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6
翼之下,要真让她去做点什么,她还真不敢,只每次见女儿时,小声和她说些有的没的。
可惜四公主虽然人小,却也不是可以糊弄的人,每次听到额娘说宜额娘的坏话,都把头摇的拨浪鼓一样,鼓着小脸只是一句话:“宜额娘待女儿很好。”
气的郭贵人只流眼泪,却也不敢再说更多了,毕竟女儿也得在妹妹手底下过日子。
不过除了这些,还有件喜事儿,就在德妃晋位之后没几日,她便被诊出又有了身孕,如此倒是双喜临门了,德妃也一下子成了宫里的红人。
就这个生孩子的速度,真真是谁都比不了的。
甚至还有些长久没有身孕的妃嫔,也时常往德妃宫里跑,总想着沾沾她的喜气。
其中最积极的要数敬嫔王佳氏。
她之前因为没有晋位而自怨自艾很久,但是很快的,她又意识到自己为何不得晋位,她差的其实就是一个孩子。
如今虽然皇上对她不比以往,可是因为之前的情分,每个月也总会过来一两回,她必须得抓住机会,诞下子嗣,否则日后只怕就真的毫无出头之日了。
敬嫔往德妃跟前凑,而德妃自己也有心笼络一些人,自己在这宫里,总不能单打独斗,有些臂膀也是好事儿,因此对敬嫔的投靠也并不拒绝,一时间,这两人的关系倒是迅速好了起来。
不过毓敏这会儿也来不及操心这些了,德妃的两个儿子,胤禛三岁多了,胤祚也快两岁了,如今她一有孕,她也怕她照顾不过来,因此就让香萍去看了一回。
回来之后倒说还好,七阿哥如今大了,并不难教养,而九阿哥也十分听话,并不爱哭闹,毓敏总算是放下了心,只给皇后传话,让她往永和宫多拨些人手。
这事儿皇后却是想到了毓敏前头,香萍过去传话的时候,皇后这儿已经让人过去了,毓敏心下满意,又将皇后好好夸赞了一番。
康熙二十年就在这样欢欢喜喜的情绪下过去了,等翻过年去,玄烨又说要去景山斋戒,为太后和太皇太后祈福,祈福之后还要东巡谒陵。
去盛京谒陵的事儿,毓敏早就去过一回了,这回便有些不想掺和了,她实在是懒得跑这个路,古代的旅行可不如现代那么方便舒适。
玄烨见着毓敏不想去,也没有为难她,不过他却说了,这回想带着太子一起去。
毓敏想着这也是个稳固太子地位的好事儿,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同时还把太子叫到跟前来,仔细和他说了说谒陵需要注意的事项,毕竟上次他去的时候,还是个小不点呢,现在这回是正式前往,肯定注意的地方要多些。
承祜自然对此行也十分看重,毓敏说的话他都记在了心里,同时师傅和他讲的一些谒陵的礼节,他也是再三温习,力求不出一丝错。
二月底,皇帝一行人终于出发往盛京去了,这次去盛京,皇后和皇太子都一起随行,毓敏和太皇太后还有仁宪太后则是都留在了宫里。
第89章 心机
皇帝这么一走, 毓敏倒是觉得整个宫里都空了一半。
原本这些妃嫔们还会想着争宠什么的,现在是彻底没什么指望了,各个都老实的鹌鹑似得。
毓敏便也索性不让他们过来请安了, 自己也安生几日。
只是毕竟德妃怀着身孕,毓敏还是得多照看她几分, 现在皇后不在, 太皇太后和仁宪太后又不管事儿,那就只能自己顶上了,为了这个,毓敏每日都叫香萍去永和宫里看一回。
不过德妃向来也是个细致人,毓敏倒也不必太操心,她自己就能将自己照顾好了。
就这么一段时日过去, 宫里都清清静静的,毓敏也觉得舒坦。
不过毓敏舒坦了, 但是德妃这一胎却不怎么好受,比起前两个孩子,她这一胎害喜害的十分厉害。
每日里光是孕吐就得两三回,而肚里的孩子胎像也不稳当, 五六天就得请一回太医。
毓敏叫了太医过来问了一回缘故,只说是德主子连续有孕,本就有损根基, 再加上这一胎前后德主子受了些累, 没能坐稳胎像, 因此这一胎才会如此不稳当。
毓敏听了直皱眉,心说怎么就到这个地步了。
最后左思右想, 为了让德妃好好养身体, 就时常将胤禛和胤祚俩孩子叫到她宫里玩耍。
虽然俩孩子都还算听话, 也不会怎么闹人,可是到底是孩子呢,要顾念着他们的衣食起居,到底也是伤神。
德妃也知道太后这般行事的意思,心中对毓敏满是感激,第一日过来时,亲自将俩孩子送了过来。
毓敏看着她惨白的脸色,还有圆滚滚的肚子,心下就觉得有些不好,叮嘱了她几句要好好养身子,想吃什么喝什么只管开口,不要亏待了自己个儿。
德妃倒仿佛不怎么放在心上似得,只笑着道:“谢娘娘关怀,嫔妾也是生养过两个孩子的人了,自然是省得的。”
毓敏听了心中暗暗摇头,德妃如今,只怕也是被接二连三的喜事儿给冲昏了头脑,竟是忘了往日的谨慎。
可是无论如何,毓敏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为了这一胎就坏了身子,因此每日里除了让香萍去接俩孩子时问候一两句,也会时不时的叫太医过来垂问。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毓敏和小胤祚也渐渐熟悉了起来。
这是个文静内敛的孩子,不大爱哭,也不爱动弹,你将他放在榻上,再给他一个随便什么东西,他就能玩一天。
这可和他的亲哥哥不一样,胤禛是个很有活力的孩子,自打学会了走路,那就没有一刻安静的时候,不是闹着要出去抓蜻蜓,就是想要放纸鸢。
毓敏一天下来只觉得十分上火,但是这孩子看着你生气了,却又笑眯眯的腻了过来,围着毓敏撒娇,弄得毓敏哭笑不得。
其实自打上回胤禛被德妃抱回去,他们祖孙俩也不是说就一次面都没见过了。
德妃也会时常带着胤禛来寿安宫请安,只是祖孙俩不能和以往似得总腻在一出了,后来这孩子也不知道是谁教的,竟也渐渐认下了来寿安宫的路,有一次也没给德妃说一声,就偷偷往这边跑。
结果跑到半路被小太监给看见了,急忙拦了下来,又给送回了永和宫。
毓敏听说后急的忙跑去永和宫看了一回,结果这小子哭哭啼啼的搂着毓敏的大腿说:“玛嬷,我想玛嬷了。”
一下子就让毓敏的心软了一半,后来哪怕德妃不带着胤禛过来,毓敏也会时不时的让香萍去接胤禛过来玩儿。
天长日久的,这孩子也就渐渐适应了如今的生活。
不过这回德妃生产,就是小孩子从没经历过的新奇事儿了,他除了整日要闹着出去玩,还会时不时的问一些问题。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