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7
那还算好。”
她说。
“但我担心,这只是个开始。”
“辛国没有赢过民间的义军,却只凭一支上千人的小队就击退了?朝廷的大批兵马,这足以让辛国宗室探出方国的军事外强中干,远不如表面?上强大。”
“怕只怕,他们之后会胆子更大,来得更频繁。”
萧寻光闻言一肃。
他不是没有作战经验的人,凭他对辛国的了?解,谢知秋说的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发生。
不仅会发生,而且他们在?发现方国居然弱得超乎想象以后,会选择速战速决。辛国的兵马,会来得越来越多?,来得越来越频繁,直到全面?开战。
萧寻光问:“不知谢小姐之后,打算如何做?”
谢知秋没有立即回答。
她站起身来,问:“萧公子从西北赶回梁城,有没有发现民间气?氛有变?”
萧寻光先是一愣,但接着马上点头,道:“是有!百姓……对此事都极为愤怒。”
辛军冒充贼寇掳掠边境一事,在?民间闹得沸沸扬扬,可谓群情激奋。
辛国与方国本还在?休战期。
尽管两国历来不合,游牧民族又有秋季掳掠的传统,实际上就算在?休战时期,小规模的摩擦一直没断,但在?此之前,辛国碍于协定,好歹没有太明目张胆,发生的冲突都用民间行为解释了?过去,不算是官方军队。
可这一回,在?方国大肆抢掠的,并不是普通抢匪,他们骑着战马、穿着辛军的衣裳,分明就是正规军!
这已经不是百姓间的冲突了?,而是辛国军队的侵略行为!
他们这样遮都不遮,自由恣意地在?方国境内横行霸道,抢走方国人的财物粮食,杀掉无辜的普通百姓,回头还说这群穿着军装的人是普通贼寇,根本就是明摆着将方国人当傻子耍!
但凡有点血性的人,都受不了?这种欺压和侮辱。
这一回,民间的舆论?可算炸了?锅。
萧寻光从西北回来,一路都听人在?讨论?边关?展示,听到有人在?怒骂辛国军。
其中有不少人受了?侵略,于是从北方逃到关?内,变成难民。
萧寻光有时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极为压抑的恨意,要是给他们一把刀,不少人说不定真的会去杀辛国人。
谢知秋道:“此事有因有果?。北地十二州被?辛国占去以后,辛国与我国之间其实隐患极大、剑拔弩张。
“但以前齐慕先主事时,若发生类似的事,他会想方设法平息事态。一般是控制消息传播,禁止谈论?,然后再?安抚难民。只要给了?地和钱,其实大部分人比起上战场,都更希望能过普通的生活。
“而如今齐慕先已死,经过史守成这数月来对齐慕先和齐党的大肆批判,原先齐慕先的人都已经被?扫空,就算是与齐慕先无关?的主和派官员,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冒头。
“现在?,朝中有势力的以主战官员为主,而且是为了?反齐慕先而强调自身差异的、最为激进的主战派。
“他们自然不会让这种声音小下?去,反而要更加鼓励这种势头,利用这股民意,让大火越烧越旺,以证明自己的正确。”
谢知秋原本背对着萧寻光负手而立,直到此时,她才转过头来。
一轮清光穿窗而入,洒在?她身上。
谢知秋半张脸被?浅光笼上一层华晕,半张脸留在?阴影中,神情沉静得令人害怕。
她说:“我要是想拿回自己本来的权势,就应该强调我数月前就看?出辛国图谋不轨,然后一面?笼络主战派,一面?迎合民意,宣称我赞同立即出兵向辛国复仇,利用百姓的冲动情绪获得支持,借着这股民意的强风,以出战为名,重新掌控实权。”
“——!”
第一百七十八章
萧寻光一时失言。
他是将军长子, 在战场出生,在沙场长大,他从小立志要成?为将军、保家护国?, 连因此被父亲鞭打, 他都咬紧牙关不?放弃。
哪怕最后明面上?从了?文?,他背地里都要组织义军, 冒天下之大不?韪, 保护心中想?要保护的江山。
要说谁是主战派, 谁是主和派,萧寻光绝无可能是后者。
但这一刻,听到谢知秋之言, 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谢知秋已经将利弊分析得很清楚了?。
朝堂之前的误判、民?间百姓的强烈意?愿, 以及君主对?边境被掳掠的震怒,都倒向了?同一个结果——
激烈主战,是当?下对?谢知秋而言最有利的选择。
无论这个决策最终对?不?对?, 它都极有利于文?官以此为借口获得权势。
对?谢知秋这样被朝廷排挤的女?人来说,这种机会?千载难逢。
萧寻光学过文?,做过官, 他对?官场不?是一无所?知——
一个判断对?不?对?其实有时候没那么重要,但是能不?能凭此树立一个目标,再凭此获得权力是很重要的。
因为权力一旦落到某一个人手上?, 再拿出来其实很难。
上?级做错了?判断,完全可以把责任全推给下级, 声称自己方向没错, 是执行的问题, 以至于难以追责。
甚至于结果还没出,拿到权势的人已经在朝中排除异己, 将不?是自己的人都杀完了?,哪怕最终发现一开始的判断是重大失误,自己人也不?会?出来指责自己人。
对?朝中人来说,只要拿到权势,他们就可以盆满钵满、吃香喝辣,至于真正要在战场上?送命的将士、民?兵,要为此承担后果的百姓……
萧寻光急得脱口而出:“谢姑娘,现在其实并不?是时候——”
谢知秋在这时转过身来,让萧寻光得以看清她的眼?睛。
萧寻光愕住。
萧寻光认识的大部分官员,只要进入官场,眼?神都会?渐渐变得浑浊,并在各种功名利禄面前逐渐变得麻木。
可是谢知秋这双眼?睛,纵然没什么感情,却十分清澈,宛如倒映一片碧空的澄透湖面。
不?等萧寻光说完,谢知秋已轻拍他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
“萧公子果然深得父亲真传,并不?是蛮将。”
谢知秋说。
“……萧大公子别?担心,我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
她停顿了?一下,道:“我终究不?是什么全知全能的神,不?可能知道所?有事情。我读过兵法,但自知对?战场不?了?解,所?以关于方国?和辛国?的局势问题,我之前咨询过令尊萧斩石将军。”
说到这里,谢知秋垂下眼?睫。
若要问世上?谁对?辛国?、对?北地十二州最有执念,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