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


来这么早。”

郭月琴指着某间厢房,声音压得很低。

姜柔见状,瞬间了然。

“行,那谢谢您,我们下午再过来。”

在回家的路上。

姜柔回想那几套房子,她喜欢最先看见的一进院,可那套二进院里的柿子树也令她心动。

纠结半天,她打算如果价格不贵,就把两套房全部买下来当作投资。

反正金价不可能比房价涨得快,用它换房子,稳赚。

于是她对沈城东说道:“我觉得一进院和二进院都挺好,想全买,你觉得怎么样?”

沈城东脚步一顿,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他家存款只有一千多元钱,这其中包括长辈们给的过年红包,用一千元买两套房,显然不够用。

看出他的疑惑,姜柔故作神秘道:“你放心吧,买房的钱我有办法,你只要支持我的决定就行。”

沈城东:“?”

走回街对面,他们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陈艾兰那里。

一般休息日,孟雯带着孩子都在这里玩。

果然,等他们到了,孟雯正跟陈艾兰学做馒头,孩子和韩援正玩得很欢乐。

看到姜柔来了,陈艾兰笑眯眯道:“你们晚上留在这儿吃馒头,元上去买大公鸡了,咱们吃小鸡炖蘑菇。”

姜柔笑着答应,然后洗把手,也跟着学做馒头,沈城东则帮忙刷锅,动作十分熟练。

陈艾兰教得很认真,直到把做好的馒头放入蒸锅中,姜柔这才找机会跟孟雯提房子的事。

恰巧,韩元上拎着大公鸡也在这个时候回来了。

几人坐在屋里,边喝茶水边聊天。姜柔把那套一进院跟他们描述一遍,问:“你们觉得怎么样?我下午要去见房主,如果感兴趣,你们可以跟我一起去见见。”

孟雯觉得那房子位置不错,韩元上没什么意见。

“小柔,那房子价格是多少,你知道吗?”

“这个不太清楚,要下午问房主才知道。”

韩元上的老战友在房管局工作,这段时间回收不少四合院,他已经打听过了,房管局按每间200元回收,也就是说,一进四合院的价格在1000元到3000元左右。

如果是个人买卖,价格多少会有所出入,但不可能差太多。出于各种原因,有很多房主在卖老旧的四合院。

姜柔听了既惊讶又激动。

这样一看,她当初花600元买隔壁房间,确实买贵了。

这个年代没有中介,买卖双方都很难。姜柔决定了,星期天去房管局门口蹲守,争取能捡个漏。

买房这事儿,她也跟二表哥家提起过,但那两口子舍不得花钱死活不买,无奈之下,只能作罢。

到了下午,姜柔他们再次来到街对面,郭月琴带他们又逛了一遍四合院。

言谈中提到房管局回收的那些房子,郭月琴好心提醒道:“你别看那些四合院扎堆似的往房管局送,其实咱个人买不了那样的房。”

姜柔挑眉问:“为什么呀?”

见她想听,郭月琴解释道:“那些房子都是当初被征用的,里面住户赶都赶不走,有些房主没办法,只能卖房。还有就是年久失修的,买到手得修葺房子,那可是一大笔钱,谁家能有那么多钱修它?对了,还得交房产税,这又是一笔钱。”

姜柔听了若有所思,觉得去房管局蹲守,好像太浪费时间了,不靠谱。

于是她把郭月琴悄悄拉到一边,小声说道:“郭婶,如果以后还有好房子,您能不能告诉我,我还有亲戚想买。”

郭月琴听了一惊,脱口而出道:“你家亲戚都这么有钱啊?”

姜柔笑着点点头,没敢告诉对方是自己想买,只不过那样太招摇了。

最后,他们找到房主,对方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身穿中山装戴金丝眼镜,看起来颇为严肃。

他先是打量一遍姜柔几人的穿着,见其整洁干净,才开口:“这几套房子,都是祖上恩人留给家父的,如果不是出国无法继续打理,我是不会卖的。我对买房人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房子外观要保持原貌不能改动,这也是恩人当初要求我父亲的,我必须要信守承诺。”

这四合院整体框架结构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姜柔觉得这个要求可以做到,便点头答应了,“行,没问题。”

见她利落回答,房主挺惊讶。

毕竟,之前也有人来看房,听到这话早就气跑了。谁家买房还要听原房主的话,那不是有毛病吗?

“你真同意?咱们是要签协议的,假如你违背约定,我有权把房子买回来。”

“如果是按照当时的买卖价格,我可以跟你签协议。”

“那当然,房价一天一个样,我不可能按照现在的价格买回。”

有他这句话,姜柔放心了。如果签协议,必须要字字严谨才行。

孟雯和韩元上商量了一下,决定买下那套一进四合院,也同意签协议。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一进院以2500元的价格卖给他们,二进院的价格是8000元。

听到姜柔要买二进四合院,孟雯和韩元上都很震惊,不过转念一想,沈城东的亲生父亲好像条件不错,又觉得这一切很合理。

留下定金,双方商定星期一去办手续。

沈城东默默看着这一切,整个人都是懵的,他不知道姜柔要拿什么付房款?

8000元不是800元,他今年26岁,还没见过那么多钱。

姜柔同样没见识过。

晚上回到家,等孩子们睡了,她从某块砖头后拿出[百鸟朝凤]的首饰盒,然后坐到床边,把沈城东叫过来。

“你还记得它吗?咱们把里面的东西卖了,就可以买房了。”

看到它,沈城东这才想起里面是什么,“你是说那几根金条?”

“对,只要卖三根就够了。”

她打开首饰盒的盖子,从里面拿出三根金条,交到男人手中,“我打听过了,现在金价是390元一两,你负责把它们卖掉。”

沈城东人脉广,想办法卖掉它们不成问题。

他收起金条,忽然觉得和媳妇的差距又大了一些,媳妇这是妥妥的万元户。

他可能要努力奋斗五六年,才能追上她的脚步。因此沈城东决定,明天去找柳二聊聊,研究一下,现在干什么最挣钱。

不过,在找柳二之前,他先要问姜柔的意见?

听到他要跟柳二一起干,姜柔觉得如今时代变了,书中剧情也变了,从今往后做个买卖,也不是不行。

*

另一边,在房管所。

姜秋雨每天不去肉联厂上班,蹲守在这里,只为捡漏。

她没考上大学,为今之计,只有多投资,争做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她逢人便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