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
同样在关注本届AL红毯的动态。
作为品牌合作方的明星出场会稍早一些,而顾熠这种提名人出场则稍微晚一些,《山花》剧组来了制片人、导演和主演,制片人和其他导演洽谈项目去了,就留唐懋和顾熠一起走红毯。
“和你走红毯,我自卑啊。”唐懋感慨道。
顾熠瞅他一眼:“之前咱俩不是一起走过好多次了吗?”
“这不一样。”唐懋义正词严,“之前走红毯是在国内,大家都知道我长得不好看,但现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不好看了。”
顾熠:“那我一个人走?”
“不行。”唐懋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你得陪我上去壮壮胆。”
顾熠现在发现,话少有话少的好处,话少的人一旦开始啰嗦,烦人程度真的加倍。
但顾熠最终还是和唐懋一起走了红毯,本以为红毯现场的观众不会太多,但在红毯两侧,两人却看到了许多华国面孔。
顾熠对着红毯挥了挥手,引来一片关注。
今年的影帝提名人里,他是最年轻的一位,他登台的那一刻,海外记者一边想着「他是谁」,一边最快得到了答案。
“顾熠这脸,穿块破布都好看,光靠脸吃饭就足够了。”《Movie》的记者感慨道。
“你到底是想看脸还是看他穿破布?”另一位记者问。
“都想。”
两人的对话引来了一声轻笑,却有人补充了一句:“他确实可以靠脸吃饭,却不小心考上了京大。”
记者们:“提这茬做什么,看脸已经让人很自卑了。”
记者们注意到,顾熠登场的时候,海外记者的镜头一直没有停过,就算红毯快结束了,依然有记者操着蹩脚的「gu」请顾熠看向他们的方向。
“有没有发现,东西方审美其实是共通的?好看的人就是值得多拍两张照片。”
“他们现在是这样,拍电影的时候就不这样了。”《Movie》记者叹了口气,“最近的那部《孤胆杀手》你们看过没有?这是从哪儿找的丑娃娃,还非得安排一个亚洲人的角色。”
“他们只配看丑人,咱们就不一样了,咱们有顾熠可以看。”
这么一对比,记者们立刻就满意了。
他们采访海外的颁奖典礼多,看的海外影片也多,客观来说,近几年的大片里,亚洲面孔的演员和好看都沾不上边,他们每看一部这一类的片子,就要看其他电影洗洗眼睛。
《一枚信笺》被选中的几率最高,因为沈遥的妆造相当不错,顾熠的表演又很容易让人沉浸到影片里,只要看上一遍,立刻把丑人忘光光。
第165章 165 获奖
AL红毯的明星造型被传回国内,既包括媒体精修过的照片,也包括外网的生图,作为男主角提名人之一,顾熠自然是众多媒体关注的对象。
“生图能超过精修,不愧是我顾老师!”
“很久没看到顾老师穿西装的样子了,忽然有点希望顾老师拍电影。”
“+1,这身高,这线条,顾老师美颜盛世!”
顾熠在红毯走了一圈,他挥手微笑的图被抓拍了下来,几个小时内,粉丝们纷纷换了头像。
比起刚出道时,顾熠身上少了一分局促多了一分从容,却又不会让人觉得油腻。
《Movie》杂志的出图附带一份对顾熠的采访,在采访中,顾熠表示他有拍新片的计划,是和偶像这份职业相关的故事。
“新片!偶像故事!我很想看顾老师演帅哥。”
“帅哥就该多演点青春片,不觉得《孤独学神》很适合吗?我心中的有一本神文。”
“《孤独学神》的版权是不是刚卖?求作者大大考虑一下顾老师。”
《孤独学神》同样是一个知名度颇高的IP,版权卖出去之后,书粉们就在替作者挑主角人选,顾熠这个名字极频繁地在书粉们的建议中出现。
毕竟《一枚信笺》可以说是改编界的范本,像顾熠这样有颜有演技又贴角色的演员屈指可数。
网文IP主角大多很年轻,但年轻演员的演技通常跟不上,演技能跟上的,年龄又往往不太符合。
《孤独学神》的作者自然看到了书粉们的留言,她不由在心里苦笑一声。
她当然清楚顾熠合适,可顾熠是轻易就能请到的吗?
顾熠口中的新片就是《偶像之死》,合同已经签过了,剧组一直在等顾熠的档期,之前顾熠回京大读了一年书,本以为剧组会挑其他演员,但最终,合同还是归了顾熠。
对《偶像之死》剧组而言,等待只是多花些成本罢了,电影如果真由顾熠主演,对剧组的好处只会更多———这是《星际觉醒》票房大爆后顾熠接拍的第一部电影,整个电影圈都在关注顾熠的动向,这让《偶像之死》天然就有无数关注度。
除此之外,电影还未开拍,来自各家电影公司的资金已经把导演震撼到了,不夸张地说,这是他当导演以来第一次嫌经费多。
真的,这只是一部平平无奇的娱乐圈电影,戏中戏都没有多少特效,真的不需要商业大片的规模。
还有一个难题是———各大经纪公司还非要往他这塞演员,有各家看好的新星,也有人气颇高的偶像,导演其实挺意动,毕竟各家公司推的演员都挺好看。
但长相是长相,演技是演技,这些演员要合作的是顾熠,就顾熠的演技,会不会把这些人吊起来打?
但不管怎么说,《偶像之死》的导演的确是眼下娱乐圈的第一香饽饽,演员们极力争取他的青睐,经纪公司同样使出浑身解数。
“那是冲着我来的吗?是冲着顾熠。”导演感慨一声,“顾熠这个年纪,票房号召力当真有点恐怖。”
“但像这样全找年轻演员的剧本也少。”编剧道,“电影圈里,年轻演员的机会还是少了点。”
“所以有机会就得牢牢抓住,顾熠不就是抓住了机会么?”
“只有一个顾熠。”
《一枚信笺》崭露头角,《杀机》和《山花》又有奖又有票房,之后再来一部票房破记录的《星际觉醒》,整个娱乐圈都没有演员和顾熠走一样的上升路径。
太快了,又太猛了。
《偶像之死》的角色之争甚至延续到了顾熠这里,准确地说,是有公司借着和袁承的交情到顾熠这里推荐演员。
导演主要是为顾熠挑对手戏演员,顾熠自己未必有决定权,可到导演那儿说说好话也不是不行。
袁承:“……”
他虽然是顾熠的经纪人,但拍摄上的事,他一向是不干涉的。
顾熠:“我也不是选角导演。”
前面几部电影的拍摄,角色人选、演员如何去演都是导演决定的,顾熠从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