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睡觉。奚新雨照顾着所有孩子都上了床,临进卧室前,才将那根树枝摘了,随意仍在门边。
第二天清晨,她被门口的喧闹声吵醒,起身打开窗,看到院子中燕樾整个人压在昭义身上。
小孩手中高高举着昨天夜里那根嫩枝,对着被自己骑在身/下的同伴抱怨:“你怎么这么弱,我一下子就拿到了。”
昭义翻了个白眼:“我又不是新雨管事,你拿不到才怪呢。”
燕樾转了转眼珠子,又把嫩枝递给他:“重新来一次,这一次,允许你使用木棍。”
旁边有个孩子打了个哈欠,凑上前:“我木棍用得比昭义好,我来跟你练。”
燕樾点头:“行。”
奚新雨看了一会儿,轻轻掩上窗,同时不忘回头往屋内还在睡觉的小女孩们看上一眼。
昨天夜里,因为看了许久医书,几个女孩睡得很好,丝毫没受外面噪音影响。姚绪一张脸红扑扑,怀中还抱着前不久奚新雨为她们从系统商店中购买处理的儿童人体穴位模型。
奚新雨轻声走上前,帮几个女孩拉了拉被子,又躺回被窝补眠。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陆续有难民抵达这座城市,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带来了关于北方不好的消息。奚新雨外出时会刻意留意这些方面的消息,关注周围局势。好在消息没有传进抚幼院,除了姚绪和其他几个孩子偶尔会思念亲人情绪低落,大部分孩子都已经意识到并接受现实。三个月的时间里,院子中的大树从葱葱郁郁到叶尖开始有了泛黄的痕迹,外界风云汹涌,抚幼院中还算静好。
到了跟古琢约定好的日子,将军府并没有传来消息。燕樾板着小脸,一身武装在院中从旭日东升站到西边天空出现橘黄色,也没有等到自己的对手。
奚新雨在一旁打了个哈欠:“兴许是人家忘了。”
“忘了?!”小孩紧紧皱起眉头,“明明约定好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记?”
奚新雨看着他:“无妨。”她走上前拍拍燕樾肩膀:“宽限两天,你不正好多点时间训练吗?还记得我说的吗?对方的轻敌,是你最大的优势。”
果然,又过了两天,将军府的人来送新粮的时候,才又提起这件事。
“这几日将军呆在军营,估计已经忘记这回事。”送东西来的管事向他们确认道,“你们还想继续赌约吗?如果想的话,我可以给将军去信询问。”
奚新雨点头:“嗯,你去信提醒他吧。”
于是第二日,终于有骑着战马的官兵上门,见到奚新雨后,他们抱拳说明情况:“将军命属下带尔等前往军营。”他左右环视一下:“谁是奚管事,谁是燕樾?跟我们走吧。”
奚新雨安抚了一下躁动的孩子,开口道:“即使如此,且等我们收拾一下。”
她带着人回到院子,给孩子们带上了口粮,便领着所有人出门。
那官兵吓了一跳,骑在马上质问道:“怎么这么多人?”
奚新雨不紧不慢解释:“孩子们很久没出过门,带他们一同过去,见见世面。”
有官兵不满问:“军营乃是重地,不是你们‘见世面’的地方。这么多孩子,到了军营那边吵嚷起来怎么办?”
奚新雨摇头:“不会的。”她顿了顿:“而且将军想看的难道不是整个抚幼院的情况?将所有孩子带过去,他一一见过,自然更加明白。
“如果孩子们吵嚷乱跑,就算我当初与将军的赌约不战而败。”
军官头领见她这样说,皱着眉思考片刻,点点头一锤定音:“走吧,别耽误了时辰。”
奚新雨往旁边院子押钱借了辆牛车,将年纪较小的孩子放上去,便领着其他人跟在这些官兵身后慢慢走。城池不算大,从抚幼院走到北门也就花了半个多时辰的时间,期间有大孩子脚酸,换着到牛车上休息过一轮,都坚持到了最后。实际上,大部分孩子因为能够外出,早就忘记了疲累,很多人都随着奚新雨一路走到了最后。
来到位于北门外的军营,满目肃杀的景象让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军官领着他们穿过门防,守门的将领打趣道:“哟呵,怎么带了一群孩子过来?这是要群殴王侍卫吗?”
周围士兵发出一阵哄笑,也没人把这一行放在眼里。
等到笑声暂歇,那几个官兵也下了马,回头看向奚新雨一行:“准备好了吗?我现在带你们去见将军,别乱跑,跟紧我。”
奚新雨点点头。
燕樾将牛车牵到马棚边,回来后接到奚新雨的眼神示意,于是走到都有孩子面前:“列队。”
有士兵闻言投来看笑话的目光,但抚幼院十九个孩子,在燕樾的一声令下,无论大小男女,竟真的排列出三列从矮到高的队列。随着燕樾发出下一个指令,所有孩子一同抬起左腿,迈出整整齐齐的步子,竟是比旁边不远处巡逻的军队还要整齐。
军官看得呆愣,还是奚新雨走到他身边,提醒了一句“走啊”,他才回过神后。
咳了咳掩饰好神情中的尴尬,他目视前方,重新抬步向前走,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整个人脊背挺得比原先更笔直,像一根绷紧的弦。
第75章
走了有小一刻钟, 领头的官兵带着他们在一处空地停下,并嘱咐道:“你们在此稍作等候,我去禀告将军。”见奚新雨点头应下,他才带着人转身离开。
奚新雨环顾四周, 将孩子们领到空地边缘, 安排所有人坐下休息等待。
这期间, 有拿着长枪的巡逻兵和骑着马匹的骑兵经过, 引得孩子们伸长了脖子去看,随后发出小小声的惊呼。
燕樾眼睛发亮, 看着一位骑兵手中的长枪,突然感叹道:“那个看起来好厉害。”
奚新雨抬眸瞥了一样, 介绍道:“双钩枪。”
她本来只是无聊回了一嘴, 却没想到话音落下, 所有孩子都把目光投向她,清澈的眼神中盛满求知欲望。奚新雨愣了愣,开口继续道:“你们看, 那枪头尾部有两个突出的侧钩, 故名‘双钩’, 一般为骑兵配置。双钩枪枪头中有脊,两侧有刃, 可以破甲。一旦刺入敌人体内, 必定伤筋刺骨,一击毙命。”
孩子们发出“哇——”的赞叹声,奚新雨则眯起眼睛, 用手敲了敲膝盖, 回忆着这种长/枪制式在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流行。
燕樾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指着旁边巡逻兵身上的武器:“那个是什么?”
奚新雨:“手刀, 刀身宽,前锐后斜,刀柄与刀身间有护手,属于比较常见的短刀。你们看刀面上有个凹槽……”
曾经在执行高难度的副本任务时,奚新雨也接触过许多冷兵器。此时她越说兴致越浓,也无需孩子们发问,自己便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