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


般模样,她心中怨恨难消,恨不得饮仇人之血,啖仇人之肉。

顾婵漪丝毫不畏惧楚氏的凶狠杀意,她抚摸腕上长命缕,慢悠悠地开口。

“既找不到物证,我们还有人证。”

楚氏闻言,顿时一惊,随即双眸明亮,甚至顾不得旁的,伸手紧抓顾婵漪的手臂。

“什么人证?!三姑娘手里有人证?!”

“姨娘当年生产之时所用的稳婆,亦是我出生时,为我阿娘接生的婆子。不仅你与我阿娘,连府中刘姨娘生大姐姐时,也是这位婆子接生的。”

顾婵漪盯着桌上的茶盅,眸光狠厉,声音亦是冷然。

顾家已逝老太爷与原配发妻生有一子,即顾婵漪的父亲顾川。

发妻去世后,老太爷迎娶继室王氏,王氏亦生下一子,便是如今国公府里的二爷,顾砚。

顾砚有一正妻三妾室,正妻王蕴是他母亲王氏的亲侄女。

顾砚生性风流,王蕴姿色平平,不得顾砚喜爱。

顾砚婚后流连秦楼楚馆,王蕴迟迟无所出,虽是亲侄女,却也时常被婆母挑刺。

王蕴不得不将身边陪嫁抬为媵妾,楚氏姿容艳丽,楚楚动人,最初那几个月,顾砚颇为宠爱她。

楚氏怀孕后,身形有变,顾砚重回青楼楚馆,先后纳妾室刘氏与苗氏。

妾室刘氏进门便有身孕,头胎为女儿,乃顾家的大姑娘,仅比楚氏所生的二郎小几个月。

这位大姑娘身康体健,却被王蕴许给商贾之家为妻,远嫁江南。

妾室苗氏后进门,听闻二房种种,心生警惕,有孕后倍加小心。

临近生产时,更是离府住在乡下庄子,用的是她事先找好的稳婆与大夫,这才平安生下顾三郎。

然而,便是这般小心,顾家三郎仍死于十二岁那年的寒冬腊月。

顾家大房,已逝郑国公顾川与发妻盛琼宁鹣鲽情深,从未纳妾。

盛琼宁生有一子一女,即顾家大郎顾长策,三姑娘顾婵漪。

二房之中,顾砚与楚氏所生的顾二郎,眼下正在华莲山下的庄子。

顾砚与刘氏所生的顾三郎,年幼便没了。

如今住在国公府里的小辈男丁,除王蕴所生的顾五郎外,只剩刘氏所生的顾四郎。

顾四郎与嫡出的顾五郎,相差十二岁。

相比稀少的男丁,顾家二房的姑娘们倒是平平安安地长大了。

刘氏所出的大姑娘已经出阁,二姑娘是王蕴所生的嫡女,苗氏后来还生有一女,便是四姑娘。

“若非刘姨娘生的是女儿,你以为大姐姐能平平安安地长大?”

顾婵漪顿了顿,意味深长道:“我记得大姐姐可比二姐姐大三岁。”

楚氏闻言,顿时一惊,身子不受控制地打了个寒噤。

她有孕后没多久,顾砚便纳了刘氏,不到两月,刘氏便有身孕。

刘氏生产时,她站在院子一角,看见管家婆子领着稳婆进去,她看到那人的脸,确实是曾经为她接生过的稳婆。

只不过刘氏生产时并无意外,大姑娘也健健康康,而她的二郎……

是以,虽是同一个人,但她从未怀疑过稳婆有问题,只以为是二夫人在别处下的手。

楚氏面上仍旧半信半疑,但心底已然信了九分,她端起微凉的茶盅抿了一口。

“三姑娘仅凭一张巧嘴,说得天花乱坠,我如何相信你所说皆是真的,而非拿我当刀使?”

顾婵漪闻言,不恼不怒,对着楚氏勾起嘴角,笑意极淡。

“姨娘只需找到当年接生的稳婆,仔细盘问一番,自然明白阿媛今日所言是真是假。”

说罢,顾婵漪顿了顿,嘴角微挑。

“只不过,以姨娘的处境,找到那位稳婆,再顺利地问出话来,并非易事。”

楚氏闻言,眉头一蹙。

她是王家的家生子,虽跟着二夫人到了国公府,后来又成为姨娘,但她的身契还在二夫人手中,身边更是没有多少可用之人。

楚氏抿唇,抬起头来,直直地看向对面的顾婵漪。

“三姑娘既明白妾身的难处,想来已有了法子。”楚氏眼珠一转,“若妾身没有记错,大夫人当初生姑娘时,用的也是这个稳婆。”

顾婵漪眸光微冷,颔首道:“姨娘好记性。”

“阿媛如今被困在崇莲寺中,身边仅小荷一人,委实抽不出人来。只好请姨娘先派人将那婆子看住,以防某些人听到风吹草动,提前将那婆子藏起来。”

楚氏莞尔,抬手将脸侧的头发撩至耳后。

“看着个婆子罢了,算不得难事。只是,日后若那婆子矢口否认……”

楚氏话未说完,顾婵漪便明白了她的意思,她轻笑一声,“届时可由不得她了。”

明明三姑娘脸上带笑,声音亦是温婉柔和,但楚氏仍旧在盛夏清晨感受到一丝寒意。

日头渐高,蝉鸣声起。

楚氏仔细收好顾婵漪写的稳婆住址,起身告辞。

顾婵漪送她到院门外,拿出一封加盖火漆印的书信,递至楚氏身前。

“烦请姨娘将此信送至我阿兄手中。”

顾婵漪说得坦坦荡荡,面上没有丝毫窘迫,“阿媛住在山中,诸事不便,只好劳烦姨娘。”

日光下,年华正好的少女微微仰头,露出姣好的面容,衣袖沿着手臂下滑些许,露出手腕上稍稍褪色的长命缕。

神正眸清,笑脸盈盈。

楚氏接过书信,看了眼封面上娟秀的字迹,颔首浅笑,“三姑娘既信得过妾身,妾身必不负所托。”

楚氏拍拍顾婵漪的手背,声音轻柔,“三姑娘留步,妾身寻到稳婆后,立即让人告知姑娘。”

目送楚氏离去,顾婵漪在院门口站了片刻,正欲转身进院,却见院前不远处的小竹林,无风自动。

顾婵漪顿时心生警惕,附近只有她和小荷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她不敢轻易走上前。

在门口等了半晌,不见小竹林再有异动。顾婵漪拧眉,迟疑地转身回院,难道真是她想多了?

顾婵漪缓慢走进院子,小荷手捧丝瓜站在厨房门口,笑问,“姑娘,今日我们喝丝瓜汤如何?”

顾婵漪在竹桌前坐下,低头整理楚氏带来的一篮子线香蜡烛,随意道:“你看着做便好。”

便是此时,她身后幽静的小竹林,青翠竹叶间,有一道黑影快速闪过。

顾婵漪归置好这些香烛供品,起身回屋。

下月十五便是佛欢喜日,她便是以楚氏帮忙采购供品为由,邀楚氏上山一叙。

佛欢喜日,崇莲寺一年一度的热闹节日,最适合让世人重新记起她这个人。

顾婵漪跪在爹娘牌位前,恭恭敬敬上好香,转身进了卧室。

靠近梳妆台的角落,放着一个红木箱子,她低头翻找好一会,才翻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