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
朱元璋看了一眼殿内众人。“纸上写好各自名字,这种简单规矩,不会有人蠢而不知吧?”
最前排,秦王朱樉正想着这种提示是多此一举,却猛地一个激灵。
看向卷面,自己居然忘了写!这十天抄书抄到脑子发晕,睁眼闭眼都是字,眼下忘了把自己的名字写上。
唰唰两笔,飞速加上。
抬眼偷瞄朱元璋,老爹似乎没有发现自己的小动作。是真的没发现吗?刚刚那句提醒,是不是对他含沙射影?
算了,不深想。
朱樉近来有了不多想的习惯。胡思乱想老得快,他要好好保养身体。
含沙射影又何如,父皇没指名道姓就是对他很照顾的表现,他很幸福很愉快。
朱元璋站在上位,距离二儿子最近,将其神态尽收眼底。
顿时感到一阵心塞。
老二的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居然能因怕死,从一个极端突变到另一个极端。
不愿承认朱樉能够发生这种极端变化,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子肖其父的体现。
朱元璋撇开眼睛,转而点名朱棣。“老四,你去把答卷全部收上来。”
“是。”
朱棣起身,从前面的两位兄长位置开始收卷。
瞬间,其余人全都看向朱棣。
朱元璋选择储君的表态很明确了。让朱棣收答卷,就是让他评判兄弟子侄。凭什么他高人一等,那就是凭他要坐上太子之位。
朱元璋瞧着朱棣,没有说出下一句‘收完卷子,写一份点评’。
他果然是心软的好父亲。今次表明了立储心态度,但没有明晃晃地给老四拉仇恨。老四,应该好好谢谢他。
朱棣被兄弟子侄们的复杂目光盯着,没有感觉到半点不适,但一不小心瞥见朱元璋的眼神,那种瘆得慌的感觉又冒出来了。
以前听过一句俗话,不怕鬼哭就怕鬼笑,现在改改用到朱元璋身上。不怕老爹怒就怕老爹笑——准没好事。
**
**
话分两头。
秦朝,嬴政在观看了叫门天子的史实后,大为震撼。
明朝竟然能出现这种人做皇帝?!
果然是江山代有败类出,史书上的胡亥与朱祁镇比一比,难分伯仲了。论残酷,朱祁镇更胜一筹,但明朝的运气好,不似大秦直接亡国了。
同一段历史,不同的人看能够有不同的领悟。
嬴政从中看到即便朝代更迭,但北方势力带来的军事威胁从未消失。
明遇瓦剌犯边,秦有匈奴侵扰。从秦到明,北方势力的构成变了,但对中原王朝的掠夺性始终未变。
他不免思考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能从源头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吗?
又意识到另一点。
当有一个外部敌人出现,一致对外的情绪有时能让人变得很可怕。
恰如于谦指挥下的京城保卫战,将瓦剌军打得逃出塞外。
他在领兵布阵时,充分调动了京师内的官员、士兵、平民等团结一心。
由彼及此,嬴政想到六国遗民。
大秦对六国来说就是共同的敌人,其目标一致要推翻大秦的统治。
如今神迹已显,能让六国遗民暂且安分下来。趁此时机,能拉拢的要拉拢,而那些极端危险要趁早扼杀在摇篮里。
比如会下达屠杀咸阳城命令的人。
很快,嬴政收到了一封奏报。
——「泗水郡,项籍与项梁被诛」,其人头随竹简送来了咸阳。
作者有话说:
①《清史稿·诸王传序》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
项籍与项梁被杀, 人头被送到了咸阳。
这事是谁干的?
当然是嬴政。他获知史上项羽对咸阳屠城又火烧宫殿,怎可能无动于衷。
刘邦与项羽是灭秦的两大人物。前者起于微末,后者是楚国贵族遗民。
论谁更有危险性, 史上虽然是刘邦开创汉朝, 但对大秦来说项羽更不可被收服。
假设大秦制度做出改变, 给了刘邦吃饱喝足的安逸生活环境, 他有几分可能会造反?
同等条件,楚国遗民项氏又是否能彻底熄了叛秦之心?
嬴政有自信能彻底掌控刘邦,两人之间没有个人私仇。
项羽却不同, 对大秦的仇恨在对咸阳的屠城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会因为百姓在秦朝统治下安居乐业就不搞破坏吗?
八成不会。
嬴政做此判断。
总有六国遗民想害朕,而朕没闲工夫一个个花大力气去收服。项羽不值得,没有到非他不可的地步。
既然不为朕所用, 又是极大的不安定因素,当然要将其扼杀在造反之前。
在听了《古代人身份证明》的那一集故事后, 派人去追踪刘、项相关人员。
其实, 水镜影像提及刘邦、项羽的内容不多。
嬴政没有遗漏任何细节,抓住了那句“同样亡命天涯”, 是描述张良与项伯结识时的用词。
史书上, 张良刺秦后逃入下邳, 在那里遇到了项伯。换句话说, 项伯也是犯了罪后逃亡。
在这个世界,张良刺杀嬴政, 被神迹降世中途打断了。
暗访者抵达下邳, 没有发现逃亡的张良, 但找到了项伯。
嬴政命暗访者查明其中内情, 如今的项伯及其身边人有无犯罪?
这一查就查出了事, 发现了一张几年前就悄然形成的反秦之网。
项伯的兄长, 项梁目前身在吴中。
据查,项梁几年前在栎阳犯罪,本该被捕入狱判刑,但他被放了出去。
后来,他又杀了人逃到吴中。根本没有夹着尾巴做人,而是活得有头有脸。
项梁怎么能逍遥法外?
让他免去牢狱之灾的人,是蕲县的狱掾曹咎。
当时项梁在栎阳被捕。
栎阳的狱掾司马欣,接到了来自曹咎的信,两人徇私帮助项梁脱罪。
栎阳与蕲县相隔千里。
前者在秦国腹地,曾经一度是秦国国都所在。
后者在泗水郡,属于楚国旧地范围内,即楚国大将项燕被杀之处。
两地执掌刑狱的官吏居然勾结起来,执法犯法,私放罪犯。
这个问题太严重了!
不仅因为两地相隔很远,官吏还能够暗中勾连,更严重的是两地的官吏出身背景透露出的讯息。楚地的官吏对大秦不忠,秦国腹地的官吏竟然也被渗透了。
从项籍的活动轨迹来看,他本是泗水郡人,在楚国灭亡后没有在被划分到清算行列中。
他没有安分的生活,而北上关中犯了案。
此案非但没让他坐牢或被处死,反而让他打开了栎阳牢狱的一扇后门,罗织起一张暗网。随后犯下杀人案也能顺利逃脱,在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