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


现在穿上了鞋,更可以为所欲为。

好吧,那也不能。现下不就跪在了祠堂。

陆焰没有说话。

他喝了国公府这么多补药,跪一跪也不算亏本。

林溪从祠堂出来,天已经黑了,檐角下的灯笼也都亮了起来。

她打算和兄长说说话,被还在气头上的何持让拒之门外。

只能灰溜溜回了自己院子。

看着铩羽而归的人,陆焰没忍住轻笑出声。

林溪恼羞成怒,伸手便去掐他:“你笑什么笑?”

她本来以为陆焰会躲开,但却并没有。

对方看着她,任由她来掐。眼里像是盛着柔柔的月光,真是好看极了的一双眼睛。

林溪用力掐了一下他胳膊,然后又轻轻掐了两下。

这才讪讪然收回手。

——

朝局渐渐平息了下来。

和太子竞争多年的端王死了,京城势力重新站队。

眼下信王重伤,不知道以后是个什么光景。

太子庸碌,这些年来处处被端王压制,也就占了个储君名号。

仿佛被天降大饼砸中,竞争对手一死一伤,短期内他的权势便如日中天。

端王的一些旧部,以及好几个从前持中不言的大臣,见局势渐渐明朗,纷纷站在了太子这边……

周帝对比一言不发。

太子近日还当众大言不惭,说有真龙命格的人,自有上天庇佑。

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等着就行了。

他父皇当年就是等他几个皇伯父都死了,这才坐上皇位。

林溪听人说起这事,也只是笑了笑,未曾表态。

她近来忙着在兄长面前好好表现,让他能看见自己改变。

呜呜,在改了,已经改好了,可别生气了。

单武进来时,林溪正在写字帖。

态度前所未有的认真,自然是另有目的,准备晚上就拿去和兄长表功。

“小姐,大公子和太子那边的人,今日在衙门起了冲突。”

林溪持笔的手顿住,笔尖墨迹顺势往下淌,渐渐在纸上晕开。

“太子的人?因为何事。”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6-01 23:58:07~2023-06-02 23:57: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明月堂堂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贰拾故里 10瓶;今天太困了 7瓶;秀秀不想讨饭 3瓶;胡萝卜、不吃草、凤凰花又开、广隶、四大皆空、唯不忘相思、望春、呢阿葵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谁会在这个时候得罪太子◎

七月除了上旬闹剧一般的狩猎, 月末还有一件不太引人注意的案件。

离京城三百里地的录县反叛,从六品的振威肖校尉石邦带兵去镇压,一路斩杀了两百人,居功至伟。

周帝因为丧子心力交瘁, 闻听有部落反叛怒不可遏, 很快下了决断。把这次立下头功的石邦, 从六品的振威肖校尉擢升成了四品壮武将军。

事情本来告一段落。不想录县那边有人逃了出来,并且一路到京城。这些人没有去大理寺, 听闻京城平西县衙清明, 便去县衙巧了鸣冤鼓。

石邦的父亲是工部侍郎,更和皇后一族姻亲。

太子一党势力如日中天, 皇后也跟着水涨船高。谁也不敢得罪未来皇帝和太后。

石邦出身文臣家世,对读书写字不感兴趣, 只能走军功的路子。他不想去前线拼杀, 熬资历立军功。

可若无功绩, 哪怕有后台也没有快速升迁的理由。便伙同手下想了一个昏招。人为制造一场杀戮。

带人夜袭了少数部族村落, 杀光了整个村子两三百人,对外只说是镇压叛乱,踩着这些尸体,果然如愿升了官。

案子来是盖棺定论,却不想又出了反转。那晚他做事不够干净。有几人从那场屠村中逃了出来……

这便也算了, 屠村那日, 石邦还带走了一个村女献给了太子。

那女子本就是孤女,事发后一声不吭, 别人以为她被吓破了胆, 又或者被富贵迷了眼。

他在太子府忍辱偷生半个月, 终于抓住机会偷跑了出去。还联络上了来京城告状的少数民族, 一起去敲了鸣冤鼓。

接到诉状的平西县令,一时犹豫不定,他算个好官,但……不想因此得罪太子。

人生在世,谁没有掣肘?他也有家人,不想他日太子登基后被清算。

没想好如何处理前,县令下令把那女人和几个村民抓起来投入大牢。不巧被来牢里提审犯人的何持让看到……

双方交谈时候,何持让表情淡漠。

县令和其他两个通判,还道他是识时务,千叮咛万嘱咐他不可泄露风声。

毕竟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要万般谨慎。

何持让出了县衙,便去了大理寺,把接到的诉状递给了大理少卿。

大理寺少卿是信王的人,如何能善罢甘休,马上进宫禀告了皇帝。周帝当即震怒,下旨严查此案。

不过半日,太子党人人自危,暗自揣测上意,皇帝莫非要借此事打压太子……

不少人诧异新科状元的鲁莽,这不是明着和太子对着干吗?

他莫非是读书读傻了?

林溪听闻这件事,也有些意外。

兄长虽然为人正直,但也并非鲁莽的性格。

这次为何一上来,便把这件事闹到没法收场的地步。这都可以说逼着皇帝严办此事……甚至是严惩太子。

皇帝宠爱儿子无度,这事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眼下无论是平西县丞,还是大理寺卿,都不愿意蹚浑水。

平西县丞倒也不怨何持让,他帮自己下了决断……不至于晚年名节不保。而且对方出头,自己也能摘出去。

大理寺少卿只想借此案弹压太子,但是若让他来主审,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是个人精,知道皇帝向来护短,一直以来也对皇子们的过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无论审判结果如何,经手的官员都难免被皇帝不喜。

案件牵扯甚广,大理寺少卿胆战心惊的提审了一次。

石邦自然不认,一口咬定杀的就是蛮族叛贼。他的身份敏感,又有这么多人盯着,曾华也不敢刑讯逼供。

案子不好审,依照以前惯例,大约是“拖”来处理。

拖到后面物议平复,无人在意,或者在拖过程中苦主死了,案子自然了结。

可这次曾华不想太子能逃脱,也不愿意鱼死网破。

这个烫手山芋又不能自己揣着,思来想去,他想到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