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


改革”作为用户名,取出随身匕首用当做储存器,但没有在这次就选择储存影像。

原本目标是存放不便立刻速记的内容,比如含有详细地图等影像。

迄今为止,咕咕没有制作相关内容。不过,他觉得应该会有的。咕咕说了天文历法、植物气象,说不好下个专题就是山川大河?

先不谈下一个专题,植物的相关内容也值得期待。

评论区的建议不错,在说了小冰河时期的全球状况后,希望咕咕聊点吃的喝的。

比如哪些农作物产量大,种植方式如何,它们又分布在什么地方?

比如制作好吃的,前期要用到什么工具?不只植物,也聊聊动物,像是马匹的饲养与产后护理等等也挺有意思。

这些朕都想听,遗憾于没法发表评论,只能将这些内容都记了下来。

嬴政读了后世历史,深感冒进要不得。

征战四方,朕所愿也。长治久安,亦朕所愿也。两者的平衡之道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既要确保不让北方匈奴来犯,又要扭转大秦战时体制,更要让活在秦朝的人都不饿肚子。

幸而,天时在秦,开局不错。

六合春熙,处于气候暖期,比倒霉蛋明朝强太多了。

通过不可下载的视频选项,嬴政确定还有其他时空的水镜观影者存在。

很可能是明朝的皇帝,与自己有着共同点,“倒霉”加“朝纲独断”的属性。

‘小朱,你也是个惨的。’

默念了一句,也不多感叹,这就准备微服前往招贤馆。

五天前,已命李斯等人改良秦朝律法。

另,着手改变利益分配体系,不再只以军功授爵为上升通道。

在构建文官体系时,不可选空谈者,需搞一批实干者上台。六国遗民、大秦现有的官吏,皆能被选入其中。

这就带一波话题放到招贤馆,涉及各类民生相关事宜。

也捎上了一道天文学题,试试看如今是否有人观察到岁差的存在。

诸子百家,各有所长。

或许不必等到几百年后,而在大秦就有人叩问苍穹。

有人能发现儒家经典《尚书·尧典》记载“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与秦时观测到的冬至日星宿位置不同。

距离砍头城门故事放出六天了,不知有多少聪明人听懂深意及时赶来咸阳。

*

咸阳城外

张良头戴斗笠,站在树荫底下。远望城门,一时间不知该是进是退。

他在博浪沙刺杀嬴政失败,更被天降神迹砸懵了,怀疑起自己为故国复仇是不是一场荒唐笑话。

躲躲藏藏两三个月,心底一片茫然。

当听了文风古怪的项氏砍头公告,一个激灵反应过来了。

那不只是舆论宣传,而是嬴政的表态。

始皇帝不惧表露出从前受过委屈,改变了向来的强硬风格。

这说明秦风将变。从秦国到秦朝,天下一统后的治国方式不能与从前作为诸侯国时相同。公告说为天下计,那么大秦是要融合百家所长,兼顾六国不同民风而治国吗?

嬴政不再避讳说从前,是不是意味着一些潜规则式的“禁区”也能重新放开。像是不再提的《吕氏春秋》也能提了,一些被排除在大秦官员体系外的旧人也有上升机会了?

张良从一则砍头故事读出如此深意,马不停蹄赶到了咸阳。

进城前,又踌躇了。与别的六国遗民不同,他对嬴政搞过正面刺杀,还能获得重新选择的机会吗?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

咸阳·招贤馆

嬴政微服出行, 暗中视察选拔人才的情况。

早在发出砍头奇怪文风公告之前,已经对招贤馆进行了调试整改。

加强监管流程,例如确保登记选拔信息的官吏不会以貌取人, 又如杜绝发生暗中构陷将自荐者拒之门外的可能性。

优化自荐流程。

定期举行畅谈会, 不空谈, 而由朝廷给出民生相关的各种议题。

官吏需将辩论内容记录在册, 这也是考察自荐者的依据之一。

若不善言辞,而只善书写,提供竹简与笔墨供人当场直抒胸臆。

今天议题是“如何更好发展农业”。

嬴政选择站在角落观察, 而室内一点也不冷清。

参与辩论的二十六人从内到外围成两圈,秩序井然地席地而坐。以身高排序,确保了视野不受阻。

靠着三面墙的位置, 预留好了站立观众位置。今天没有发言意愿,或者不好意思讲话, 也能做一个好听众。

主持官:“闲话不叙, 进入今日畅谈。今日以「农事发展」为题,愿诸位畅所欲言。”

简单介绍规则:

畅谈会分三轮进行。第一轮依照座次序列发言;第二轮举牌补充发言;第三轮举牌提问, 举牌回答。

最后离开前勿忘找书吏, 核对竹简所记的今日各自发言内容, 如有需要可补充。

凡是进入畅谈会的发言者都已经经过两轮考核挑选。哪怕本次来咸阳自荐失败了, 但也能获得一笔车马费作为补偿。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这一批赶来招贤馆的人与以往相似又不同。一来受到天命在秦的影响,二来听了砍头公告后闻风而动, 是判断出朝廷有新的人才政策。

来到咸阳, 发现气象果然不同。本来的咸阳城似巍峨高山, 现在多了一种潺潺河流带来活力感。比起往年的肃穆, 更添生机勃发。

“有请第一位发言。”

主持官的话音一落, 畅谈会正式开始。

不多时, 轮到了排在前位的赢乘雷与赢云旗。

今日参会者中,两人看起来最年轻。侃侃而谈,毫无拘束之态。

嬴云旗:“论及农事,不知诸位是否感到遗憾?书海浩渺,竟少有相关专著。就鄙人所知,《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是现今少有的专论农事之作。”

接下去,论及四篇所涵盖的内容与思想。

他书中的农业政策谈起,再谈耕地播种、改良土壤、时令农作规则,以及农业管理模式等方面。

众人为畅谈农事发展而来,岂会不知农书的重要性。

往最实际的方向说,一本好的农书能给官员带去参考知识,助其管理当地农作。

书中所言不一定全部合适实际种田情况,但能够开拓视野,比如怎么沃土、怎么浇灌、怎么选种等等。这些讯息,甲地知而乙地不知,需要通过农书传播推广。

赢云旗接着发言,聊起读《上农》四篇后的疑惑与不解。

大秦幅员辽阔,必不是四篇文章就能记录全境农业知识。她与兄长今天就是来抛砖引玉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