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6
会领一部分差事,但是今年惠妃忙着照顾儿媳妇,自然是腾不开手了,所以后来就只有三妃领了差事。
惠妃知道这消息之后,便有些气不顺,但是想着伊尔根觉罗氏的肚子,又将这不忿压了下去。
如今这个时候,还是孙子更重要一些,根据太医的诊断,伊尔根觉罗氏这一胎多半是个阿哥,如此可就不能再出半点岔子了,否则她不疯,胤禔都得疯了。
**
今年这个年过得平平淡淡,除了伊尔根觉罗氏吃了一半的年夜饭,突然身体不适被人扶了下去之外,再没有别的波澜。
毓敏看着伊尔根觉罗氏满脸惨白的样子,忍不住就想起了两年前的年夜宴上,伊尔根觉罗氏也是做出一副不舒服的姿态,然后趁势宣布了自己的好消息。
那时候她眉眼间还带着得色,即便有些让人不舒服,总归是生机勃勃的一个人。
可是到了今年,她眉眼之间就只剩疲惫,毓敏一个老年人,看着她这副样子,都觉得未免有些暮气沉沉。
**
过完年之后,皇帝突然下诏,要亲征准噶尔。
这是早就有的预兆。
之前讨伐准噶尔,虽然除掉了首恶噶尔丹,可是准噶尔还有余部残留,这些人与清廷仇深似海,自然也就成了国家安宁的一大威胁。
只是之前玄烨念着国家刚经过大战,不可轻动,因此才暂时隐忍了下来。
如今几年过去,也总算是缓过劲来,玄烨想要征讨之心,自然也熊熊燃烧了起来。
毓敏一般是不会对这些国家大事多做评判的,既然玄烨想去,那她也就只能支持,最多说上几句小心行事,注意安全,别的却也是无能为力了。
不过想着他一个皇帝,即便是亲征也没有上战场杀敌的道理,毓敏原本有些焦虑的心倒也安稳了几分。
从下诏亲征,一直到出发征讨,中间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也是在这一个月里,玄烨彻底将朝政交到了太子手上。
这次他离京亲征,自然也是太子监国,虽然之前太子也监过国,但是这次却是格外的不同。
皇帝直接下令,凡是部院的奏章,都听从皇太子的处理。
这简直就是完全将军国大事交到了太子手上,没有半分保留。
可是太子对于这项殊荣,却依旧表现的战战兢兢,再三表示自己还太年轻,只怕不能担此重任。
最后是玄烨再三安抚,太子这才勉强接下了差事。
皇帝如此行事,一时间朝野上下又开始蠢蠢欲动,太子党当然各个满心欢喜,只觉得前路光明。
而胤禔一党人,自然是各个愁眉苦脸,只觉得自家阿哥距离那个位置是越来越远了。
胤禔自己也这么想,因此他这几天,心情格外的不好。
这一日他和明珠见面,胤禔也是摆着一副无精打采的脸,看着再没了以往的精气神。
明珠看他这副样子,心中暗自有了打算,面上满是笑道:“如此喜事当头,阿哥为何这副表情?”
胤禔像是看傻子似得看向明珠:“汗阿玛看重太子,你我又何喜之有?”
明珠却是隐秘一笑:“阿哥可曾听过一句话,所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虽然看着满堂富贵,可是这富贵底下隐藏着的漩涡,却也是同样的深不见底。”
这话说出来,胤禔顿时精神了,双眼发光的看着明珠:“明相的意思是?”
明珠又是一笑:“阿哥别急,太子如今的处境虽然看着风光,其实也不过是在悬崖峭壁上走钢索罢了,皇上如此信重,又掌握着如此滔天权势,但凡只要他行差踏错半步,那便是万劫不复,地狱人间,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罢了。”
胤禔听着这话,顿时呼吸都粗重了几分,原本还有些沉郁的心情,也顿时激荡了起来。
第127章 所求
不得不说, 明珠的这番话虽然略有些夸大其词,但是从逻辑上来说, 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起码胤禔一下子就被蛊惑住了, 他瞳孔放大,呼吸急促,整个人激动到不行。
而明珠见他不再和之前一样低沉没心气, 也适时的将嘴边的话往回收了收。
“所以阿哥大可不必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感到失望, 要知道福祸相依,这世上之事,就没有恒久不变的道理, 只要阿哥认真做事,沉稳应对, 日后未必没有机会。”
胤禔咬着牙才忍下了内心的激动,他点了点头:“明相所言甚是,是我着急了。”
明珠又是一笑:“也不怪阿哥着急, 人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阿哥身在局中, 自然难免被时局所迷, 不过也请阿哥放心,老臣一定会竭力辅佐阿哥行事的。”
胤禔顿时满心感动,握住了明珠的手:“实在是有劳明相为我操心了。”
明珠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面上的笑也真切了几分,但是嘴上却只道:“阿哥不必说这些客气话, 咱们还是先得商讨出个策略来应对此次事件。”
**
且不说此事胤禔和明珠之间的的商议,便说此时的东宫,也是心思各异。
胤祉并未考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是单纯的为太子高兴:“皇兄, 如今汗阿玛愿意将朝廷大事交托在您手上,可见汗阿玛对您的信任。”
太子淡淡一笑:“我自也不敢辜负汗阿玛的这份信任,只是到底事关重大,及至如今,我心中还是战战兢兢啊。”
太子这么说话,胤祉和胤禛二人立刻察觉出了太子的言外之意,而一旁的胤礽却不以为意,昂着下巴道:“大哥何必想这么多,既然汗阿玛交代了差事,那便好好当差便是,想得太多反倒复杂。”
太子听了这话,忍不住苦笑一声:“四弟赤子心肠,我不及你。”
一边的胤禛看着眼色,插话道:“虽说四哥这话不错,但是说到底,如此重任,再如何小心重视也是没错的。”
太子听了点了点头:“正是这个道理。”
说完顿了顿又道:“虽说这次汗阿玛让我总理政事,但是我到底年轻经验浅薄,还是需得汗阿玛掌舵提点。”
众人一听太子已经下了决定,便也不再多说了,只是他们各自心中却明白,太子只怕是不打算借着这次机会,捞些好处了。
有了这个结论,几人心中也有了定论,等今日回去,得好好约束门人,可不能在这个时候扯后腿,要知道,太子这个人,虽然看着温和,但是你要是一旦越过了他的底线,他也是绝不容情的。
**
二月份皇帝离京,太子领着留守京城的臣子们,一起给皇帝送行。
一路送出去十几里,这才在皇帝的劝说下,依依不舍的回了京。
而皇帝面对如此孝顺的儿子,也是满心的感动,承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