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8


稻草的父亲,并没有为她做主。】

【她夜叩宫门引来士大夫们极大的不满,弹劾的奏折如雪花一样飞在仁宗面前,仁宗为了给士大夫们一个交代,命令公主继续与李玮生活⑥。】

【公主和离不成,疯疯癫癫,多次自尽。】

【公主的生母苗贵妃心疼自己的女儿,恳求仁宗降旨和离,但仁宗心中对生母愧疚,并未答应。】

【后来李玮的兄长上书和离,仁宗这才同意让公主与李玮和离。】

【而好不容易跳出火坑的公主却因为和离之事又一次遭到了士大夫们的弹劾。】

【司马光直接上书,虽然驸马有错,但公主一定就没错嘛!】

【司马光的一顿直言敢谏让仁宗连连称是,不仅斥责了公主,更重赏李玮,赐金二百两⑦。】

【咱就是说,这得亏是宋朝,作为皇帝唯一的孩子,待遇比同皇太子还落了个这样的下场,要是换成汉唐时期的公主,哪怕她不是皇帝唯一的子嗣,哪怕她待遇不咋地,如果驸马敢在公主面前作,公主能把驸马的骨灰都扬了。】

【至于受了委屈找亲爹告状被弹劾?和离被弹劾?】

【别开玩笑了!唐朝的安乐公主会告诉你什么叫宰相出自她门下,她指哪宰相打哪,哪怕亲爹有儿子,但不影响她想当皇太女。】

【两相对比,宋朝公主不是一般性的惨。】

【而仁宗,在面对士大夫的时候是彻彻底底的被压制,连自己唯一的孩子都护不住。】

作者有话说:

刘娥:…这种补偿还是不要有了。

赵祯:???我只有一个女儿???还被欺负成这个鬼样子???

第109章 刘娥

“官家只是无子,并不是无后。”

“……”

刘娥静了一瞬。

——拿自己唯一女儿去补偿生母亲族的方式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半息后, 她抬头看面前尚未回过神的赵祯,“祯儿,方才天幕所讲, 福康公主是你唯一的子嗣,位比皇太子。”

“但你为了你心中的愧疚, 为了士大夫们向你施压的压力, 你对公主的惨剧视而不见, 甚至成了压死公主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大娘娘。”

赵祯终于回神, “我怎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可转念一想,这的确是他能做出来的事情。

他对生母充满愧疚,但子欲养而亲不待, 生母已逝,他只能补偿生母的家人。

如果李家人有才干, 他大可提拔他们, 当他们没有才能,无法胜任高官厚禄的话, 那么与天家皇室联姻便是最好的选择。

一旦李玮娶了公主,那么李家人便是皇亲国戚,而他的公主享受皇太子的供奉,那么也就是说李家人也一同享受。

这是最好的补偿方式, 让李家人与公主成为利益共同体。

但问题是公主不喜欢李玮,李玮对公主也算不得好, 要不然公主不会夜叩宫门,求他来给她主持公道。

再然后是公主想和离,他碍于对生母的愧疚和士大夫们的压力, 不许公主和离, 直到公主疯疯癫癫几次自杀, 他才勉为其难允许公主和离。

然而公主的和离再一次激怒士大夫,铺天盖地的弹劾让他根本招架不住,他只能再次补偿李家人,再次训斥公主。

——这样的他的确不是一个好父亲,他连自己的女儿都护不住。

赵祯六神无主,“她是我唯一的子嗣,唯一的女儿——”

赵祯声音戛然而止。

——所以他没有儿子?他绝后了?!

赵祯瞳孔骤然收缩。

——这不可能!

“官家无后而终?”

曹玮敏锐捕捉到事情的关键点,“那造成靖康之耻的徽宗和钦宗是谁的后人?”

狄青饮茶动作微顿,“必是官家过继来的皇嗣的子孙。”

“断然不能让这位皇嗣登基为帝。”

曹玮眸色微沉,“否则哪怕我们收回燕云十六州,这两位昏聩之君也会酿成另一种的靖康之耻。”

狄青微眯眼,往嘴里送了一口茶,慢慢思索道,“天家宗室众多,在天幕没有告知徽宗与钦宗是谁的后人的情况下,我们找这位皇嗣如大海捞针。”

“与其大海捞针,不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少年声音微顿,手里的茶盏放下了,抬眸看曹玮,此时的曹玮也在看着他,两人视线相撞,狄青声音微凉,“阻止官家过继宗室子嗣,不许任何宗室子登基为帝。”

“……”

这是他们大宋武将能做到的事情吗?

大宋的武将什么时候有了能左右官家意志的权力?

曹玮哭笑不得,“你说起来轻巧,可做起来却难于登天。”

到底是年少气盛,狄青比他敢想,更比他敢说。

——阻止官家过继宗室子是他们这种备受打压的武将能干成的事情吗?

但凡他们有丁点苗头,朝堂之上的士大夫们的唾沫星子便能把他们淹死。

曹玮抬手揉了下眉心,“官家没有儿子,不去过继宗室子,赵宋现在便能亡于官家这一代。”

“徽宗钦宗与靖康之耻发生在百年之后,咱们不能为了百年之后发生的事情现在便让官家绝后,让赵宋现在便灭亡。”

“这是因噎废食。”

曹玮看了一眼面前意气风发的少年,“再说了,这种事咱们也做不到。”

“狄将军,你不会以为重文轻武的国策会彻底更改吧?”

“太后已老,能有几年执政时间?”

“待她崩逝,便是人亡政息。若官家强势,或许还能继承她的政策,但官家素来耳根子软,在士大夫们的诘问下连自己唯一的女儿都护不住。”

“这样的官家,怎么可能会一直延续太后的治国方针?”

狄青皱了皱眉。

曹玮伸手给狄青续了一盏茶,继续说道,“少年热血,这是好事。”

“但作为过来人的我要劝一句,不必对太后百年之后的大宋抱有太大希望,官家守不住太后的政策,武将被委以重用的国策不会延续你的一生。”

“若天佑大宋,太后娘娘长命百岁,你我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还能再为大宋开疆扩土。”

“若天命不在宋,太后过早崩逝,那么你我二人便该急流勇退,万不可与士大夫们争一时长短。”

“功名利禄虽好,可也要有命享受。”

“狄将军,与其在士大夫们的构陷下抑郁而终,不如辞官归野,畅游天下。”

狄青手指紧紧攥着茶盏,难得陷入沉默。

理智告诉他,曹将军爱重他的将才,所以才会与他一见如故,拿他当心腹,推心置腹与他说这些肺腑之言。

他的话字字珠玑,都是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