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
等程丹巧她们。
虽然是自家的超市,但是云景也不能从超市里面直接拿了东西就走。
超市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入了帐的,少了任何一样东西对不上帐都很麻烦,所以云景和程丹巧他们买的东西,都是要过收银机的。
超市里面每卖出一样东西都得在收银机里面有记录,一是为了方便云景这个老板查账,二是为了纳税。
作为一个合法公民,该缴纳的税款云景是一分不少的都缴纳了。
第92章 [VIP]
对于白昭昭和程丹巧来说, 超市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她们两第一次见到有一家店竟然能把货物备得这么起。
这样就是云景不在这里,她要是在这里, 肯定会说自己这家小超市不算什么, 那些动辄占地两三层楼的大商超, 那才是真的厉害呢,吃的用的玩的,那是一样都不缺。
然而白昭昭她们没有见过更大的超市, 在她们看来,云景能够有这么大一家商铺, 就已经是很厉害的事情了。
白昭昭还行,她实在真的没有云景客气,反正云景等会儿就要跟着她走了, 就算她多拿一些东西,大不了到时候让她的朋友帮云景多练两炉子丹药就是了。
那中级寿元丹不好炼,美颜丹的材料可是容易找得很的,反正云景看起来也挺喜欢的,到时候多给她准备一些也就差不多了。
之前不重口腹之欲的白昭昭自打刚才在仓库里胡吃海塞了一通后,这会儿在超市里面主要挑选的东西,就是吃的。
什么水果、零食、饮料, 白昭昭哗啦啦往购物车里面扔了一大堆,最后都在车里堆出一座小山了。
相比之下, 程丹巧就要拘谨许多了,她手里被云景塞了一辆推车赶进超市后, 心里原本是打定主意了的, 自己就随便看看,就当涨见识了, 除了之前说好的孜然外,她绝对不多拿东西。
然而对于孜然,程丹巧就只知道个名字,连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等她进到超市后,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直接就看花了眼。
云景家超市入口处就是日用品区,锅碗瓢盆什么的都在这里。
程丹巧一进超市,就和各种各样的过锅碗照了个对面。
程丹巧不认识现代那些高级的电饭煲,电炒锅,所以她的注意力直接就被塞在货架最下面的铁锅给吸引住了。
其实货架上的那几口炒锅也不是什么高档货,就是煤气灶上用的那种最普通的炒锅,价格也不贵,因为这些炒锅的牌子不算知名,是云景的母亲去清县下面的乡镇找老铁匠订购的,所以一口炒锅连一百块钱都用不了。
这铁锅让原本打算只要孜然的程丹巧瞬间就动摇了。
平常程丹巧负责一家人的饭食,天知道她多想拥有一口铁锅,但是铁锅很贵,铁匠铺里随便一口铁锅,价格都要买到五、六两银子去了。
程丹巧蹲在货架前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她面前的那口铁锅,发现这铁锅用铁不多,整口铁锅都很轻薄,这让程丹巧稍微松了一口气,觉得这铁锅拎着既然比正常的铁锅轻了那么多,那么用铁量应该不多,价格或许也不会太贵?
程丹巧哪知道这铁锅之所以拎着轻,是因为现代的冶铁技术比她那个世界先进了太多,云景超市里卖的这些铁锅虽然轻,但是比她那个世界那些生铁做的铁釜耐用多了。
只要开锅的方式正确了,一口铁锅用个十年八年的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程丹巧往自己的购物车里放了一口铁锅,要走的时候,她想了一想,又弯腰拿了一口铁锅放进了购物车。
看着着她这一两年也要成亲了,多备上一口,以后当做嫁妆带去婆家,这样一来,以后她在婆家整治饭菜的时候也能轻松一些。
从放铁锅的货架出来,程丹巧又到了卖杯子的货架。
货架上一水的玻璃杯子,在顶上电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让没有见过世面的程丹巧直接张大了嘴巴愣在了原地。
程丹巧瞬间就理解云景刚才为什么要让自己多带点杯子回去了。
这么晶莹剔透的杯子,拿回去随随便卖个十几、二十几两银子绝对不成问题。
原谅以程丹巧的见识,实在是不知道这种看起来一点瑕疵的水晶杯应该卖到多少银子,她家里用的都是粗陶碗,连个杯子都没有,那粗陶碗十文钱能买上十二个,就这十几个碗,程家已经用了十几年了。
之前程丹巧的侄子吃饭时没捧稳,把陶碗落到地上摔碎了,还被她大哥打了两巴掌。
对于农户来说,但凡是需要用铜钱买的东西,那都是很珍贵的,要是摔了磕了,那都是会心疼的。
那些水晶杯每一只都很好看,程丹巧也确实想要,但是最后她还是克制住了,觉得这东西虽好,但是拿在自己手里,也可能会成为祸端。
因为之前云景给的那些红薯和土豆,这段时间程父可没少和家里的人叮嘱,让他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烂在肚子里,绝对不能去外面招摇。
程丹巧平日里也没少听人家说谁谁家里的传家宝被某官吏惦记上了,懂事一些的,自觉点送出去,也就算了,遇到那些骨头稍微一点的,说不定的被那些官吏折腾到家破人亡才算完。
对于程家这样的农户来说,在和平年代想要生存就不容易了,更别说现在这种战乱年代了,要是运气不好,哪一天被那些军爷直接砍死了,都只能怪自己倒霉。
所以程丹巧觉得水晶杯这种招眼的东西,自己还是不要为好,抱着这样的想法,她目不斜视的走出了生活用品区。
然而从生活用品区出来就是粮油区,这下程丹巧的脚就像是生了根一样,怎么都抬不起来了。
那白米,那白|面,也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那真是白得耀眼,程丹巧凑近了一看,那米里面竟然连一粒稻谷都没有,就连碎米都找不出几粒。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米都是这样,旁边一个柜子里的米看着就要碎一些,很多都是半粒米,然而就算是这样,在程丹巧看来,也算是舂得很好的米了。
在古代给稻谷脱粒的方式只有舂,因为技术落后,舂出来的米总是碎粒居多,还带着不少的米糠。
最后经过一道道的筛选,把米分成上中下三等,这最上等的,自然就是整粒整粒的白米了,这样的米在粮店卖得最贵,能买到二十几文钱一升。
这些精米主要是买个镇上的那些商户,整整的达官贵族,是不用从外面买米的,他们家里的庄子,平常产出的粮食就足够他们吃了,而且留下最好的精米后,他们还能把剩下的米卖给粮铺,这就是一个庄子一年到头最主要的进项了。
放在以前,就程丹巧家这种农户,就是最下等带着米糠的碎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