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7
,问道:
“这是为何?”
洛枭摆手,别过头,道:
“你不用问,就是不可。”
朝露自是知道三哥脾气向来极倔,叹一口气,开始对他陈明利害:
“三哥身为右贤王,高昌之战失利,又叛逃出北匈,若再不投靠大梁,单于向来凶恶嗜杀,如何能放过你?”
洛枭坚决地摇了摇头,扬臂一挥,道:
“露珠儿不喜欢他,若是为三哥的缘故轻许终生,我倒宁可当初死在峡口算了。”
朝露心下失笑,又低声道:
“我与他的亲事只是交易,他只是想借我乌兹王的身份,慢慢拿下乌兹,稳定民心,以便渗透西域。他已许诺,即便成亲,在我答应之前,他不会动过我一根头发,也会倾尽所能保护乌兹……”
她低下头,轻声说道:
“三哥,我本就时日无多,成亲不过是虚与委蛇,一场形式而已。”
洛枭听她又轻言生死,面上愈发愤愤不平,心中更是涩意难忍,背过身去,转头不语。
朝露快走几步,来到他面前,气呼呼道:
“我是怕你牵连我乌兹。万一单于恨意难消,为了追杀你挥兵乌兹,我如何抵挡得住北匈大军?我可不想为了你,让乌兹变得和高昌一样。”
语罢,见洛枭只摇头不语,朝露又侃侃而谈,言及未来之事,梁军如何横扫西域,如何一统江山云云。
岂料洛枭一听,眉头越皱越紧,面上阴沉得像是要滴出水来,半天憋出一句:
“嫁给他,我看,还不如嫁给那和尚,至少……”
至少他对你视若珍宝,百般呵护,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
听到他此言,朝露先是一愣,遽然转身,扭头就走,上了马车后闷声不响。
洛枭自觉失言,悻悻地跟着她上了马,心中再难安定。
李曜见二人不欢而散,目光在二人面上逡巡一圈,即刻下令大军护送马队向乌兹行进。
才行了不足一刻,洛枭忽而勒马,令道:
“等等!回头。”
李曜登时不悦,忍气道:
“又怎么了?”
洛枭轻咳一声,余光掠过马车微微拂动的帘幕,道:
“听闻高昌乃西域第一佛国,佛子受封的法会定是盛事一场,热闹非凡。我们等那一日法会之后再走。”
李曜眼眸促狭起来,锋利的目光望向身后的马车。里头的人始终静默,不予赞成,不予反对。
洛枭见他面色微沉,嗤笑起来,故意振臂一呼,朝着人群大声道:
“梁人,你是怕了?怕露珠儿再见到佛子俊美无双,风采气度皆远胜于你,就后悔再不肯嫁你了吗?”
李曜自是知晓他这是激将法,面上不见喜怒,侧脸下颔线紧绷如薄刃。
原本是洛朝露有求于他,心甘情愿。去不去法会,最后再见一面佛子,又会有何分别?
不会有分别的。
李曜勾唇,露出一丝不屑的笑,轻描淡写地应道:
“可以。等那一日法会之时,立刻在高昌成亲。”
见他多留了一个心眼,洛枭兀自冷笑一声,嘲讽道:
“你难道是在怕夜长梦多?”
李曜如若未闻,驱马慢了下来。等马队中间的马车行进至他身侧,他劲臂一抬,将窗前整片的帘幕掀开来,望向里面垂着头的女子:
“洛朝露,这一回,你最好不要再耍什么花样。”
“他都成了佛,你只能做我的妻子。”
第87章 心结(重修)
佛子受封这一日。
高昌王城的城楼和街道各处, 悬满大片大片的五色经幡,迎风招展, 霞光笼罩, 祥云遮漫。每一座佛寺的高塔上都饰以锦绣云绸,缀以奇珍异宝,光彩夺目, 金碧辉煌。
佛寺外的一处处神坛, 数日前就燃起了千万盏金纱莲灯,华光通明,昼夜不灭。远远望去,如万千星辰, 坠落凡俗, 徜徉天地之间。
恍若天上佛国。
西域诸国的佛门弟子,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 捐废俗务,沐浴更衣,虔诚持斋, 皆来此佛门盛会,一睹佛子风采。
宫墙外, 信徒们等待佛子下临,齐声唱起经文,诵声化为梵唱, 经久不绝。
而此时, 高昌王宫一处幽静的偏庭中, 芳草萋萋,红柳摇曳。
明黄的宫墙下, 女子纤巧的身影在葳蕤的花丛中小步游移,手举纨扇扑蝶。
另一侧的石案上,两个男人相对而坐饮茶。
其中一人,即便夏日炎燥,仍身着立领锦袍,腰系宝石革带,头戴面具,将人捂得严严实实。他抿一口茶,挑眉笑道:
“今日是你受封大典,还有闲情来我这里。”
洛襄一身极为华贵的玉白描金袈裟,缎面上的宝相纹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他从不远处的花丛中收回目光,问道:
“昭月近日可好?”
“老样子。时好时坏。”戾英的金丝绦手套只露出手指,扶了扶镂金面具,自嘲一笑道,“她不认得人,只认这个面具。凭着它,她还愿意让我照顾……多谢了。”
洛襄饮一口茶,道:
“不过举手之劳。你用你在西域的各支商队帮我调粮周旋,出钱出力,相助高昌旱灾饥荒,我还未有道谢。”
“你借我的这个镂金面具价值连城,这笔买卖划算至极。”戾英笑了一声,声音低哑,咳嗽几声,顿了顿,犹疑道,“听闻这是高昌国的王权圣物,你就这么给了我,可会给你带来麻烦?”
洛襄道:
“面具不过是一个死物。王道在于民心,不在实物。”
声音轻浅,却掷地有声,沉毅从容,散发着一股执掌生杀的气度。
戾英看一眼面前神姿高彻,有如天人的佛子,微微一笑,由衷地赞道:
“佛子正式受封,掌管西域佛门,又继任高昌国主,真是风量无限,当世无双。”
洛襄垂下双眸,凝视着茶水里虚晃的倒影。
“外人见我,贵为佛子,又为国主,身居佛门和俗世的至高之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他的神容疏朗而淡漠,语气极为平静,不见怅惘,不见失落:
“可我所求皆失,所愿皆非。”
洛襄望着那一株风中晃动不止的红柳,身不由己地垂落在地。他自嘲般摇了摇头,淡淡道:
“妄想两全,是我贪求了。”
此苦无人可言说,此痛无人可身受。或许唯有眼前之人或能体会一二。
戾英看到他向来清润的眸中淡淡的血丝。再放眼过去,四面高高的宫墙,宫墙外重重叠叠的经幡,一起一伏的梵唱,都像是一重又一重的枷锁。
将他圈缚其中。
外头的诵经声越来越高亢,铜铃声大作。戾英心知快到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