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8
留点种杂粮的地方。杂粮不仅产量高,而且可以避免若一种粮食受灾,全国粮食歉收。”
子楚严肃起来:“细说。”
朱襄说起自己在秦地的见闻,一些秦吏“一刀切”的情况,又说起多种杂粮的好处。
规整的田地上种小米和小麦很合适;水稻耗水多,对温度要求高,不适合种在关中关东之地;菽、南瓜、土豆和他现在带来的红薯,都是适合种在旮旯角落的粮食,也可以用作轮作。
现在秦国地方官为了盲目提高粮食产量,将朱襄以前定下的轮种规矩都破坏了。
不过也是朱襄没有定死轮种,所以官吏可以自行操作。
但轮种本来就不能定死,得靠农人的经验进行调整。
朱襄道:“我还发现,有的官吏连地耕多深,水浇多少都要规定。听说有人希望在秦律中也增加这个条款?这不是胡闹吗!做这种事的人,该罚他去种一年田!”
子楚道:“我知道了。你慢慢说,别急。”
朱襄深呼吸,道:“我能不急吗?看看楚国,辛苦了一年,只是因为收获前的一场雨,就差点造成饥荒。别看关中关东粮食长势很好,一块小麦田生病,就能蔓延整个关东关中。病菌以风、水和动物传播,传播速度快得无法想象。而现在我们只能预防,没有治病的方法。”
没有农药,粮食得病就几乎等于没救等死。
所以什么有机无农药天然种植都只能是有钱人改善口感的东西,没有化肥和农药,粮食产量永远上不去。
朱襄看到关中关东的粮食结构的时候,吓得连噩梦都变了,从友人离世变成秦国饥荒了。
第205章 鸡清汤时蔬
朱襄细细将自己在视察途中见到的事告诉子楚,并附带改进意见。
秦律的残暴在于太细了。
如果连耕地需要耕几尺都要规定,做不到轻则罚钱重则徭役,那么几乎人人都会犯罪。只要基层官吏不做人,农人就能被折腾死。
无论是经济制度还是法律,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的行政能力来配套。细致的事可以用教导和奖励还做,不能写在法律中,更不能做不到就惩罚。
朱襄在秦国待了这么多年,总算知道历史中秦始皇时期占人口五分之一的刑徒是怎么来的了。
秦兴于秦律,也亡于秦律。
没有胡亥踩的这一脚油门,秦也会迅速灭亡。
子楚听得十分认真,认真地忘记自己是一个弱鸡。
身体不好的人顶多泡半小时温泉,就要坐起来休息一下,吹吹凉风散散热,或者直接用凉水蘸帕子搭在头上,不然就会头脑昏沉。
子楚光顾着听朱襄在那里激动地唾沫乱飞,泡了整整两个小时。
但他感到不对的时候,已经有点晕了。
李牧最先察觉不对,赶紧扶住往水里跌倒的子楚,把子楚拖上了岸。
朱襄吓得要给子楚按压胸膛做心肺复苏,被李牧推开。
“去拿凉水来。”李牧冷静道。
朱襄一边端来凉水,一边道:“难道是泡温泉泡晕了?这么弱?”
刚刚喘过气来的子楚气得一拳朝着朱襄揍去。朱襄身体一偏,就躲过了子楚没有准头的拳击。而子楚因为生气,又软塌塌地晕了过去。
李牧骂道:“赶紧去找太医!别捣乱!”
朱襄先喂子楚喝了一杯水,才裹着袍子去找太医。
太医就在附近,很快就来了。
经过他判断,子楚果然是泡温泉泡晕了,只需要休息一下,多喝水就好。
太医温婉告诉子楚,大王啊,臣说过你最多只能泡半小时。
子楚使劲摆手让太医走。
朱襄道:“下次泡温泉,我给你在一旁放个沙漏。”
子楚很生气:“你就不能说句好听的话?”
朱襄道:“我如此关心你,怎么不是好听的话?我去厨房看看有什么新鲜的水果蔬菜,给你做点清淡的。说来温泉附近可以种反季节蔬菜瓜果,你种了吗?”
子楚道:“没有。”
朱襄嫌弃道:“浪费。”
他又给子楚喂了一杯水,盯着子楚喝完后才去厨房。
朱襄离开后,子楚对帮他扇扇子的李牧道:“你看这个朱襄,是不是完全不尊敬我这个秦王!”
李牧道:“是。”
子楚惊讶:“你不帮他说话?”
李牧无奈道:“我说不出违心的话。君上,你不该这样纵容他,他会变本加厉。比如同意他横穿楚国。”
本来李牧不同意朱襄横穿楚国,朱襄也打消了这个荒谬的主意。哪知道子楚提前预知了朱襄的念头,下秘密诏书同意朱襄出行,并为他准备了廉颇接应。
子楚见李牧满腹怨言的模样,干咳一声,道:“寡人累了,睡一会儿。”
他眼睛一闭,假装睡着了。
李牧:“……”
李牧一边继续为子楚扇扇子,一边继续劝说:“君上……”
闭着眼睛的子楚打断道:“寡人睡着了,别吵。”
李牧深深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他嘴角浮现笑意。
……
没有冰箱和冷链运输,就算秦王的厨房里也没有多少新鲜的水果蔬菜。
子楚在温泉行宫置有冰窖,里面冻着一些南方来的橘子之类。但那些水果基本都蔫了,只能说能吃,但肯定不好吃。
蔬菜还好,白菜萝卜在冬季也能生长,总算为秦王的厨房增添了几分从地里采摘来的新鲜。
在温泉里泡晕了,一时半会儿闻不得油腻的东西。朱襄选了一些菌菇,用厨房备好的鸡汤做成清汤,给子楚做清水菜。
厨房里随时都备有炖煮之类的菜品,灶火一直没熄灭,以备秦王随时取用。
如鸡汤、鸭汤、鱼汤和各种甜粥咸粥,都已经熬化了,十分美味。
朱襄选了一锅鸡汤,先用竹筛子筛一遍,又用棉纱布筛一遍,然后让膳夫将鸡胸肉切成茸,放入筛过两遍的鸡汤中,待鸡肉茸成熟后再次过滤,就得到一锅滋味浓厚的清汤,看得膳夫眼睛都直了。
这膳夫已经伺候秦王很多年。当朱襄还住在咸阳的时候,他从朱襄那里学到了许多烹饪方法。
不过朱襄不太喜欢太复杂的烹饪方法。复杂等于浪费食材,朱襄一向都只做可口的家常菜。
再说他也不是什么大厨,真让他做太夸张的菜,他也不会做。
这是朱襄第一次向他展现“浪费”的厨艺。
用砂锅熬一锅滋味浓厚的鸡汤,然后将鸡汤做成仿佛清水般的模样,这就是长平君曾经笑称的吃鸡不见鸡吗?
朱襄做完后,叮嘱膳夫:“这等浪费的烹饪技艺,不要沉迷,否则就是如易牙般的人。”
膳夫立刻从喜出望外中惊醒,大汗淋漓:“是,是,下官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