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5


正在细细端详着曹工匠他们做出来的成品———一些颜色发绿、里面还带着不少气泡的不规则玻璃碎片。

在窑建好后,祝凌以石英砂为主,慢慢尝试着加入别的作为辅料,终于在今天烧出了一些玻璃碎片。

万事开头难,虽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已经在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了。

在祝凌想着怎么改进工艺的时候,曹工匠他们捧着剩下的玻璃碎片,已经热泪盈眶:

“……没想到我有生之年,居然、居然也能用砂子烧出这么珍贵琉璃来……”

“我……”

“这不合格。”祝凌随手抛下手里那枚玻璃碎片,“重做。”

一行人的眼泪卡在了眼眶里,话语卡在喉咙中。

“主家———”曹工匠小心翼翼地开口,“虽然这琉璃———”

祝凌纠正:“玻璃。”

“虽然这玻璃纯净度不够,体积又不大,但也算得上很珍贵了。”

祝凌反问他:“用砂子烧出来的东西,珍贵吗?”

曹工匠一时之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如果这玻璃碎片不是他亲手烧出来的,他也不敢相信这样漂亮的东西,材料居然会是这样廉价的砂子。

“砸了吧。”祝凌道,“我不需要次品。”

她面前的九个工匠心疼得差点呼吸停止。

“以后还会有更好的。”祝凌笑了笑,不容反驳道,“砸。”

九个壮汉每砸一下就心痛一次,听着耳边那些噼里啪啦的清脆粉碎声,好像他们砸的不是玻璃,是金灿灿的宝山。

他们恍惚觉得,如果他们的老祖宗泉下有知,估计会从地底爬起来,指着他们的鼻子大骂败家玩意儿。

等他们好不容易怀揣着心痛砸完了玻璃,就听到他们新任主家说:

“我在一旁看着,你们再烧一次。”

祝凌想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她好看着改进。

“如果烧出来的成品还是这个样子,那就继续砸。”祝凌脸上带着微笑,“直到能做出我满意的东西为止。”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三次不行就四次……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以曹工匠为首的九个人铲沙子的手微微颤抖,仿佛预料到了自己未来抡着锤子叮叮当当、泪流满面的命运。

第66章 尴尬现场

◎“我调的迷药,怎么在你手里?”◎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祝凌换了一身骑装,背了个装着换洗衣物的包袱,骑着马走在官道上,三日后就是秋狝,燕国王室果然给应天书院发了邀请帖,邀请书院里的学子前去参与这场田狩盛事。

所以今日,应天书院的学子们便陆陆续续出发了,先生们并不统一带队,而是给予了学子们充分的自由度,只要能在三日内到达秋狝地点即可。

祝凌询问过往届参与秋狝的学长,只需一日半便可到达的地点却给三日之久的原因———

是因为先生们在通往秋狝地点的主路上设了路障,有时是迷了路的稚童,有时是瘫倒在路边的老妪,有时是摆摊卖药的摊贩……他们致力于给众位学子无聊的赶路生涯中增添一点小小的乐趣。

心肠软和一点的学子肯定会忍不住帮忙,但如果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就会迟到失去资格,心硬如铁的学子也可以选择视而不见继续赶路。

但在路边需要帮助的人身上都会有一块牌子,只要你完成救助,就能得到木牌,木牌越多,学子可以住的帐篷就越好。

俗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祝凌才刚出门半日,路上就看见了三四个需要“帮助”的人,她视而不见,一骑绝尘。

徒留那些刚开始演的人一脸懵逼地看着远去的灰尘。

【第三个……】系统幽幽地说,【不是应天书院食堂负责打菜打饭的大婶吗?】

祝凌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确实。”

虽然故意换上了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把头发抓得乱糟糟的,还在脸上抹了锅灰,搞得像个落魄乞丐,但她的身形、脸型、五官轮廓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你真的不打算去弄几个牌子吗?我总觉得剩到最后的学子住的帐篷,肯定相当———】系统换了一个委婉点的词语,【另类。】

“牌子肯定要弄的,但是前期没必要,后面倒是有个不错的机会。”祝凌说,“我出发的时候应天书院都不剩几个学子了,估计最前面的几个任务十有八九被做得差不多了。”

要知道,每一个人物身上只有一块牌子,所以肯定会出现做了任务,牌子却已经被别人捷足先登的情况。

祝凌之所以走得迟,是因为这半个月里,隋参军还没逮到小麦磨坊案的凶徒,永宁城的街道上肉眼可见地多了不少巡逻的军队。

虽然城中气氛凝重,但跟在祝凌身后盯梢的人却是撤走了,他们前脚刚走,祝凌后脚就去把那件缺漏的衣服补上了。

不出她所料,在盯梢的人刚撤走后的第二天,隋参军带人来了一次袭击检查,当然,无功而返。

在这之后,祝凌又断断续续准备了一些东西,开着技能对这些物品进行了改动,保证她一旦有需要,这些东西被拿出来后也不会被人查到购买地点,所以她的包袱比常人大了不少,自然要避开其他人,到了秋狝地点时候,若有人问起,她便可以托辞说是在路上买了些吃的干粮。

“统儿啊,你说你怎么不是个玄学系统呢?”祝凌叹了一口气,“像什么储物空间、瞬间转移、呼风唤雨之类的能力,多方便。”

【……】

【请尊重科学。】

祝凌笑了笑,她驭马在官道上飞驰着,风卷起她的发丝,抚过那张充满了少年意气的面庞,如生于庭阶的挺拔玉树,有种迷人的魅力。

祝凌一路上快马疾驰,偶然停下来做任务,时间也不会超过一刻。

比如路边有一个书生作冥思苦想状,面前摆了一圈空白的扇面,要求是解出十个字谜换一把扇子,还要在扇子上写一首回文诗,即“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这完全就是她曾经读书时课余时间玩剩下的,祝凌猜完字谜,提笔不假思索地来了一首回文诗,顺利地得到了牌子。

这块木牌大约有两寸长一寸宽,正面雕刻着“应天书院”四个字,背面的右下角刻了一个黄豆大小的“文”字。

祝凌翻身上马,继续前行。

她猜的果然不错。应天书院里,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是完全从文的,有的文武双全,但还有十来个一心向武的学子在读书方面只学了基本的启蒙书籍,通晓大略的经义,远远谈不上精通。

既然是要对所有的学子进行考验,自然不可能将他们落下。虽然学子之间不允许相互抢夺,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