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8




他被连夜接回京城,也没有来得及和她道别。

他食言了。

临走之前,管家问他有没有什么想要带走的东西时,他只带走了这张照片。

……

“真可惜,那些照片都看不到了”

想想都知道那些照片如今在谁手里。

蒋姒叹了声气。

她遗憾地是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只有谢权一个人记得。

更加遗憾,他们在最早的时间相遇,却没有陪伴彼此长大,而是缺席了这么多年,才侥幸重逢。

她也不是伤春悲秋,就是偶尔不小心在家里翻到一些清楚刻画着他们过去的照片时,会有一点难受,控制不住地去想,如果他们一起长大该多好,见证了彼此成长中所有的初体验,生命里的第一份悸动。

“没关系”

谢权将那张照片放回去,黢黑的眼眸被灯光晕染得格外温柔,“你在我身边,比什么都重要。”

“往后的几十年,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回忆。”

“谢太太,请多多指教。”

第81章 谢某

◎惧内。◎

谢权的行动力很强, 几乎是第二天就给了她确切的方案,甚至连后续的安排都已经做好了。

“蜉蝣主播会替他们带货销售,容易储存和运输的果蔬优先, 不便运输的果蔬, 一部分会售往当地的农贸市场和大型连锁水果超市, 剩下的则会销售到各加工厂,制作成果汁、果干,这样既能避免造成浪费,又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寻得一条长期共存的致富路子, 以后他们也无须担心产品会售卖不出去。”

谢权给出的方案很全面, 他甚至还为他们想到了后路, 能够和大型加工企业搭成合作关系, 当然要比单纯的靠着逢年过节售卖到各农贸市场来得稳定赚钱。

蒋姒很清楚, 如果不是他帮忙牵头, 那些企业也不会这么容易松口,毕竟天高海阔, 身居高位的人又怎么会低头看见蝼蚁是如何求生的呢?

她听得脑袋嗡嗡响, 但是有一点她很清楚, 那就是……

谢权他是真心实意在为他们的将来打算的。

她很惊讶:“不过是一个晚上而已, 你就想到了这么多?”

而且还已经和那些企业取得了联系,这行动力会不会太强了点?

“谢太太,一个晚上已经够做很多了。”

“分秒之间, 也能改变更多事。”

谢权笑了声,言语温和。

“其实这些年政府致力于扶贫, 大力扶持贫困县市, 帮助贫困户脱贫, 我们愿意帮忙,他们当地政府也很支持,已经帮忙组建了专业的运输团队,也帮我们牵头找到了当地的市场,协助当地果农和许多摊贩达成了合作关系,第一批果蔬已经送到了当地的水果市场和农贸市场。”

比他们更发愁的是当地政府,他们也在想办法帮忙减少损失,只是这次雪灾造成的不是一家两家的小损失而已,很多村镇都受到了影响,就算有心,也没法一下帮助到那么多果农。

何况果蔬又极难储存,拖延的时间稍长一点,会造成的损失不可计数。

所以当得知谢权愿意帮忙的时候,当地政府极为开心,并且主动揽下了打包运输和售后的工作。

“谢太太,我们还得过去实地考察。”

如果要和企业达成长期合作的关系,要确认的事情很多,免不了得过去实地查勘一番。

“好”蒋姒一口答应,只要能够帮到他们,她没有任何异议。

她问:“我们什么时候过去?明天吗?”

“让阿姨帮你简单收拾两件衣服,我们下午就过去。”

谢权不止安排好了所有的事,连机票都让助理订好了。

就像他说的一样,分秒必争。

蒋姒也是直到今天才发现谢权在工作上雷厉风行的做派,也难怪谢老爷子可以放心地将谢家这个摊子交给他。

普通人才刚想到的事情,他就已经安排下去了。

光是这种讲究效率的执行力,就已经能秒杀很多人了。

……

他们的航班是下午两点半的,从京城直飞过去,下午四点的时候,飞机落地。

得知他们要过来考察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和当地村干部组织了人员过来接机。

一落地,在机场就见到了举牌等他们的人。

上前来和谢权打招呼的人看着瘦瘦弱弱的,皮肤晒得黢黑,戴着一幅眼镜,书生气很浓。

“您就是谢先生吧?幸会幸会,欢迎你来到我们霖镇。”

对方伸出了手来,谢权面不改色地回握。

“这位一定是您的太太吧”

对方一下就将话题扯到了蒋姒身上,“感谢您,为了我们霖镇所做出的贡献,先前您舞团捐赠过来的救助资金,我们已经发放到各村各户了,您真是人美心善的大善人,和谢先生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他??x?看着像个文静书生,说话却是一套接一套的。

蒋姒微微诧异,她的确是给霖镇的受灾农民捐赠了一笔救助金,不过她捐赠的时候是以舞团名名义捐出去的,对方竟然知道自己就是舞团背后的老板……

她转念一想,目光不确定地望了身旁的男人一眼,见他神色如常,倒也不好再问了。

“两位是要先去酒店放行李,还是先跟我过去村里看看?”

“先去村里吧”

蒋姒替他出声。

以谢权那种性格,那么强的事业心,肯定是想一落地就过去看看情况的。

“那好,跟我来吧,车子停在负一楼。”

对方说着,便指引着他们往前走。

……

霖镇比较偏僻,撑死最多也只能算是个八线小城市,先前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后来人口流失严重,不少年轻人都选择出门去更远的地方打工,一家人聚少离多,经济也格外萧条。

直到前些年政府大力开发,吸引了不少大型企业入驻,给霖镇的老百姓创造了不少的就业岗位。

不用背井离乡出去赚钱,而是在家门口就能将钱给赚了,这对很多原本就不舍得离开太选的打工仔来说,无疑于是天大的福音。

所以这两年霖镇的经济也逐步开始复苏,从最初的负增长,到逐年增长利润,现在已经摆脱了最开始的“贫困县”的称呼。

不过去年那场雪灾,的确是给了他们不小的打击。

去村里的路上,蒋姒得知了戴着眼镜的那位就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那个村的村支书记,他姓杨,杨书记很善谈,一路上跟他们说了不少霖镇的风土人情,还谈到了自己是如何来到霖镇的。

他说:“我就是霖镇人,以前在霖镇读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还得跟着父母下田耕种,虽然很累,但也不失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