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


以他们要赶最早一班车回去。

客车到了县城,这回来接人的是魏三哥,看见自己媳妇真的没跟着一起回来,魏三哥难免有些沮丧。

蒋澈看出来了,再加上也有点同情他要跟媳妇分开这么久,没忍住就说了一句:“三哥,家里现在忙不忙?不忙的话你要想三嫂了,下午跟我一起去京市看她呗。”

“可以吗?”魏三哥惊喜问。

“可以什么可以!”没给女婿再开口的机会,魏母就一口浇灭了他的白日梦。

“你走了,孩子谁给你照顾?指望你大嫂二嫂吗?你好意思吗?”

魏三哥不好意思,被骂的脑袋直点也不敢还嘴。

丈母娘都发火了,蒋澈这个始作俑者也不敢继续帮他说话了。跟大舅子比起来显然还是丈母娘更重要一点。

一路回到魏家,魏三哥都还没缓过来,他也太惨了,媳妇媳妇不管他就算了,还要被自个老娘骂了整整一路。

魏家人早就在家里等着了,魏母和蒋澈刚从车上下来就被大家团团围住了,尤其是几个孩子,这么久没见着奶奶,多少有点想。

“行了,行了,都别围着了,老大家的还有老二家的,饭做了没,没抓紧去做,小澈吃完还要赶下午的车回去呢。”

“娘,饭已经做好了,现在就开饭吗?”魏二嫂抢先回答。

魏母想了想点头:“那就先吃饭。”

等吃完饭送走蒋澈,魏母才打开带回来的行李,掏了一把奶糖分给几个孩子。

孩子们小,有的吃就很开心了,拿到糖在家就坐不住了,没一会全跑光了。

等孩子都走了,魏母才开始讲诉她在京市这段时间的见闻,哪怕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魏萱家的小院子里,没怎么出去过,她也能讲的有鼻子有眼的,让人心生向往。

“那百货大楼啊...”魏母故作神秘顿了顿才道:“太大了,里面卖什么的都有,只有你们想不到,没有它不卖的。”

然后他掏出一双皮鞋:“看,这是你们小妹给你们爹买的,好几十块钱一双呢,我说不要买,她非买,劝都劝不住。”

这个价格一说出来让在场的几个人全倒吸了一口凉气,几十块钱一双鞋是什么概念啊,反正她们是想像不到的,她们全身上下的钱加起来也不到十块。

魏父则喜滋滋的接过鞋子爱惜的摸了起来。

别说魏家三个哥哥羡慕了,此时的魏大嫂和魏二嫂也后悔啊,当初去给小妹代班,她们一听没钱拿就不愿意去了,现在想想能去京市见见世面也是好的啊!

还是老三家的聪明,唉,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蒋澈回到家把魏三哥的事说给了魏萱听,魏萱听完也挺愁了。

虽说她现在对外的说词是让魏三嫂来代几个月的班,但她自己清楚她是不打算回供销社的了。

既然这样,这个工作有很大可能是要落在三嫂手里的,三嫂要是留在京市,总不能让她和三哥夫妻俩一直分离两地吧,长久下去,感情出问题她可付不了责。可要是让三哥也来市里,他又要靠什么养家呢?她可没本事给三哥找个工作。

算了算了,不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等到时候总有办法的。

魏母回去了,蒋澈和魏萱的生意还得再接着做下去,等到孩子三个月的时候,蒋澈给孩子打的小床做好了。

这下魏萱省事多了,不管在哪里做什么,只要把孩子放在小床上,推到她旁边放着就不怕孩子醒了没人知道了。

今年魏萱依旧没有做新的吃食,主要是带孩子太费精力了,她根本没时间去研究别的,还是做以前做熟了的比较容易。

等到天气开始慢慢回温,魏萱收到魏家寄来的一封信。

第47章 成绍此人

◎长远的眼光◎

信上写了大莲花生产队要开始实行分产到户了, 写信来就是想问问蒋澈和魏萱他们家应不应该多承包点,会不会有风险。

魏萱看完信对蒋澈道:“你去给我娘家打个电话吧,就说能干多少承包多少, 最好能把队里那个鱼塘也一起承包下来。”

蒋澈没想到媳妇胆子这么大,不禁问道:“你不怕她们亏啊?”

“干什么都有可能会亏, 但是种田是风险最小的了, 我家三个哥哥各个都很能干, 种田的老手, 只要他们肯干亏的可能性就很小。”

蒋澈虽然嘴上这样问, 其实心里也跟媳妇是差不多的想法,于是第二天他就给魏家打了电话,把他跟媳妇的意思说了。

至于魏家现在其实是分成了两派, 魏父和魏大哥觉得第一年可以步子迈小一点,少承包一点试试水。

魏二哥和魏三哥则认为这件事就是要抢在别人都犹豫的时候占了先机才行,不然等到别人都知道其中的好处之后, 还能轮得到他们家吗?

就是因为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魏母才拍板决定写封信去问问闺女和女婿的。

现在蒋澈的电话一回过来, 魏父沉默片刻后也点了头,算是同意了魏三哥和魏二哥的说法。

只是他脸上的忧愁又加深了不少。

哎, 收成好那是皆大欢喜, 万一收成不好可又咋整啊!

晚上躺在床上,魏母听着他一声接着一声的叹息, 也明白他心里的担忧, 但既然闺女和女婿都赞同的事情, 她觉得应该不会出问题。

所以她就劝:“老头子, 你就别想这么多了, 你再愁也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只会让你自己着急,凡是多往好的方面去想,早点睡,留点力气明天多干点活才是真的。”

魏萱都不知道她妈对她和蒋澈这么信任,也不知道魏家因为这件事这么苦恼,她此时正在家里接待客人。

卞芊芊和丈夫也是因为分产到户这个事情来京市的,不过跟魏家不同的是,成绍没准备承包下很多的土地。

他自己知道自家的事,家里老爹懒,老娘年纪也大了,弟弟妹妹又还小,光靠他一个种田赚钱恐怕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

好在他脑子还算灵活,想到了一个办法。

分产到户这件事对农民肯定是好事,每年除了要上缴一定产量的粮食外,剩下的都是自家的了。照这个趋势下去,明年家家户户肯定能剩下很多的粮食,到时候他完全可以从村里收粮食往城里卖啊!一斤少赚点,积少成多也很不得了了。

不过这事光靠想还不行,他得知道城里现在粮站收粮食是个什么价,他如果比粮站收的贵一点还有没有赚头?

这不,为了搞清楚这些,成绍就带着卞芊芊到京市走亲戚来了,也是想趁机跟她姑姑家打听一下粮食的价格。

刚好宋建军在家,听说了他的打算,就准备把这事拿去问问蒋澈靠不靠谱。

在宋建军心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