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
口而出的话,也走上前去,和太子还有弟弟一起品评起了书画。
不过太子也没让胤祉憋得太久,说了几句之后,他便问起了正事。
“可是出了什么事?”
胤祉隐秘一笑:“回太子的话,的确是查出来了一点事情,之前臣弟不是和您禀告了三皇兄与蒙古喇嘛亲近的事情吗?最近臣派出去调查跟踪的人又查出来了,仿佛三哥和明珠暗中相见,也是借了这个喇嘛的手。”
太子对这事儿好似并不惊讶,只是略微蹙了蹙眉,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倒是胤禛一脸的惊讶:“三哥竟然如此大胆?”
胤祉冷笑:“自打汗阿玛夸过他两句之后,他早就飘得找不着北了,做出这事儿又算得了什么。”
胤禛听了这话仿佛还想要再说些什么,但是看了一眼太子的脸色,到底闭上了嘴。
而太子沉默了许久,终于才道:“三弟与明珠之间的交情,汗阿玛也是知道的,只是他老人家却并未做出任何的惩罚,想来此事汗阿玛哪怕没有完全默许,也是半默许了,这事儿你们知道就成,在外头不必多言。”
这话虽然不疼不痒,但是却让胤祉和胤禛齐齐变了脸色,尤其是胤祉,更是气的差点七窍生烟:“汗阿玛之前还说了不许结党营私,怎么这会儿了倒是不管不顾了。”
太子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这话也敢胡说!”
胤祉急忙住了嘴,面上闪过一丝苍白,低下头告罪:“是臣弟失言了。”
太子叹了口气:“行了,此事你就别操心了,盯着点胤禔便是,不过有句话你要记在心上,在这世上做事,讲究不动则已动则要雷霆万钧,不管是对谁,没有万全的把握,都决不能随意出手,否则只是徒耗心神。”
胤祉听着这话,心下震动,没想到太子竟然如此沉得住气,倒是自己浅薄了。
一时间胤祉对于太子也生出钦佩之心,只觉得自己亲近太子这招棋没有走错。
**
此时的胤禔住处,他手里捏着喇嘛新让人送过来的符,仿佛是捏着自己的救命稻草,屋里安静的落针可闻,胤禔沉默良久,这才道:“福晋这几日修养的如何了?”
底下立刻有人上来回话:“听说前儿多用了半碗饭,可见是好了一些了。”
胤禔仿佛是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又道:“今晚我去福晋屋里歇息。”
底下人欲言又止,看了一眼自家主子,但是最后还是一句话都没敢多说,恭声应下了。
而胤禔则是继续捏着那张符文心中琢磨。
上次的符文没有起效果,那大喇嘛说是压着自己的那个人运势太强,而这次的符文,却是在佛前足足供了七七四十九天,一定会起作用的。
一想到这个,胤禔便有些热血沸腾,现在这会儿已经不是什么长孙不长孙的问题了,而是其他兄弟眼看都陆陆续续有了儿子,却独独自个没有,这是件要命的大事儿。
就连前几日见着明珠,他都在旁敲侧击自己,该早日诞下子嗣,否则底下的人不放心。
胤禔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他心中的执念太深,对于嫡子的追求已经到了疯魔的地步,他不允许,自己的长子出身不如其他人。
下定了这个决心,胤禔的眼神也越发坚定了,他继续吩咐跟前伺候的人:“这段时日,福晋房里的补品再增加一倍,一定要好生给福晋补养,不得轻忽!”
伺候的太监听着这话,心下颤了颤,但是还是恭敬的应了下来。
第125章 如愿
五月份的时候, 皇帝去巡视近畿,几个成了婚的皇子也都跟了去,只有太子依旧继续留在京中, 担任监国的重任。
原本皇帝是想让毓敏回宫, 这样太子和皇后也能更好的在毓敏跟前孝顺,但是毓敏想着这么热的天,宫里更是热的和蒸笼一样, 回去也只是受罪, 便否决了这个提议,还是留在了畅春园。
同时也命人禀报太子,不必时时过来请安,每十日来一次即可。
太子是知道毓敏的个性的, 因此也只能应下,至于皇帝的其他妃嫔们, 则是也都随着毓敏留在了畅春园。
一方面是要彰显孝道,一方面她们也不愿意回到闷热潮湿的紫禁城。
皇帝这一趟巡视近畿, 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等巡视完之后, 他也直接回到了畅春园。
回来当日,整个园子便又热闹了起来。
就连太子也特地赶到了园子里,来迎接皇帝回銮。
如此毓敏这边倒是清净了下来, 以往挤破脑袋往她跟前凑的妃嫔们,现在都开始卯着劲儿去讨好皇帝了,至于毓敏自己, 她此时正坐着和太子妃说话。
今儿太子过来,太子妃自然也是一起过来了,身边还带着茉琪雅和弘晟。
俩孩子都养的十分健壮,尤其是弘晟, 白白胖胖圆头圆眼,一看就讨人喜欢。
弘晟如今也开始学着认字了,听太子妃说,等过完年,弘晟也要去上书房读书了。
毓敏估摸着弘晟的年纪,觉得这个岁数入学不早也不晚,刚刚好,便也笑着点了点头:“咱们弘晟这样聪慧,等入了上书房,怕是要更加了不得了。”
太子妃谦逊的抿唇一笑,而弘晟却是双眼发亮,望着毓敏道:“曾祖母,我又背下了两篇论语,我背给您听好不好?”
毓敏笑着摸了摸曾孙的脑门,点了点头:“好好好,曾祖母就听咱们弘晟背书,咱们弘晟这么聪明,一定背的好。”
弘晟仿佛是有些害羞般红了红脸,但是眼中的光芒却是耀眼的很。
然后毓敏就看着他不打一丝磕巴的将两篇论语都背了下来,心中也忍不住有些惊叹,这孩子记性是真的好,于是便又是一番夸奖的话说了出来。
小孩高兴的小脸通红,一边的太子妃也是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幕。
她入宫这么几年,膝下就这么一儿一女,自然是盼着她们俩个都能好好的。
如今弘晟眼看着到了懂事的年纪,又是个听话好学的,太子妃心中便越发热切了,毕竟如今他们一家子这个地位,若是弘晟但凡有一点不够优秀,那都是要命的大事儿。
毓敏虽然不知太子妃心中所想,但是她却也恩明白。
弘晟自打落地,不管是衣食住行都没有半分落于人后,读书更是承祜亲自过问,有时还会亲自教导儿子。
但是无论师资力量多么的强大,若是人真的愚笨,也到不了现在这个水平,可见这孩子,的确也是个聪明的。
这是好事儿。
弘晟聪明,承祜的地位也就越稳固,如此不管是对前朝还是后宫,都是好事儿。
**
皇帝上午回銮,中午用午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