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6


,她妈妈坚持不了太久的。

最后的结局,要么就是她爸每天回来把她妈揍一顿,直到拿到这笔钱为止。

要么就是她妈被她爸打死……

莫丽丽很清楚,这笔钱放在她妈手里,就是一道催命符。

所以,她做出了这辈子最大胆的一个决定:偷了她妈攒的钱,然后给她妈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了。

在信里,莫丽丽把她这些年憋在心里的话全部说了出来。

她不喜欢这个家!

也不想要这个酗酒赌博还家暴的父亲!

更不想继续留在这个家,等再过几年,让她爸在酒桌上随便把她许配给另一个酒友或者牌友的儿子,然后嫁给另一个酗酒赌博的男人,继续她妈这悲惨的毫无希望的一生。

莫丽丽给她妈下了“最后通牒”:

如果你继续和这个打女人的烂人在一起,那就做好一辈子都看不到女儿的心理准备吧!

如果你还想要我这个女儿,就跟他离婚!

不用怕以后老了没人养,她就是一辈子不结婚,捡破烂也会把亲妈带在身边的。

观众们简直爱死了这样勇敢果决的莫丽丽!

所以,莫丽丽被淘汰之后,才会有那么多观众不停给节目组留言,希望节目组能替他们转告莫丽丽,无论如何都不要再回到那个家,不然肯定会被她爸打死的。

甚至还有很多观众希望节目组能提供莫丽丽的个人联系方式,他们可以资助这个女孩子继续上学,找个寄宿制学校,他们可以承担她的学杂费、住宿费和生活费。

所有人都希望莫丽丽能够摆脱那个可怕的原生家庭。

那么,被淘汰之后的莫丽丽,到底去了哪里呢?

第233章

想破了头,观众们也不会想到,勇敢果决的莫丽丽,居然被卫昇介绍到了南江县荣兴刀具厂,成了另一位彪悍女士贾芳芳的徒弟!

还记得那位靠打铁铸刀圈粉无数的贾芳芳吗?

自从南江县的杀鱼刀火了之后,县里几家刀具厂可算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尤其是像贾芳芳这样的老师傅,又负责技术指导,又要承担高端定制线的刀具铸造,还要配合工作室拍视频做直播,虽然辛苦了点,但每个月六位数的收入,再苦再累也值得呀。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自从听说贾芳芳月入十几万之后,老师傅的两个儿子肠子都悔青了。以前俩人都看不起打铁的,最怕别人说他们家老头子是个打铁师傅,可现在,听说两个儿子天天拖家带口的回家孝顺爹妈,缠着老师傅教他们手艺。

一个月十几万,一年就有一两百万的收入啊,发财了!

什么?你说打铁的都被人瞧不起?等劳资年入百万,看到时候是谁瞧不起谁。

不单是两个儿子,老师傅家那帮亲戚朋友,个个都想让自家孩子跟老师傅学手艺,老师傅烦不胜烦,只能托辞说自己年纪大了,带不动徒弟了。

没想到这帮人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他徒弟头上。

老师傅带不动,那贾芳芳总能带得动吧?

再说了,贾芳芳以前就是个离婚没人要的老女人,巴结上了老师傅才学了这门手艺的,她现在一个月能赚十几万,还不都是因为有这个师父?

仗着老师傅对贾芳芳的“提携之恩”,老师傅家那帮亲戚得意极了,毫不客气地跑到刀具厂,开口就让贾芳芳要“知恩图报”,别赚了钱就忘了师父对她的恩情。

再说了,他们觉得老师傅的手艺就是他们家的手艺,贾芳芳一个外人,怎么好意思霸占他们家的独门手艺?

必须立刻交出来!或者把这门手艺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家的儿子女儿,最好再把他们都介绍到厂里工作,不说月薪十几万吧,至少也要五万块钱一个月。

贾芳芳连自己的男人和婆婆都能说不要就不要,还会搭理这帮异想天开的煞笔?

当时她就冲去办公室,让办公室帮她把自己和卫昇名下公司签订的合同翻出来,打印了几份,甩到了这些人脸上。

“看清楚了!你们所谓的独门手艺,现在已经是咱们南江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还你们家的?多大脸?”

“哦对了,想让你们家孩子进厂做学徒?行呀,我不拦着!不过,咱们县里几个老师傅,都已经和这家公司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也就是说,以后我们只能给这家公司铸刀,我们带的徒弟,也必须经过这家公司的统一考核。”

“想进厂学手艺?先去公司报名吧,通过考核,要是能分到我手里,看在你们是干爹的本家面子上,我一定会好好带他们的。”

说完这番话,当天下午,贾芳芳就给卫昇打电话告状了,顺便提醒一下老板:有人惦记上他们了,想偷走他们的手艺呢,赶紧滴,趁着老师傅们还没公开收徒弟,马上把学徒工招满!

她可不相信这帮人主动找上门学手艺,是真的喜欢打铁这门手艺,不然老师傅打了几十年的铁,年年都回老家过年,怎么没听说老家有亲戚想把孩子送到老师傅这里学手艺呢?

哦,现在看到别人学这门手艺赚大钱了,一个个都眼红啦?

没听到民间都流传着这句老话吗?人生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就是说学了这门手艺的,一辈子吃苦受累,还赚不了几个钱。

要不是卫昇带着他们做自媒体开辟了新销路,还帮他们打造什么“个人IP”,让他们带货赚外快,贾芳芳就算把老师傅打铁的手艺都学会了,这辈子也不过是在厂里拿着几千的工资,混口饭吃罢了。

这帮人要是真能吃得了这个苦就怪了。

贾芳芳这么一说,卫昇也重视起来,正好赶上《神农道》第一季进入了百强淘汰赛环节,之前卫昇曾经承诺过,可以承担十个名额的助学计划。

结果一询问,愿意继续上学深造的只有个,剩下七个都想进厂学手艺。

都去沅溪生物也不可能,卫昇知道莫丽丽的家庭情况,再想想贾芳芳和她那几个牛高马大的师兄,眼珠子一转,就把莫丽丽送到了贾芳芳这里。

果然,勇敢果决的莫丽丽,和泼辣爽直的贾芳芳,这对师徒简直是一见如故。贾芳芳无儿无女,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能生个孩子,现在看到莫丽丽,就跟看到自己亲生闺女似的,她甚至觉得,如果当初换一个人嫁了,她能有个女儿,一定就是莫丽丽这样的。

大屏幕上,画面飞快地切换着,现场一万多人,还有直播间实时在线的几百万人,看着莫丽丽离开节目组,走进了南江县荣兴刀具厂。

看着她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白,到能够独自完成一把刀的铸造过程。

看着厂里的“师兄师姐”们,像对待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照顾着莫丽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