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到水镜的声音停止,他要继续刚刚的话题。自己是怎么死的?这可是个大问题。“爹……”

朱元璋深呼吸。再没忍住,抄起果盘上的桂圆,朝着二儿子脑门砸去。

“你赶着投胎啊!都说了看完再讲话,没瞧见水镜显灵还没结束。”

观影者评论显示出来:

『评论:

△喜欢咸豆腐脑:黑格尔表示,这话他真的说过。

甜食爱好者:楼上ID异端。

鸡鸭鱼肉龙虾螃蟹火锅都上一份 :别打了,甜党咸党别打了。[打起来啊!快打起来啊!]

(回复43)

△我的精神还正常:这次咕咕是间隔十天才更新,痛失周更勤奋勋章,日常催更。

摸鱼上班:看穿了,咕咕是不可能日更的。一周七天,工作一天,休息六天,长命百岁。

热死了:牵星板故事更了三期,夏天还没过去,今年真的好热。明朝人穿到过来的话,分分钟中暑。

(回复90)

△批发玫瑰花:哪本书里讲的,朱元璋临死前三问“朱棣来否?”有没有可能是他临时想变更继承人?

立朱允炆为储君时,老三活着。老朱也没想到老三居然在洪武三十一年罹患疾病,会比他早死几个月,原本的藩王牵制平衡突然被打破。

做梦家里有矿:好像是《明太..祖实录》记载的,但朱棣没见到朱爸爸最后一面。

虾仁猪心:先不说这件事的真假,谁说叫人回去是更换继承人?说不定老朱在死前帮孙子最后一把,把最大的威胁除掉。

(回复88)

……』

至此,水镜的虚相消散不见。

朱元璋意犹未尽,每看一次,他都希望这影像能更长一些。

其他人就不同了。大部分即便不是如坐针毡,也是被当头敲了闷棍,处于头昏目眩中。

朱棣倒是在默默偷着乐。

虽然听不清水镜的音调,但那些字迹总算一笔一划清楚表明了永乐帝是谁。

——之前的猜测与感觉没有错,真的是自己!

要忍住,一定要冷静克制。

朱棣不断默念,关键时刻绝不能得意自满。水镜世界发生的历史投射到这个世界,历史的轨迹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朱元璋没有如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今天将第三集 播放给众人看,不是单纯地大过年故意给儿孙们添堵。

更是表达一种深意。

在获知某种历史可能性后,要如何选择?能不能走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洪武帝自登基以来,一直奉行嫡长子继承。

因此,当朱标不幸离世,官员们中有不少人拥护嫡长孙朱允炆继承皇位。

现在朱元璋要改弦易辙,必定需要一个理由。尤其是要让儿子们心服口服,不再生出藩王之乱。

朱棣越分析越觉得父皇拟定的新储君就是自己。

要越过二哥与三哥立储,才会用出超乎寻常的水镜显形本事。以史为鉴,不再重蹈覆辙。

然而,这样做对自己有致命缺点。

兵变篡位,自古在皇家都是大忌。

这件事被众人所知了,就是一个明晃晃的攻讦切入点。哪怕篡位事件尚未发生,可只要不是自己登基,新帝能容忍他吗?

朱元璋环视一圈,把众人的反应收入眼底。

先点名朱樉,“老二,现在你能讲话了。不许问你是怎么死的,你想点有用的,刚刚那些水镜画面,读出什么来了?”

朱樉张了张嘴,顶着朱元璋如刀的眼神,真是一肚子委屈。

水镜讲大明故事,可他堂堂秦王,居然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透明人!

刚刚的内容提到三个死人。老三朱棡与十二弟朱柏的死亡时间与方式都被提到了,他呢?

朱樉委屈不已,老爹还不让他追根究底。他要死了啊,怎么能不问。

这会是梗着脖子,也不讲话。反正死都要死了,大有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朱元璋顺气再顺气,不搭理老二,目光一一扫过众人找下一个答题者。

众人:来了,熟悉的感觉来了。

这就是学堂上夫子抽人提问的紧张场面。现在是大年初一的晚上,居然搞这些,父皇终于是不想做人了。

作者有话说:

①《明史纪事本末》

第10章 第十章

◎。◎

在学堂上被夫子抽问,有的学子无所畏惧,有的学子默默祈祷突然习得隐身术,还有人会跃跃欲试。

当提问者变成朱元璋,第三类答题者就趋近于零。

“老三,你来说说看了水镜后有什么想法?”

朱元璋先点名朱棡,对于老三在历史上竟然先自己几个月病逝,做父亲的无法不哀伤。

先是朱标,再是朱棡,怎么都死在自己前面了?

是不是因为他们太忙了?水镜评论里说了,想要长命百岁,多休息是好办法。

朱标已逝,朱棡必须要挽救一番。

朱元璋暗暗决定让老三闲适度日。

藩王有不同的活法,不必操持过多政务军务,赏花弄草也是一天。

朱棡真没想过朱元璋正在非常好心地计划削弱他的权力。

面对死亡倒计预警,他不似蠢二哥将其看得太重。自认身体不错,到时候注意别染风寒之类的疾病就好。

眼下,全神贯注于水镜透露出的讯息。

现在终于弄清了朱棣近一个半月为什么被父皇变着法地针对。

今天众人第一次看到水镜,朱元璋却对此很熟悉,想必是以往观影时获知朱棣的篡位事件。

朱棡:窃喜!

回想过往,父皇与先太子相处融洽,朱标死后,对朱允炆也是关怀有加。

不难发现朱元璋倾向谁做储君,会由衷对那个人很好,无不和颜悦色。

瞧瞧永乐帝在历史上做的事,再看朱元璋近期的态度,罕有可能将他排在储位人选表上了。

那么该由谁继位?自己能争取吗?

论嫡,朱元璋现有四位嫡子;论长,朱棡从出生起就排在朱棣前面。

“回父皇,儿臣以为派出船队出使西洋耗费巨大,务必谨慎。”

朱棡没有提靖难之役暴露出的军事问题。打压淮西一系武将是朱元璋的主张,总不能说父皇做错。

也不便直接说朱棣的狼子野心与朱允炆的错误削藩,以免显得他对手足亲人的极力打压。

以前,先太子朱标是怎么处理藩王问题的?

是宽容待人。

朱棡想要让朱元璋瞧见他符合太子之位的标准。

他不会违背朱元璋的施政纲要,也能宽和对待兄弟侄子们。总之,与朱棣深藏的反叛性格截然不同。

因此,有的话不能正面说,但能从侧面指出永乐帝登基后的弊端。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