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不过李存勖对太监感官不错,但又深知任用太监影响太大,所以李存勖折中了一下,正枢密使用了武将,就是郭崇韬,副枢密使用了太监,就是张居翰。

而当初其实跟着李存勖打天下时,太监中辈分资历最大的是马绍宏,但马绍宏比郭崇韬年长,郭崇韬担心压不住马绍宏,才让张做了枢密副使,这导致了马绍宏一派很不满,因此成仇。

再加上郭崇韬后来后轻视太监,说出那句“煽了的马都不能骑,何况是太监”经典名言,所以才有了后来宦官撺着刘皇后诛杀郭崇韬的祸事。

所以郭崇韬虽然死得冤,但细究起来,他死得还真不冤。

等到李嗣源上位,才枢密使都用武将,算是完成了转型。

可这转型时间毕竟太短了,许多惯例还没来得及更改。

就例如枢密使,由于唐朝担任的是太监,还一般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亲任,所以枢密使按照惯例,是可以进入宫中,随侍皇帝左右,并且在宫中办公的。

毕竟人家太监本来家就在宫里。

枢密使朱弘昭、冯赟两人在外被李从荣逼的没办法后,两人无奈之下,就想起这个惯例,决定仿唐时旧例,枢密使一般在皇帝身边伺候的惯例,两人也进宫。

对于李从荣,惹不起,他们还躲不起么!

只是唯一有一点问题,就是人家唐时的枢密使是太监,在后宫自然畅行无阻,可现在两枢密使是两男人,这就有点妨碍,不过好在李嗣源年纪已高,宫中年轻嫔妃没两个,嫔妃身边又有一群宫女太监,倒也不至于有太大问题。

所以两枢密使就觐见李嗣源,言明自己资历浅,经验少,怕耽误政事,就决定进宫随侍皇帝左右,尽心侍奉李嗣源。

对于属下打算如此卖力工作,身为皇帝的李嗣源自然不会反对,甚至还嘉奖了两句,于是两枢密使就进宫了。

两人带着枢密院的人挑了个宫殿住下,不过在后宫,目前名义上是曹皇后的地盘,实际是他娘在管,所以两位枢密使还是来拜了拜门头,同时来讨好一下宠妃。

而李嗣源如果在他娘宫里时突然有什么紧急军情,直接叫两个枢密使,两个枢密使现在也大大方方在他娘宫里办公。

毕竟人都进宫来了,再避嫌,就有矫情了。

林从得知前因后果后,简直哭笑不得,这李从荣都把两个枢密使逼成什么样了,自请进宫侍奉,在宫中办公,不过这两个枢密使也算有急智,知道在宫外碰不过李从荣,就到宫里依附皇帝。

说到底李从荣在宫外无敌还是因为背后的皇帝,而两枢密使,这也算是蛇打七寸。

只是牺牲有点大。

这放前世现代,就相当本来在分公司正常上下班,结果调到主公司,得吃住公司,还天天面对皇帝,压力不是一般大。

好在看两人态度,能躲掉李从荣,还让李从荣因为忌惮皇帝不敢再对付两人,两位枢密使倒是也甘之如饴。

况且,两位枢密使素日围在皇帝身边,也显得更受宠信,说不定对于喜欢权势的两人,还是好事。

所以林从想了想,就懒得管这事了。

而且看他娘,好像还挺喜欢参与政事的,这也算是个机会,希望他娘能好好把握。

*

李从荣虽然把朝廷一干重臣霍霍的不轻,不过出了朝廷,外面倒是风平浪静,国泰民安。

因为李嗣源祸害的主要是武将,三省六部文官这一块,李从荣几乎没有涉及。

李从荣虽然看谁都不顺眼,但能被他看不顺眼的,起码得先让他看到,李从荣说到底属于武将,对政务没啥兴趣,他没事也不会想到跑文官圈子去,所以文官这边还好。

就连最显眼的政事堂,李从荣都几乎没迈过来。

李从荣唯一一次对政事堂的宰相们发难,还是在上朝时,李从荣突然发现宰相站在右边那排,那他站在左边这排,而按照惯例,以右为尊。

不过冯道等几个宰相相当识趣,李从荣一提出来,冯道立马带着几个宰相和李从荣换了位置。

李从荣对几个宰相的识趣相当满意,自此就没再想起过几个宰相。

所以三省六部这边,除了兵部和户部不时被李从荣祸害一下,其他保留相当完整。

毕竟大多数部门,李从荣都从没来过,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在哪。

冯道带着一群文人低调做官,闷声治国。

不过冯道这边虽然低调,但是事却没少干,这不,这几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库充实,冯道就想起自己以前一直想弄而没钱弄的雕版印刷。

林从听到他家先生打算弄雕版,自然是十分感兴趣,这也是他特地从郊外大营赶回来的原因。

毕竟历史上,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的成熟,可是在他家先生冯道手下成熟的。

这种见证历史的事,他怎么能错过。

只是等林从兴冲冲赶到政事堂,却发现里面和菜市场一样,一群文人拦在冯道面前,死活不让弄雕版。

那架势,就差死谏了。

第113章 哪本教材最火!(二更)

“冯相, 这雕版之事万万不可啊!”

林从刚迈进政事堂,就听得这么一嗓子,顿时脚一顿。

然后一抬头,就看到屋里乌压压一大群人, 都围在他家先生冯道身边。

林从有些不明所以, 干脆先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冯相, 这雕版一事, 昔日太宗皇帝也曾做过, 不过是劳民伤财, 您又何必重蹈覆辙呢!”

林从眨眨眼, 雕版印刷怎么就劳民伤财了?

“冯相,那雕版印出的呆板无神, 怎及手抄的神韵皆备!”

林从继续眨眼, 难道古代就讲究机器出来的没有灵魂?

“冯相,手抄方便整洁,学子在读书时抄写, 还可更利于记忆, 何必弄什么雕版, 既懒了学生,还耗费国库。”

林从听得都无语了, 这是印书和抄书也不矛盾吧,印书是为了让书籍传播更广泛, 您要想抄书练字、记忆或者随便什么, 您自己是抄啊!

对面一群人却越说越来劲:

“这雕版印出来的油墨不均, 黑压压的一片,如何能看!”

“是啊,冯相, 而且雕版一旦出错,就要重印,哪及手抄容易更改!”

“就是,就是,冯相,何必弄雕版劳民伤财呢!”

就在屋中七嘴八舌的声音越来越大时,冯道突然咳了两下,屋里顿时一静。

冯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说:“众位的意思本相已经明白,雕版一事,本相自有定夺,诸位请回吧!”

众大臣还想再劝,冯道却已经端起茶盏,众大臣只好退下。

等人都走了,林从这才上前叫道:“先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