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9
闺女。”
宵练反应极快,说话也不耽搁手上的功夫,理好衣襟,“姑娘莫要打趣婢子。”
顾婵漪裹紧斗篷,等宵练穿斗篷的间隙,她回头看向灯火通明的大殿。
“殿中嘈杂,我也不愿与她们往来交谈,你可知这附近是否有合适的去处,让我躲上片刻?”
宵练系好衣带,凝神想了想,眼睛一亮,“倒有一处。”
宵练在前引路,顾婵漪握住她的手,跟着她穿过小花园,在满园早梅中看见一座八角亭。
二人面露喜色,加快脚步走上前。
亭内有灯,尚未走到近处,她们便借着烛光,清楚地看清亭中所坐之人。
宵练一惊,当即便要转身,带着顾婵漪离去。
熟料,亭中人缓缓出声,如莺啼燕啭,甚是悦耳动听,“既来了,为何不上前一见?”
第八十一章
栽满早梅的御花园, 仅亭中有灯。
亭中之人,正是大殿内, 坐于御阶右侧的女子。
顾婵漪脚步顿住, 立于寒风中,止步不前。
无论前朝还是后宫,见圣上却能安坐于席间, 无需起身行礼之人,除后宫皇太后外, 顾婵漪仅见过亭中之人如此。
顾婵漪看向身旁的宵练,以眼神示意,询问此人是否可疑,是否危险。
宵练沉思片刻, 微不可察地摇摇头, 顾婵漪见状,顿时心中有数。
此人身边并无宦者宫女, 顾婵漪想了一瞬, 抬步上前。
她摸不清此人的具体身份,便屈膝行福礼,“见过姑娘。”
那人左手持酒壶,右手拿酒杯,自斟自酌。
听到顾婵漪上前见礼, 她微微抬眸,眼睛含笑地看了顾婵漪一眼,“起来吧。”
既行礼请安, 顾婵漪便想告辞离去, 谁知, 她稍稍抬眸, 便对上这女子的视线,此人竟在不动声色地观察她。
并非如殿中大部分世家夫人那般,满是打量考校的目光,而是眼睛含笑,透着一丝慈爱,仿若长辈在看一个晚辈。
顾婵漪见她连喝了五六杯,双颊泛粉,显得越加动人心魄,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顾婵漪担心她喝醉,迟疑片刻,还是忍不住开口劝阻。
“夜晚寒凉,冷酒入腹,并非养生之道。”
顾婵漪声音柔和,“姑娘还是莫要贪杯了。”
那女子挑了下眉,似乎颇觉意外,定定地看了顾婵漪片刻,轻笑出声,到底是将酒杯酒盏放下了。
她屈起手,手肘支桌,手腕撑头,衣袖下滑,露出洁白细腻的腕子和一小截手臂。
整个人歪斜地靠在石桌边,即便坐姿如此不羁,也依旧美艳动人。
“你这儿媳妇选的不错。”朱唇微启,女子柔声道。
顾婵漪一愣,这人明明看着她,但这话却明显不是说与她听的。
身后响起脚步声,顾婵漪立即转身,借着微弱星光,看清沿小径而来的妇人,她登时眼睛一亮,赶忙迎上前。
下石阶,沿小径快走两步,带起落于石板上的花瓣,顾婵漪屈膝行礼,“老王妃安好。”
老王妃颔首浅笑,握住顾婵漪的手,触之温暖,这才稍稍放心。
“穿的厚实,手心有温,并未受寒。”她微微抬头,看向顾婵漪身后的宵练,点头满是赞许,“将你家姑娘照顾得甚是妥帖。”
顾婵漪入宫前,沈嵘便特意送信告知她,他今日不会进宫赴宴,让她带宵练进宫,随身护卫。
但老王妃会去皇后宫中参加小宴,如若在宫中遇到难事,顾长策无法入后宫,可让宵练前去皇后宫中,向老王妃求救。
都城之中,众人皆知礼亲王自幼体弱多病,除每年除夕宫宴外,甚少入宫参加宴席。
顾婵漪知晓沈嵘的担忧,既知老王妃亦在宫中,她便未让姨母相陪,毕竟入宫赴宴,着实累人。
她却未料到,竟在此处遇到老王妃。
且老王妃与亭中之人,甚是熟稔的模样。
老王妃进入亭中,径直走到石桌边,周嬷嬷放下软垫,便朝宵练使了个眼色,两人离开亭子,站在远处。
亭中仅她们三人,老王妃主动开口道:“许久未见娘娘,娘娘依旧身康体健。”
娘娘?
顾婵漪愕然,满宫中当得一声“娘娘”,除了慈安殿的皇太后,便是如今圣上的嫔妃。
但是,顾婵漪微微抬眸,看向她的发髻,她梳的又是女郎的发式。
顾婵漪垂首低眉,掩下面上神色,乖乖立于老王妃身后。
“在这宫中,身康体健又如何,只不过是活着罢了。”女子语气淡漠。
老王妃无声轻叹,从袖口处拿出一块巴掌长的小布包,布包打开,里面却是支做工粗糙、料子寻常的玉簪,雕刻小花,似是荼蘼。
女子得见玉簪,登时站了起来,身子踉跄,扶着石桌方稳稳站定。
她伸出手,指尖明显地颤抖不止,小心翼翼地拿起簪子,借着烛光细瞧。
良久,她的身子亦颤抖不止,她抬起头来,将簪子护在身前,双眸噙泪,大颗大颗的泪珠从眼眶中溢出,梨花带雨。
顾婵漪见之,亦心酸眼红,忍不住想要落泪。
“是这支簪子。”女子声音发颤,跌坐在石凳中,又将簪子放至灯下,愣愣地出神。
指腹轻轻地抚过簪子上的小花,她的眼神甚是温柔。
“当年,我寻了它许久,却总是寻不到,还以为……还以为他在狱中,熬不过去,便将它砸了。”
女子指着簪子上的小花,神采奕奕,“你瞧,这朵花上还有道划痕,是他在刻簪时,我去闹他,他失手划出来的。”
女子亦哭亦笑,不似刚刚的行尸走肉,无悲无喜,更像是活生生的人了。
老王妃轻叹,抽出干净的锦帕,伸手递了过去。
女子却未接,直接用手背胡乱擦了擦。
她双眼明亮地看着老王妃,屈膝行礼。老王妃骇了一跳,连忙起身去扶她,她却侧身躲过,认认真真地行完一礼。
女子起身,正身而立,解下身上的小荷包,嫩绿缎子绣浅白荼蘼花,清新淡雅。
“还请王妃将此物转交给子攀。”
老王妃颔首,收下荷包,仔细放好,看着面前之人,正欲开口说话,却见她笑脸盈盈地贴身收好玉簪。
她自顾自地提起桌上的灯笼,脚步雀跃地往外走,长长的裙摆扫过青石板,衣袂飘飘,宛若林间欢快的仙子。
星光熠熠,歌舞乐曲,欢笑嬉闹,随着冬日晚风,远远飘来。
早梅绽放,清香沁鼻,寒风吹过,带起枝头上的残雪,以及浅粉花瓣。
老王妃目送那人走远,长长地叹了口气。
“莫要看她如此张扬肆意,偌大宫殿,可怜人无数,她亦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