”

“学生明白。”六百个学生齐声回答。

医丑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行,我就说到这里,给你们半柱香的时间去换衣服,我在这个大教室里,给你们上第一课。”

经过他和姜蓁的商议,医学生是白衣配蓝腰带,医官是白衣配红腰带,这样能分得更清晰一点。

几百人统一穿上制服,看起来气势都不一样了。

这六百个学生,都会识字,也会一点医学的常识,所以医丑第一课,就是带他们熟悉手上这本《姜国医学手册》。

“大家先看到目录页,上面写了各种症状,后面对应的是页码……”

“很多病人生的病,和书上的不一样,一个人身上,可能会糅杂几种病症,这个时候,你们用药的时候就要注意相克……”

姜蓁下朝完,来围观的时候,正好就看到医丑在黑板上徒手画药材的轮廓。

【黑板和粉笔果然是教学生的一大神器,光是照着书念,一点意思都没有。】

【之前那几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巫者呢?穿上制服我怎么就找不到人了。】

【右边有个脸上带刺青的的小姐姐,中间还有个寸头带青铜耳环的女孩儿,这么明显你没看到呀。】

【那么多人头,我一时没注意。】

【他们都听得好认真,咱们就别进去打扰他们了。】

医丑这个时候已经看到姜蓁了,正准备放下手里的粉笔,就被姜蓁摆手示意他继续上课。

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医学生们的课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姜蓁不想去打断他们,围观了两分钟,就换了个教室。

医丑教的都是大孩子,大学这边,还有一群小孩正在上课,他们学习的课程,都是仿照后世的语数外理化生,教材正是姜蓁提供的,老师也都是姜蓁找的。

现在他们上的是生物课,由农家的人教导,现在上到了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需要时间积累,估计还有好多年才能看到成果。】

【你说咱们的课本都流传那么多出去,怎么就没人折腾出什么动静来呢。】

【不说热气球,怎么连孔明灯都没一个。按理说现在的人都挺有创新精神的,不应该啊。】

【估计他们还没把这些内容吃透,吃透了应该就会运用起来了。】

【要不咱们去偷墨家的人才,或者再教几个成年班,给大家加加速?】

【定向医生培养计划都出来了,定向老师我觉得也可以培养起来。每个县弄一个县学,能方便法家学习。】

姜蓁无奈提醒,“竹纸供应都邑还行,供应全国还有点难。虽然纸坊在不断的加大产量,但要供应全国的话,估计得下半年去了。”

【但老师可以先培养起来嘛,等纸够了的时候,就能让他们出场了。】

【按照全科老师的标准来培养算了,一门课一个老师,那咱们得养多少人啊。】

“先别急,过段时间我还要召集农官进行培训,后面再说老师的事。反正都邑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无论什么时候去挑人,都能挑到。”

在姜蓁眼里,人口比文化更紧要,所以她最先培养的是医者,其次是农官,再然后才是老师。

姜蓁放缓了脚步,但别人却撒腿狂奔了起来。

刘如从姜蓁这里得到可以印书的确切消息之后,立刻就在大学外头置办了一个宅子,办了一个学堂,广收门徒。

他的博士就是一个虚职,作用就是偶尔和姜王聊聊天,传授一些知识,平时闲得很,所以这学堂他很快就办了起来。

刘如是儒学大家,他一出头,儒学的其他人就都自觉的来帮忙,他新办的这个私学,立马就去声势浩大了起来,吸纳了不少在大学免费认字的勤奋小孩。

“这小子动作怎么这么快?!”赵青竹在家愤愤的踹了一下桌子,对自家徒弟说道:“你大师兄估计还有十来天才能到,咱们不等了,直接把学堂开起来,就先用我的名头。不能让他们把风头全抢了。”

名师弟子这招牌还是很好用的,刘如那个学堂刚一办起来,就有许多贵族和豪商,带着一大笔金银来替自家孩子拜师。

赵青竹那边也不逞多让。

【怪不得刘如让阿蓁帮忙印书的时候,开口就是一千金,原来他是真的很有钱。】

【古人有句诗,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果然没骗人啊。教书是真的太赚钱了。】

【那得名师才行吧。这些大佬都是有招牌弟子的,当然挣钱了。】

【要是郭凡的老师还活着,别人要是想拜师,估计也得送个几车金银吧。】

赵青竹和刘如两个在都邑杠上了,火药味浓重,但没过几天,双方就熄火了,因为其他学堂,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阴阳家、道家、墨家……都来凑这个热闹了。

姜国俨然成了第二个郑国,再熏陶个十几年,姜国都邑估计遍地都是读书人。

【这下不用愁人才了,一家偷几个应该就够用了。】

【就是有点担心他们夹带私货。】

【怕什么,谁还能没点自己的小心思呢,只要控制好主流思想就行,咱们也不能遏制其他学说的发展。】

姜蓁暗中观察了一下,发现诸位大佬收的多是姜国子弟,隐身一段时间之后,就体贴大方的给大家伸出援手。

“诸位先生需要识字的教材吗?太女府可以提供大学里用的教材。只需要成本价。”

“竹纸也能酌情提供一批,但这纸的去处要受监管。”

“或者各家想把自己的著作印刷成册,太女府也是支持的,只要内容不违反姜国的原则。”

姜蓁承诺其他东西还好,但等她承诺给大家印书的时候,刘如和赵青竹就不淡定了。

赵青竹连和刘如别苗头的心思都没了,心里暗暗想道:合着自己的竞争对手不止儒家,而是诸子百家,那他还和儒家斗个什么劲?还不如两家联手,把其他人摁下去呢!

第72章

棉布出现

姜蓁一说到印书, 各家的人才都支棱了起来。

他们巴巴的赶到都邑来,图的不就是那几张纸吗,只是之前没机会和姜蓁畅聊, 所以只能默默的跟法家和儒家的人学, 先在都邑办私学, 把名声打出去之后,再来找姜蓁。

现在姜蓁主动递橄榄枝,所有人都拿着自家的著作找上门来了。

而且临近姜蓁的生辰,大家上门都还带了礼物。

“太女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