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1
国的官吏。
同时,地方郡县非秦王直派的吏,必须拿到学府毕业推荐才能考取。
这并非科举制,而是在考核和察举之间。
朱襄曾对荀子和子楚等人提过科举制,但他们只吸取了些许,没有全盘照搬。
此时贵族势力仍旧强大,民间能读书的寒门士子不多,如果贸然将世卿勋贵拉到寒门士子一个层次,就会动摇秦国的统治。秦国统一六国时,也会遭到更加强烈的反抗。
入学和考核时需要“推举”,这就给原本人脉较广的世卿勋贵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又不至于堵死寒门士子的路。
现在所谓寒门士子,就是战败或者政治斗争失败的曾经的世卿勋贵。他们若到了朝堂上,也不会同意以后的寒门士子与他们地位等同。
朱襄明白了长辈和友人的顾虑。
之后寒门士子壮大,是因为经历了多次战乱后,许多高门大户被打落尘埃,沦为平民。现在这样的寒门士子并不多。所以人才考核以推荐为主,只在最终选官时让秦王以考核选拔,确实最为合适。
当然,也是现在人口太少,战国总人口加起来也不到三千万,能读书的人更少,所以秦王才能亲自阅卷。
当人口过亿时,人才选拔考核肯定会进行更改。只是朱襄等人看不到那一日了,只能寄希望于有远见的后人。
担忧荀子劳累过度,朱襄拉着养伤的嬴小政主动担负起接待来秦国逃难的学者们。
六国嘴上说驱逐儒者,这口子一开,很快就变成卿大夫们排除异己的借口。所以来秦国的人,远远不止学儒的人,诸子百家全都有。
咸阳突然涌入这么多人,朱襄最担心的是居住环境。
如今的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还挺高。直到咸阳成为秦、汉、唐三朝首都,百万都市之后,黄土高原的环境才大幅度恶化。
建造房子和烤火都需要树木,要养活百万人口,过度垦荒也少不了。黄土高坡的草皮都被铲没了,水土流失才变得十分严重。
现在黄河虽然会决堤,但远远没有到地上悬河的程度,也没有夺淮入海,把淮河变成内陆河,让淮河流域也变成洪灾高发区。
秦王子楚也在关注咸阳城涌入大量人才的事。
秦国从未有过这么多人才投奔,秦王子楚痛并快乐着。他梦想着咸阳城能成为天下英杰云集的超级都城。
朱襄“啪嗒”一叠纸丢到子楚面前,给子楚算需要多少粮食木头和地皮,而这些东西又会让环境遭遇多大破坏。
秦王哟,百万大都市虽好,黄河下游就要泥沙淤积决堤啰。
现在那里是六国的地盘无所谓是不是?等你统一天下之后,就要花你国库的钱去治河。
朱襄道:“那时候就让夏同来个三入家门不入。”
蔺贽道:“赞同。这是圣贤行为啊,君上,你可以!”
蔡泽道:“你们别一唱一和。不过君上,这的确需要考虑。”
子楚忍不住拍桌:“为什么当王要考虑这么多事!”
朱襄道:“你不想当可以不……呜呜……”
蔡泽赶紧把嘴上不把门的朱襄的嘴捂住:“君上,别听他胡言乱语。”
子楚叹气:“我已经听到了……快放手,我就不信他拿出这文书,没有解决办法。”
朱襄挣脱蔡泽捂嘴的手,道:“不能让这些人都聚集在咸阳城。”
蔡泽想了想,摇头道:“他们都是为了向秦王求官而来,不会轻易离开咸阳城。”
朱襄道:“秦国可以把他们分散到地方各个学宫。”
蔺贽反对道:“他们还未熟悉秦律,就将他们分散到郡县,恐怕他们会扰乱秦国。”
朱襄无语。蔺贽这话怎么像个法家人?蔺贽你什么时候成法家弟子了?
子楚想了想,道:“可以先将咸阳学宫的弟子移出。郡上学府正好缺人。”
朱襄道:“要不在县里也建个学院?”
子楚道:“有钱吗?”
蔡泽和蔺贽开始噼里啪啦打算盘,打完之后,道:“如果你不出兵就有钱。”
现在轮到子楚犹豫了。
他当然想出兵。秦国统一,不出兵怎么行?现在王翦和李牧都在楚国边境停了下来的,等楚国人在其他五国的“帮助”下和谈。秦国如今无战事,子楚很想开疆扩土,加速统一进程。
但如果他兴兵,便没钱安顿这些来秦国的人才。
秦王子楚在现在和未来中犹豫了一会儿,叹息道:“三年内不大举兴兵。”
蔺贽道:“不兴兵也不行,秦军需要军功。若需要军功的秦军就随意出去打一打,一年打一两座城池,不会给秦国造成太大负担。”
秦王子楚道:“这个之后再议,先把来秦国的人才安顿好。”
于是他们决定在县里增加学院。
算了一下账,几人都不由苦笑。
“本以为在楚国抢了不少钱回来,现在看来,钱永远不够用。”蔺贽叹气道,“君上,当家难啊。”
秦王子楚扶额。他开始佩服大父和君父。自己当了家之后,才知道当家有多难。
当然,他可以无视民生,一意孤行推行统一战争的进程。
但他有这么多贤才辅佐,十分有野心。秦国不仅要统一,还要安稳地统一。统一之后的秦朝,一定要进入盛世。
秦王子楚知道,秦国统一已经是一件既定事实。所以他的追求已经不仅仅是统一。
他本人又有些完美倾向,所以便更为难了。
君臣几人愁了许久,终于商量出个大概,然后把朝堂卿大夫拉来一起头疼。
秦国等着赚军功的将领有些不乐意。
秦国确实底子更厚了,但战功太少,还多被南边李牧占了去。
先王休养生息,他们以为换了一个年轻秦王,总该好好打一场了。怎么还休养生息啊?
老休养生息,他们的军功怎么办?
秦王子楚想好了安抚他们的办法。若想要立军功的人,都给李牧轮流当副将去。
李牧虽然不打楚国了,但他在南边自给自足练兵。秦国统一天下,南边也在天下的范畴内。所以去南边打仗也有军功。
想要军功的将领们这才被安抚住,而且还挺高兴。
在他们看来,现在的李牧就是曾经的武安君白起。谁不知道跟着武安君白起打仗就是白捡战功?想必跟着李牧也是。
秦王子楚顺带给李牧封了爵,为“武成君”,希冀李牧能助他成就秦国天下一统的美谈。
秦国有卿大夫问道,当初秦昭襄王是许诺李牧为未来的武安君。
秦王子楚道:“白公言,武安君本无太大意义,只是因为他成为了武安君,武安君此封号才显得特殊。而李牧已经不需要继承他的封号。李牧有资格令另一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