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们的本事。
遭遇神仙,更多凭的是运气。
作为皇帝在三天前第一次见到神山,方士们又有什么非凡功绩能比皇帝更容易找到仙踪?
入夜,准备就寝。
耳畔忽然响起一阵细微的声音。“滋滋滋——”,它有些刺耳又有些熟悉。
嬴政蓦地精神一震!
就是它。此前自己触碰神兽虚影,捕捉到一种闻所未闻古怪声响。
【跨时空信号卡顿bug已修复。请观看者调控音量高低与画面大小,直接念出设置即可。】
屋内,凭空响起这些话。
嬴政没有完全弄清话中含义,他近乎凭直觉做出了选择。“音量低,画面小于墙。”
空无一物的墙头闪现水镜,镜中浮现出一簇簇金色光芒正在坠落。
这一幕有点熟,正是三天前神迹消失时的场景。
好似书接上回,金光开始慢慢变小。
最终凝成了一枚虎符与一枚龟符,两枚符静静地悬浮在半空中。
不能说它们平平无奇。
嬴政一眼认出那枚虎符,是他命人铸造的阳陵虎符。青铜材质,卧虎状,能从中间分成左右两半,背部有错金篆书。
此乃调兵遣将的信物,非常重要。皇帝留一半,另一半交给阳陵守将。调兵之时,合二为一,以作凭证。
至于乌龟造型的符节倒是见所未见,猜测它也是某种凭证。
眼下,重点根本不在两枚符的用途。
要问的是夜深忽现水镜影像是怎么一回事?又是某种神谕吗?
下一刻,影像变了,变得异常简陋。
镜中图像以白色为背景,用几笔黑色勾出两团很潦草的物体。
一个圆圈里有「王」字,一个圆圈里画了几条花纹似龟壳,仿佛代表了老虎与乌龟。
这时,水镜响起了一道女声。
【各位新老伙伴,我回来更新了。之前去陕西旅游有了灵感,这期聊点闲篇。
上次有一排人赌我不可能再搞大制作。刚刚十秒钟的开场动画如何?是不是大制作?
凭良心说是不是仙气值爆棚?再次感谢“请咕咕在码头吃大餐”,谢谢他制作的神兽下凡视频。
闲话少叙,让我们进入「咕咕闲聊」。想来大家也猜到了这次的主题与虎、龟相关。《“古代人的身份证明”,从秦阳陵虎符与武周龟符说开了去》,今天说上集。】
嬴政紧盯水镜,竖起耳朵,做到了不错漏一个字,以而理解这些话的意思。
他依旧站如松,背脊笔挺,面无异色,脑子却是罕见地有点混乱。
咔嚓!
此刻,对他而言很重要的某种东西碎掉了。
他听懂了,三天前的非凡神迹是人为,是后世人制作的影像。
——这个世上居然没有神仙!
作者有话说:
【小剧场】
系统:帮助始皇大大反诈第一步,把美好的神迹撕碎了给他看。这世上没有仙山,别找啦——
第17章 第十七章
◎。◎
世上没有神仙!自古以来的神话传说都是谎言!
对此,嬴政一时间难以接受。
三天前,众目睽睽之下,神迹示警,神谕认证,神兽相护。
他满心欢喜,踌躇满志,认定自己是当之无愧的天命所归之人。以为真的有机会习得神术,实现一直以来的长生不老梦。
真相总是残酷。
今夜,他猝不及防地被打醒了。
所谓神迹降世是人为的,甚至都不是特意为他制作的。这段影像被制作出来的起因只是咕咕与观影者之间一场玩闹赌约。
怎么能可能呢?!
不,朕必有非凡之处。
夜已深,万籁俱寂。
墙上水镜里的图画很潦草,底部的文字与听到的声音同步。
几息之间,嬴政立刻从混乱思绪中回神,他的神色比以往更为坚毅。
朕,就是天命所归!
哪怕此前的神迹是假,但今夜出现的水镜可窥后世之事,那比神迹更闻所未闻。
这东西是后世制作的影像,为什么能够跨越时间长河投射到大秦?
必是用上了非比寻常的力量。非凡之物独独出现在他的面前,昭示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比起神话里的仙术缥缈不可寻,他已经亲身体验了后世制作技术之精妙,那必须抓紧时机观察学习。
没时间为破碎的修仙梦伤怀,全神贯注看起了水镜。
水镜画面中没有人脸,只有潦草的“虎与龟”作为讲述人头像。
【如今我们出行都离不开身份证,古代人也需要证明“我是我”。会使用两种物件:符牌与传信。
论它们有什么区别,从其诞生的原因、使用对象、内涵意义都不一样。极其笼统地概括,符牌多为官员等有身份的人使用,而传信则是小吏与平民所用。
先聊聊传信。
对于朝廷而言,人口管理是根本要务。辖地内的人口多寡与赋税、征兵等有直接关联。某种意义上,对一个国家来说,人口有着财产属性。
通俗来讲,谁也不想让自己兜里的金银平白无故或悄无声息地流到别人的口袋里。古代各地间的人员流动必定被严格控制。
另外,为了社会的稳定,不让作奸犯科或聚众叛乱等事件发生后查无可查,想要出门远行必须持有凭证。
通过古籍,从《韩非子》能看出战国时就需要出行凭证,称之为“传信”或“传”。
联系一下时代记忆里的介绍信,能更直观认识到「传信」,需要凭着它去坐车、住店、过关口与渡口。
每个朝代都有“传信”,不同朝代有不同称谓,以及开具出门凭证的要求各不相同。
像是隋朝的“公验”、唐朝的“过所”、宋朝的“公凭”、明朝的“路引”等等,诸位可能听过这些叫法。
以唐朝为例,其制定的“过所”制度非常详密。尽管现在都说大唐开放包容万象,但那不影响它在人口流动上的严格审核。
严格到什么程度?
我举一个例子,就连你骑的马是什么毛色都要管。
唐朝全境分为二十六关,每关又分上中下三等。
你要过关就要出示凭证。「过所」不只是登记你的个人外貌、年龄、户籍所在地、为什么要外出等情况,还要记载你的随身物品信息。
出远门要有交通工具,离不开马匹、毛驴。当时必须登记随行牲口的数量、毛色、牙齿年龄等。
在关口核查时,一旦发现实物与登记不符,尤其是马匹出现问题,唐朝法律有话要说了,你准备挨杖打吧。
《唐律疏议》:“若家人相冒,杖八十。即将马越度、冒度及私度者,各减人二等;馀畜,又减二等。家畜相冒者,不坐。”
寥寥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