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


从饮下西王母的美酒后,就越加嗜睡,但容貌确实越来越年轻了。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很难聚首,甚至谢凌云作为皇子,还要亲上战场。

就在谢凌云出发前的前一夜,三人又收到一张纸条:

入道二首其二

萧瑟秋月,远客长谣。

疏林凉风,虚岚凝霜。

高楼累土,钟鼓生尘。

魂灵空载,香气盈庭。

春华秋实,城草木深。

问君何处,天下吾乡。

“萧瑟的秋月,远方有人唱着歌谣。稀疏的林子有风穿过,缭绕的云彩凝成寒霜。高台已经变成高高的土堆,钟鼓蒙上厚厚的灰尘。

我的魂灵仍然存在,身体有淡淡的香气。时间一年年过去,繁华的都城已经变成草木繁盛的野地。如果你要问我心安的地方是哪,从此天下都是我的家。”

沈雀薇凝视纸条许久,长叹一口气。

果然与他们猜的没错,这正是霖昭王的入道历程。

曾为帝王,励精图治,一朝沉迷长生,潜心向道,真求得仙人入梦,梦想成真。

但是仙缘开始,却意味着尘缘断绝,只能以不死之身眼见国破家亡,故人逝去。

最先等在灵幕前的是谢凌云,因为他个性固执,哪怕只是幻景,也做不到见着黎民百姓因为战争死去,所以以凡人之身拼杀,但是敌军没杀死他,他是被幻景中的亲兄弟五皇子暗杀。

毕竟是幻景,没有痛苦,等到意识清醒,他在灵幕前看完了霖昭王最后的故事。

紧接着是卢江月,她与幻景中的父亲一起痛批奸臣,慷慨赴死,最后是沈雀薇,即便没有灵力,她还是尽力保护宫中年幼的孩子,被流矢所伤。

最终,得权者竟是亭戈国与四皇子,想来是早有合作,里应外合。

西王母叹息一声,收回赐予亭戈国的仙音灵药,但当时国王与皇后正沉浸在霖国辽阔的疆土中,无暇顾及庙宇正一座座坍塌。

三人再聚首灵幕前时,久久不能回神。

谢凌云最先动作,随手一道灵诀,喉结滚动,眼圈竟然红了。

这道灵诀是高阶防御灵符,莫说凡人的暗剑,哪怕是千人来杀,依旧可以全身而退。

他只差一点,就能斩首敌军首领,只差一点,却被副将所害。

三人心神激荡,久久难以平静。

而灵幕里,霖昭王正站在一片废墟中——

他被西王母所救,但是触目所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哪怕曾为一国之君,从此也再无归处。

霖昭王又哭又笑,最终仰天大笑,呕出三口鲜血,散发持剑,渐渐随灵幕一起消隐了。

有端雅的女子声音响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悟道]一境,请君开言——”

沈雀薇沉思,眉宇间透出入境前没有的成熟,回首整个幻景,那位人间帝王从九五至尊再到散发修士;四皇子身份低微卑贱,与虎谋皮,成为亭戈国掌控下的傀儡皇帝;亭戈皇室从不信鬼神到潜心向道感动西王母,再到图谋权势……

再想到自己,幼年孤苦,少年彷徨……时至今日,凡所经历,皆为自己。

无论人生还是求道,本就是一个不断“成为”的过程。

她开始自问:

沈雀薇,你要选择成为谁,虽然都是“沈雀薇”,可你知道,那不一样。大道三千,你的道,又为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她暗暗思忖,豁然开朗:

是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道]并不只是一个空洞庞大的东西,它可以微小到一粒尘。从九州四海再到一花一叶,为何不能是“一人一大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少女表情变得坚定。

她酣畅淋漓写下四个大字:我本是道——

我本是道,我就是我自己的大道,我只可做自己,自己的道如果能向别人解释清楚、令别人加以模仿,便不是自己真正的道,如果我告诉你我的名字,你便以为这就是我,那也不是真正的我。

“这就是我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沈雀薇笑着喃喃。

写完后,秘境訇然中开——

【问道】一境,就此通过!

第49章 天命

很少有人知道, 谢持光当年加试,也曾进入过[悟道]一境,藏书楼有诸位先贤的灵光, 只有遇到有缘人才会出言指点。

当年谢氏先祖入道后飘然不群,不言自己来历, 但他心系自己的后辈, 也留下此境造化后人,所以但凡是谢氏子弟, 且心志符合他规定的人,都有机会进入此境。

谢持光进入此境时已经是天段修士,他和沈雀薇三人性子绝不相同,几乎转瞬间就猜到这是谢氏先祖的入道经历。

但是他性子万事争先,“即便是我谢氏先祖, 也不过是凡人之身, 幻景就是幻景, 怎么做、如果演, 当然是我说了算。”

他觉得霖昭帝不够合格,也不够聪明, 身为帝王,却不能保全黎民百姓,是为失格,爱护子民与逍遥入道不能两全, 是为不够聪明, 霖昭帝做不到,他就帮他做到。

如此, 才是谢持光认为的完满。

谢持光在这个幻景中花了三年时间,殚精竭虑用尽机巧, 仍没有达成目的。

这件事陷入悖论,若霖昭帝顾得百姓,便心存权欲,西王母不肯降下仙音,若为国为民,又不符合西王母“心斋纯白”的要求。

相熟的人都说谢持光多智近妖,独得上天偏爱,但凡要做的事没有一件做不到,他也理所应当那么觉得:

做不到便是蠢,达不到就是没有能力,我谢持光绝不会如此。

偏偏有些事就是做不到,机缘巧合,多么让人心生厌烦的词,可偏偏就是能让他所有努力竹篮打水。

谢持光第一次被加试难倒,幻景循环三次,他仍不肯出境,直到最后,先祖灵光附身到那位散发道人身上,未回头,只说:“小子,‘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其一’,你再聪明又如何?造化更迭,你何尝不是其中一环?”

天机算不尽,假如天地间规律总共有五十之数,能推算的变化也就只有四十九,做事留一线,方是为自己留一线生机。

这与事事追求极致的谢持光之道,显然相违背。

他枯坐三日,终于放下心中执念,长叹一声,坐观先祖入道,回去后顿悟,隔年天榜大比摘得魁首,没有如众人推断那样更加高傲冰冷,反而收敛三分锋芒。

修行第一阶段看似逆水行舟,与天争光,所以求的是登峰造极境,循序渐至,便知天道有时,一切都在道之中,留一线后路妥协,未尝不是真勇士。

所以谢持光便知道,自己接下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