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
个繁荣的有竞争的商业环境,才能让人有动力去研究技术,不断的对其进行更新换代,提高生产力。就好像之前说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异,就是因为南宋时期的印刷行业发达,赚钱,大家都在琢磨怎么才可以提高效率,这才有了各种想法和各种试验,才促成了活字印刷的诞生。】
一位身穿长衫的读书人高声痛斥:“只有浑身铜臭味的商人才会满嘴只知道提“钱”!钱之一字,俗不可耐!”
友人与之玩笑,趁他熟睡之后,在他家挂满了铜钱。
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这位读书人暴跳如雷,吩咐仆从把这些铜钱全都扔了出去。
“读书人岂可与这些铜臭之物共处一屋!”
明朝。
一位蓄着长
须却顶着个大光头的文士看到仙画中滑稽的这一幕哈哈大笑起来。
一边笑一边骂:“真乃酸儒!腐儒!”
他叫李贽,当过姚安知府。但比他知府之名更为有名的,是他的思想和主张。
他甚至被许多人视为是儒家的“异端”和败类!
应该烧死(不是)!
李贽对此嗤之以鼻,我写的本来就是离经叛道,何需你们提醒?
他认为程朱理学都是一团狗屎,现在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都非常的要不得,儒家已经充满了假道学,不屑与之为伍。
甚至,他还认为孔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简直处处都触碰到了天下儒生们的底线。
但李贽我行我素,从来不将这些人放在眼里。
一群沽名钓誉之辈而已!
只是,虽然坚定,有的时候内心深处难免也会生出一些寂寞。
此时听到仙画的后世之人和自己竟然持有类似的想法,怎么能不让他高兴呢!
而且这样的人似乎还很多。
如他所见,女子也是有见识的。什么头发长见识短!不过是小人妄言而已!
他开的讲学,从来不限女子前往听讲。不像那些酸儒。
李贽高兴得手舞足蹈。
当浮一大白!晚饭都能多吃几碗。
原来,他的知己竟然在后世。
真想去亲自感受一下,后世环境是什么样子啊!
李贽悠然神往。
【欧洲的恒起和他们的商业发达也有一定的关系。欧洲开启大航海时代,一开始就是为了开辟航路,就是为了贸易。当时的很多航线,基本上都是由西欧的商业公司主导并垄断的。这些商业公司有了钱,就可以赞助更多的科学人员,从而也促进了科学的繁荣。】
【再以瓦特举例子,瓦特研究蒸汽机的主要资金就来自于一家钢铁厂的资助,他本人也成为了钢铁厂的合伙人。后来,钢铁厂破产了,一家铸造厂接手了。正是有这样充裕的研究资金,瓦特才能最终发明蒸汽机。而蒸汽机投入生产之后,提高了机器生产的效率,西欧各国的工厂手工业逐渐转变成为了机器大工业。】
【商业给科学投钱赞助,科学给商业带
来利益,这是双赢的局面。这样的模式,也一直都延续到了今天。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才是一家公司的核心,这样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在我国古代,这样的模式却是很难很难的,商人们都还自顾不暇,在为摆脱自己的身份而苦苦挣扎呢。】
天幕之下的无数商人认同的点头叹气,简直想将路小柒引以为知己。
要做点小生意的确是太难了。
就算是赚到了钱,也要赶紧谋划将自己的阶级给转一转。没有谁愿意自己的子孙一直做生意。最好是能读书,能考取功名!
没个当官的靠山简直就是任人宰割!
而市场上做大的商家,甚至很多就是家族中有出仕者。或为官,或为吏。
这些读书人,嘴巴上喊着不愿意与铜臭商人为伍。可家中若无人接触商业,又哪里有钱供养他们读书呢?
虚伪!
但这些抱怨私下说说可以,不能公开的讲。
也有人注意到的是后半部分,悄悄与自己的继承人说:“说得对,好的技术才是根本。咱们家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我们所用的工具更好,这是绝密,出于我口,入得你耳,明白吗?
聪明的商人对生产力一次,略加琢磨就能大概明白。
不得不感叹,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精妙。
“明白。阿爹,那我们是不是还要不停的改进技术才能长久的赚钱?”
“不错,孺子可教。”
【或许有人说,那以官府作为主导,许以工匠重金,让他们来专门搞发明创造,那不可以嘛?】
【这样的模式在君主贤明、政治清明的时候是可行的,但当君主变得无能,朝廷众臣只顾自己手里的那几分利的时候,就不可行了。】
【打个比方,你是工部的一个小官员,你见到徭役对民众负担极重,工程又慢,于是你日思夜想,发明了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可以提高工程的速度,原本需要征五十万民夫,现在只需要征二十万;原本预计十年才能建成,现在只需要五年。听上去,是不是很美好?加官进爵以乎指日可待。但没想到,迎接你的却是重刑下狱!因为,原本十年和五十万民夫,朝廷需要准备百万两白银,一层一层的分润下去,每一层的盲债
们都能从中得到巨大的好处,但现在只需要二十万民夫和十年时间,预算减半了,到大家手上的银子也就减半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于是,你因为改进了工具,反倒是送了命。】【讽刺吗?】
【记住一句话,只有背叛阶级的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赢政的脸色在闪耀的烛火中显得晦涩莫测。
他看向众臣,重重的哼了一声。
“如让孤知道大秦有此事,一定要让这些贪污贼子处以五马分尸之刑!”
他们贪污的是原本属于他的东西。
众臣噤若寒蝉。
他们的这个君王,的确是没有杀过功臣,但并不代表着他手软。
相反,任何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始皇的威势更重过前几位秦王!
汉朝。
汉武帝眉头紧锁。
这后世之人真的是什么都敢说!
这些官场内幕,天下没有几个人能懂。甚至是刚入官场没几年的新人都不一定懂!
就像他,对朝中很多事情其实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深究。
这是为官之道,也是为君之道。
甚至比他自己的体悟还要来得更深!
他喃喃自语:“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如果他能做得到,他一定会封锁天幕,让天下人再也看不到听不到这样大胆的不把皇权和朝廷放在眼里的言论!
后世…