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


不能喊我一起?”

“不好意思啊。”陈文指了指边上一个女孩,“刚才答应姜小莲了,我自己一个人就只有一双手,实在忙不过来。”

“那我——”

“姜小莲,我帮你把行李抬进屋里吧,你住哪张床?”陈文问。

姜小莲走进屋里。

这破烂房子,她一天都不想住,本来每个房间就已经够小的了,居然还不是一个人一个屋。

“怎么住呀。”姜小莲说。

“你说你们家分配到的是职工大院里最宽敞的房子,现在再住小屋,肯定不舒服。”陈文体贴地说,“不过还是别再想以前的事了,要不然只是为难你自己而已。”

陈文白白净净的,一脸书生气,说话的声音还好听,安慰了一番,姜小莲的心里好受了些。

“靠窗那张床吧,比较通风。”姜小莲说。

其他几个女知青不乐意了。

“你说你要睡靠窗的床,这床就得给你吗?”

“好歹得抽签决定吧。”

“就是,凭什么呀!”

“别吵架,别吵架。大家好好相处,咱们新知青要团结一点,才能一起对抗接下来的艰苦磨难。”陈文站在中间,好声好气道,“我说句公道话,姜小莲家最远,坐火车都比我们费时,从船上下来,胆汁都吐出来了,我们照顾她一点,好不好?”

另外几个女知青还是不乐意。

陈文从兜里拿出几块古巴糖:“一人分一块,当给我一个面子?”

谁都不缺这一块糖。

但陈文会说话,也会办事,他在意每个人的感受,又露出和煦的笑容,让人不好拒绝。

再加上,刚才他还给她们分了手帕,几个女知青也不好再纠缠下去。

庄亚亚也拿了一块糖,垂着眼帘剥糖纸:“算了,让给她吧。”

等到女知青都安顿好之后,几个男知青跟着老知青一起,去自己的屋子。

姜小莲捏着鼻子坐在靠窗的床上,伸手摸了摸窗户:“买块窗帘挂上。”

“哪有什么窗帘,找些草皮糊上凑合着过吧。”庄亚亚说。

“草皮怎么能挡得住光?”姜小莲说,“大不了我出钱。”

另外几个女知青不吭声了,低头整理自己的床铺。

和这样的人有什么好争的?人家仗着自己父亲是京市领导,都炫耀一路了。

-

大院里的公告栏上终于贴出军区小学招聘教师的公告。

面试时间就在两天后。

军属们在公告栏前围着,有文化的跃跃欲试,没念过书的则满心感慨,这么好的岗位,却不能去争取,真是吃了没文化的苦。

苏青时心底本来是有底的,可站在窗边,望着那些奔走相告的人们,忽地开始慌了。

家属有随军资格的军官们,大多年纪不小了,他们媳妇也不年轻,没念过书很正常。可她忘了一件事,军官们的孩子也能报名。

苏青时皱了皱眉,重新坐在书桌前,翻开她婆婆借来的小学课本。

她提前和袁校长碰过面,对方对她应该是欣赏的。

可再欣赏都好,她没有背景,人家真愿意给她这个机会吗?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

临阵退缩不是她的作风。

苏青时好不容易才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专心准备。

在等待正式面试的这两天,唐母看得出儿媳妇的焦躁,连大气都不敢出,说一句自己是夹着尾巴做人都不为过。

终于到了面试当天。

面试安排在上午九点,天刚蒙蒙亮,苏青时就起床了,温了一会儿书,换好整洁的衣裳。

军区小学离大院不远,但走过去也得花三十分钟左右。

苏青时提前出门,在大院里遇到白主任。

白主任笑着问:“小苏同志,你也要去学校面试吗?”

“我不能去吗?”苏青时反问。

白主任被噎了一下。

她压根不是这个意思。

苏青时话刚说完,也不等白主任回答,就再次加快脚步。

望着她的背影,就连一向好脾气的白主任都冒了火。

什么人啊!

苏青时看了看手腕上的女式表。表是唐鸿锦在结婚之前给她买的,漂亮又实用。当时在老家,她父母好说歹说,想要让她摘下表送她弟,但她没同意。

这表明显是女同志戴的款式,都得抢走,他们是真的半点都没为她想。

念及过往,苏青时自嘲一笑,幸亏她已经搬出来,现在还拥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

刚进大院时,苏青时还以为军属们的爱人都是人人羡慕的军官,她们肯定不稀罕挣钱。可原来不是的,丈夫的职位越高,媳妇的觉悟也就越高,听说副司令的夫人,早年在医院当护士,不安于现状,参加考核,最终成为一名医生。

苏青时嘴上不说,其实都在悄悄地向这些优秀军属们学习。

总有一天,她也会脱胎换骨。

她已经在慢慢进步了,就像现在,当年村子里的人如果再出现在她面前,绝不敢瞧不起她。

苏青时这样想着,步伐都变得轻快。

可突然之间,一辆自行车超过她,向军区小学的大门口骑去。

抬眼,是宁荞的身影。

苏青时不屑地牵了牵唇角。

娇滴滴的小媳妇,在家里伺候人不好吗?

还要来凑这热闹。

她来当老师,恐怕连话都说不响。

学生们根本不会敬她的。

-

军区小学待遇好,招聘公告一发出,不少人提交了报名表。

除了军区大院的家属之外,还有岛上的居民。校方第一轮从年龄以及学历筛选过之后,通知剩下的人来面试。

学校人事处的李老师问道:“朱老师,人都来了吗?”

朱老师拿着报名表,说道:“人都到了,现在在会议室等待。不过李老师,你看这边——”

朱老师将苏青时的报名表放在她面前:“这位同志的学历不够,怎么没被筛出去?”

李老师瞄一眼:“应该是袁校长的熟人,那天提前来校长室和他见过面,虽然袁校长没说,但暂时还是先留下来。”

朱老师在人事处这么多年,之前还从没见过这样的事。

但她也是个人精,笑道:“学历并不代表一切,也许这位同志自身条件特别优秀。”

“到时候第一轮面试,你也先别把她筛出去。”李老师说,“等袁校长做最后的定夺。”

此时等待面试的同志们正在会议室做准备。

第一轮面试,说是简单的自我介绍,实则也考验谈吐,以及说话有没有口音等等。毕竟是语文老师,要教孩子们念课文认字,如果开口

乡音太重,实在不合适。

宁荞找了个位置坐下,自己在心底打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